垄断中国市场30年,却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如今下场大快人

漫悠芸端 2024-08-29 14:26:46
前言

2009年,随着阿里云计算公司的崛起,曾经在中国叱咤风云的美国科技巨头走向了末路。

把中国当成“摇钱树”,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30年,却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

最终,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国产数据库,而这家美国企业不得不黯然退场。

从垄断中国市场到“自取灭亡”,他终于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了惨重代价。

数据库帝国的崛起

在硅谷的创业传奇中,拉里·埃里森的故事堪称一部现实版的“美国梦”,出生于单亲家庭的埃里森,童年时期饱受贫困和歧视的困扰。

然而,这种艰难的成长经历非但没有击垮他,反而磨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强大的野心。人生处处有惊喜,埃里森伊利考上诺伊大学后,他凭借着对数学和物理的天赋,很快就获得了双学位。

就在他攻读博士学位的关键时刻,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降临了,一家小公司邀请他开发一套革命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埃里森果断放弃学业,投身软件开发领域。

埃里森带领团队开发出了名为“Oracle”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款产品很快在业界掀起了一场革命,Oracle的性能卓越,功能强大,不仅打败了IBM等行业巨头,还迅速成为了市场的主导者。

1977年,年仅30岁的埃里森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专注于数据库软件的开发与销售,公司后来更名为“甲骨文”,在他的带领下,甲骨文公司迅速成长,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独立软件企业。

野心勃勃的埃里森,将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视为一生之敌,发誓要超越对方,登上软件业的王座,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驱使着埃里森不断创新,推动甲骨文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

20世纪90年代,甲骨文已经成为了数据库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它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关键领域,成为了支撑现代商业运作的重要基石。

而站在巅峰的埃里森并未停下脚步,他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中国,在他看来,这片广阔的土地蕴含着无限的商机,是甲骨文进一步扩张的理想之地。

龙潭虎穴

1998年,甲骨文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开启了它在东方的冒险之旅,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甲骨文迅速在中国站稳脚跟,政府机关、银行、电信、能源等关键领域纷纷与之合作,甲骨文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在中国市场的前十年,甲骨文可谓是顺风顺水,它的数据库产品成为了众多中国企业的首选,市场份额节节攀升。这种垄断地位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甲骨文在华业务的营收屡创新高。

然而,成功似乎蒙蔽了甲骨文的双眼,随着时间推移,公司的傲慢态度逐渐显露。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甲骨文常常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客户的需求和反馈置若罔闻。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甲骨文与中国联通的纠纷,仅仅因为联通的一些做法不合甲骨文的心意,甲骨文就直接开出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价罚单。

面对这种蛮横行为,当时的联通只能忍气吞声,毫无还手之力。

更令人气愤的是,甲骨文公然推行“去中国化”策略,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曾多次公开表示,甲骨文在中国发展,绝不会重用中国员工。他甚至放话,即便中国员工再努力工作,也永远不可能在甲骨文获得高层职位。

这种赤裸裸的歧视政策引起了中国员工的强烈不满,许多优秀的本土人才选择离开甲骨文,转而加入本土企业或创业,这无疑为甲骨文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同时甲骨文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封锁也愈发严格,它拒绝向中国客户提供源代码,限制核心技术的转让,甚至在一些关键领域故意设置技术壁垒。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保护了甲骨文的利益,但也激发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决心。

甲骨文的傲慢不仅体现在商业行为上,还延伸到了技术领域,公司高层多次公开贬低中国的技术实力,认为中国企业永远无法赶上甲骨文的水平。

然而,甲骨文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正在悄然改变,它仍然沉浸在垄断带来的优越感中,忽视了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本土企业的崛起。

卧薪尝胆

面对甲骨文的傲慢和技术封锁,中国企业并未坐以待毙。2008年,阿里巴巴率先吹响了反击的号角,决定自主研发数据库,打破甲骨文的垄断。

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王坚博士肩上,他带领“飞天”项目组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技术革命。

起初,甲骨文对阿里巴巴的举动嗤之以鼻,而且埃里森公开讥讽中国企业“剽窃知识产权”,认为它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甲骨文的技术水平。

不过打脸来得飞快,仅仅4年后,阿里巴巴就研发出了名为OceanBase的新型数据库,这款数据库性能卓越,事务处理速度比甲骨文还要快上20%。

2013年,淘宝的核心系统率先从甲骨文数据库迁移到了OceanBase,这一举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效仿,抛弃甲骨文,转而采用国产数据库。

阿里巴巴的成功,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加入自主研发数据库的行列。

华为推出了GaussDB,腾讯推出了TDSQL,这些国产数据库在性能、安全性、易用性上都不输甲骨文,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

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数据安全和技术自主,在政策支持下,国产数据库逐渐进入政府、军工等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领域,这不仅确保了信息主权,也为国产数据库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阿里云推出的“数据库即服务”模式,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使用高性能数据库的门槛,华为则凭借其在硬件领域的优势,推出了软硬一体化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面对中国企业的奋起直追,甲骨文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它在华市场份额直线下跌,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向腾讯、华为等中国企业示好,希望达成新的合作。

然而,曾经被其轻视的中国企业已经今非昔比,纷纷拒绝了甲骨文的合作要求。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国企业在数据库领域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并跑者”,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成为了“领跑者”的华丽转身。

大浪淘沙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败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数据库巨头,如今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跌至个位数。

更令人唏嘘的是,甲骨文不得不关闭其在中国的研发中心,裁减了大量本土员工,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损害了公司形象,也进一步削弱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而甲骨文的失败并非个案,近年来,多家外国科技巨头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谷歌因不愿遵守中国法规而退出搜索市场,亚马逊的电商业务难以与阿里巴巴、京东抗衡,优步最终被滴滴收购。

这些案例无不印证了一个事实,在中国市场,傲慢和固步自封是致命的。

3 阅读:794

漫悠芸端

简介:八卦小火车,轰隆隆驶过,带你领略星界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