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驱车行驶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农村公路上,沿途错落有致的民居和公路两侧的风景交相辉映,构成了一道如诗如画的公路风景线。
这些公路或盘旋山间,或横卧地头,或曲径通幽,犹如五线谱般进村入户,串联起村村寨寨的美丽音符,合奏出一曲新时代农村幸福美好的交响乐。
如诗如画的公路风景线(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如今的织金县,公路通车里程达5670.08公里,实现了与邻县“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目标。出行顺畅的“民心路”
“原来‘滑泥烂路’,现在宽阔平整,行人及车辆出行更加顺畅便捷。”织金县实兴乡新场村鮓聋组村民谌洪远站在自家门口,看着提质改造不久的硬化路感叹不已。
实兴乡新场村岩脚路口至鲊聋路口的道路,因为年久失修,加上常年雨水冲刷、重车碾压,路面凹凸不平,给村民出行安全带来隐患。为切实改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实兴乡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将新场村岩脚路口至鲊聋路口的1200米道路进行改造修建,并将原来3.5米宽的道路扩至4.5米,获得村民点赞。
如诗如画的公路风景线(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道路建设不仅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脉’,也是牵动民心的‘神经末梢’,更是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大道。我们通过积极对接、协同规划,大力推进村组道路建设,为助力和美乡村注入强劲动力。”实兴乡党委书记黄必智说。
交通顺畅带来的便利,织金县三甲街道五星村八月瓜种植基地负责人陈祖发感触很深:“以前村里交通闭塞,想把自家种的农产品卖出去都是件难事,更别说发展产业了。”今年,五星村打通了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为发展八月瓜种植及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蓬勃发展“添翼赋能”。
如今,随着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的形成及公交车的开通,三甲街道农产品每天都会搭乘着乡村公交车进城“赶大集”,农村因路而美、农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
截至目前,织金县实施19条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项目以及15个乡(镇、街道)公路灾毁重建项目,实现“五通四有”全覆盖。
连接外界的“直通车”
回乡的艰难,织金县上坪寨乡格支村村民潘绍刚深有感触。
潘绍刚家所在的格支村背靠大山,面朝斯拉河,满山绿树葱茏,是个山清水秀的村庄,但交通不便,让村民发展很受限,不得不外出谋生路。
如诗如画的公路风景线(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以前做梦都想不到家乡能有如此大的变化。”潘绍刚清楚地记得原来回家时,进村那条坑坑洼洼的泥石路,车进不来,回家时总是走得疲惫不堪。如今,车子沿着斯拉河蜿蜒而上,通村通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大山深处,直接通到自己家门口。
因为交通不便而不得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织金县大平乡群建村村民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不管是卖苞谷还是买肥料,全靠人背马驮”“种出来的蔬菜,等背到集市上,早就蔫了”“喂猪都不敢喂大,因为大了就带不出山……”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曾经的辛酸和无奈。
群建村地理位置独特,一面临水,三面环山,悬崖峭壁挡住了村民进出的路。2017年6月,群建村劈山开路,凿出一条长300米、高80米、宽6米的巨大拉槽,全长7.476公里的通村公路正式开通。
近年来,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群建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种植蜂糖李、樱桃、枇杷等水果,发展苗绣、旅游、民宿等产业,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道路。
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寒露过后,织金县自强乡山口村成片的枇杷林秋意渐浓,原本翠绿的树叶染上了或深或浅的黄色,一簇簇白里泛黄的枇杷花在枝叶间散发着香气,为纳界河平添不少生机。
“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这些年的交通路网逐渐完善,枇杷产业也随之得到发展。”当地农户刘庆红家种植了20亩枇杷,如今挂果14亩。“一亩地平均种植32棵树,平均每棵树能产80斤枇杷,我家还养了15箱蜜蜂,每年收益不错。”刘庆红算着经济账说。
如诗如画的公路风景线(织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山口村位于乌江源百里画廊上游纳界河畔,倒锅式的地形地貌涵养不住水土,土地越垦越荒。随着通村通组路的贯通,自强乡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既涵养水源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枇杷种植产业1500多亩,每年能为当地群众创造400余万元的年产值,走出一条山区特色种植的生态致富路。
“一条路,成就了一个每年能够为周边乡镇提供用工8.4万人次的绿色产业。”织金县双堰街道乌蒙利民生态茶场负责人宋勇说。
走进生态茶场,绵延山头的上万亩茶树郁郁葱葱。“十年前,一场大火导致万亩青林被烧毁,整个山头生态环境受到重大破坏,变成一片荒山。”贵州乌蒙利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基地负责人蔡靖说,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路网不断完善并开通了专线公交车,带动茶场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500亩增长至1万亩,年发放务工工资1680万元。
“山间的这一片清香,在经历萎凋、杀青、理条、烘干等多道工序后,能以最本真的味道勾住你的味蕾。”宋勇说,公司如今还在茶山上建起了茶叶加工厂,每年为省内21家茶企代销名优茶50吨以上,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