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戏剧研究学院,那可谓功夫片里的“霍格沃茨”,它培养了洪金宝、成龙、袁和平、元彪、元奎、元华、元秋等武打明星,占了香港武打片的半壁江山。
既然是功夫片里的“霍格沃茨”,那就必须要有“邓布利多”,他就是京剧名武生于占元。他的女儿于素秋也是六十年代香港最红的武侠片女星。
于占元当年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所幸师傅并未误人子弟,教得认真。
在一次京剧表演中,选了元龙(洪金宝)、元楼(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元泰七人担任《七小福》的主角。后来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借此组成七小福戏班。
“七小福”戏班成员共有14人,除上述7人外,尚有元秋(唯一的女成员)、元庆(即袁和平)、元德、元俊(后改名为吴元俊)、元彬、元振、元宝等。
七小福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斗等动作。除了练功外,他们更要做清洁、洗碗等的事务。不过,洪金宝作为大师兄却经常欺负师弟们,每天吃饭,都是师兄吃肉,师弟喝汤。
成龙当时的艺名为元楼,元龙则是洪金宝的艺名。待到后来,年长成龙五岁的洪金宝约满先行出师闯荡影坛时,成龙才顶了元龙之名。
1971年,由于戏曲观众大量流失,于占元把中国戏剧研究学院解散,七小福各师兄弟只好各自谋生。
而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庆、元彬七人则成为日后香江影坛的赫赫人物,由此大众眼中的“七小福”便顺理成章地具体到他们七个身上。
成龙、洪金宝大家都很熟悉了,不多做介绍,元彪在七小福解散后留在香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常追随师兄洪金宝、成龙拍片。
元奎后来去了好莱坞做了动作指导,杰森斯坦森的《玩命快递》系列动作指导就是他了。
元华最亮眼的就是和“包租婆”元秋在《功夫》里面的演出,还因此获得了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第10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奖。
元庆就是袁和平老师,是香港著名的动作指导,他还有个跟他长得很像的弟弟叫袁祥仁,时常在星爷的电影里卖秘籍。
香港金像奖设立至今一共发出二十个最佳武术指导奖杯,其中十二个落在了“七小福”手上,台湾电影金马奖九十年代以后开始设最佳动作指导奖,迄今已有八届,“七小福”却得了六次。
至于他们为何都能在功夫片领域做到游刃有余,进而成为一代大家,归根到底还是和他们当年在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做戏曲演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