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娱乐圈的残酷,在郭德纲父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南看娱乐新闻 2024-11-25 13:53:04

2022年对于德云社来说是至暗时刻,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娱乐圈塌房定律的思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22年,德云社这块相声招牌接连出现“塌房”事件。

2022年1月2日,这原本是个普通的跨年周末,然而一条爆料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位自称是德云社台柱子张九南前妻的女子发文,控诉张九南不仅婚内出轨、睡粉,还曾多次对她进行家暴。

好家伙,还有后续,紧接着又有多位女性站出来实锤,把张九南的"渣男"人设坐实了。面对满屏的质疑声,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德云社演员,却选择了沉默以对。

德云社的"至暗时刻"并未解除,半年后的6月27日,北京朝阳区警方发布通报,德云社演员陈霄华因在公共场所不当行为被拘留,再次使之陷入舆论漩涡。

这次德云社官方不得不赶紧站出来灭火,宣布开除他。

从"德云男团"到"渣男团",从"说学逗唱"到"劣迹艺人",这个曾经以传承相声文化为己任的团体,如今正在被娱乐圈的浮华和混乱逐渐吞噬。

不得不承认,德云社的商业化发展太过迅速,而在情理之中的是,这背后隐藏着一些底线的松动。回想德云社从最初在茶馆卖艺到全国连锁的发展历程,其成功的商业化模式,是不是意味着底线的妥协?当市场效应和流量经济的冲击逐渐加大,演员们不仅要追求艺术的卓越,更要承担起“流量担当”的责任,这样的混乱现象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对郭德纲来说,这大概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他一手创办的德云社,经历了年少时的"草台班子",到今天的"相声航母",这原本是一个完美的励志故事。

然而,现实总是充满戏剧性,2022年发生的这两起事件,不仅暴露出德云社在管理上的漏洞,更反映了整个娱乐圈的生态困境。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古老的谚语在德云社身上显得格外贴切。相声并非仅限于调侃逗趣的艺术形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和传承。

当下的德云社,已不再单纯是一个相声组织,而需要面对商业、舆论、道德等多重考验的文化企业。2022年的风波,极可能成为德云社转型路上的一个警钟,提醒这个昔日的"草根传奇":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保持本心何等艰难,守住底线有多重要。

看,这不就是娱乐圈“塌房”定律吗?只不过这次轮到了德云社。

【原本一朝成名天下知是一种福气,却没想到却成为了祸端的开始】

张云雷曾是德云社的成员,他的存在让郭德纲又爱又恨。

2016年,这位德云社的"票房担当"遭遇了一场意外的舞台事故,这使得他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生命危在旦夕。

正是在这个危机时刻,郭德纲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几百万,把徒弟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这一举动不仅感动了张云雷,更是让全网为之动容。

不料这起事故却促使张云雷红得发紫。他的经历被广大观众所认可,演唱《探清水河》更是将他推向了音乐巅峰。

这个拥有天赋嗓音的“师娘表弟”,成功跃升为德云社新一代的台柱子。

然而好景不长,张云雷的事业迅速衰落,他在舞台上"翻了车"。他在表演时拿汶川地震开玩笑,甚至还出现了不当言论涉及"慰安妇"。

这些话题无疑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痛,怎能沦为调侃的谈资呢?风波一起,所有的综艺节目都对他进行了封杀,曾经风华正茂的"小辫儿"便这样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实际上,2010年的时候,德云社就经历了一次重大危机。有媒体报道称郭德纲在北京的别墅中侵占了公共绿地,为此记者前往暗访,然而却遭到了徒弟李鹤彪的殴打。

更糟糕的是,郭德纲不仅没有反思,反而在社交平台上为徒弟打抱不平,称其为"打人英雄"。这一波操作直接导致官媒批评,给德云社贴上了"三俗"的标签。

正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德云社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首徒何云伟和元老李菁双双宣布退出,转而加入了北京曲协。紧接着,郭德纲最器重的曹云金也提出了离开。

这位被郭德纲认为是"最像我、最得真传"的徒弟,因为工资分配等问题与师父产生了嫌隙,最终在网上对骂起来。

在2016年的那场"骂战"中,郭德纲痛斥两位云字科的弟子"欺天灭祖,悖逆人伦",而曹云金则发长文控诉在德云社受到的种种不公。

曾经深厚的师徒情现已破碎,只剩下一地鸡毛。

回头看德云社这些年的起伏,正印证了那句老话:"名利场里,刀光剑影"。曾经在天津四处走穴、寄人篱下的郭德纲,从未想过,当德云社真正"火"了,他真正"红"了,却要面对这样的局面。

该企业一边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一边却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负面新闻的困扰。

想要了解答案,也许需要从郭德纲的北漂生活开始说起。

18年,从北漂青年到相声界“一哥”,郭德纲如何实现华丽逆袭?

郭德纲的北漂历程就像是一部现实版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励志故事。

1988年,郭德纲凭借一身本领首次踏足北京。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出生在天津、从小跟随评书艺术家学艺的年轻人。

但现实往往没那么简单。郭德纲刚第一次进京,没过多久,他的演出就被叫停了,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天津。回到天津后,他拜了杨志刚为师,没过多久又跟他闹掰了。

这下可好,只能在天津四处走穴,以此为生了。

1994年,郭德纲再次踏足北京,却再度被拒之门外。然而他没有气馁,第二年又来了。这次他没有放弃,反而在一间仅有8平米的小屋里靠着自己的热情和坚韧,终于成功地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这段经历后来被他做成了经典段子:被拖欠工资、高烧吃不起饭、错过末班车走夜路回家。说起来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可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滋味儿真不是闹着玩的。

说起来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可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滋味儿真不是闹着玩的。

转机出现在1996年,郭德纲终于在北京一个工厂的京味茶馆站稳了脚,并在此结识了李菁、王玥波等一群铁哥们。

在两年后,他们在中和戏院演出,并于2002年打出"北京相声大会"的招牌,这才算真正地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两个贵人。一个是北广的主持人康大鹏,他硬是扛着设备上门录音,把德云社的相声放在《开心茶馆》里反复播出,这才让德云社有了点名气。

另一位德高望重的侯耀文先生,于2004年6月,不顾圈内非议,毅然收了郭德纲为徒。有了这样一位师父,德云社在圈内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有了"靠山"。

到了2005年11月,德云社在天津办了一场盛大的返乡专场,场上星光熠熠,郭德纲返场多次都无法满足观众的热情。

然而,命运却捉弄了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正当德云社越来越红火的时候,曾经非常火爆的电视节目《曲苑杂坛》却由于收视率下滑、节目内容质量下降等原因,在2011年无声息地结束了。

这个节目自1989年首播以来已播出32年,见证了传统曲艺从巅峰到低谷的全过程。

在韩流来袭的几年里,年轻人都被新潮的综艺、电视剧所吸引,对传统节目关注度下降。这导致各地剧场门可罗雀,剧团艰难求生,连德高望重的评书鼓曲泰斗都只能待在家里“晒太阳”。

从最初的"草台班子"发展到如今的"相声帝国",郭德纲的德云社在这个大环境中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他的北漂逆袭史,无疑是个传奇。

0 阅读:6

中南看娱乐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