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合作社:深度贫困村里的“集体经济”变“干部经济”

产业微观 2024-12-19 20:28:01

据悉,紫阳县蒿坪镇全兴村是紫阳县的深度贫困村,2017年扶贫攻坚迎来包联干部,“十三五”期间实施移民搬迁分房政策。和村委有关系的房子会分到蒿坪镇上,老家房子不腾退连一皮瓦都没动,而没关系的老家房子拆到干干净净,村民要是提出异议,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就叫人来恐吓大家,该村合作社俨然已成为村委干部将“集体经济”变为“干部经济”的工具。

该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法定代表人为村委支书黄太兴,而村委副支书丁广新则以农业农民合作社名义欺骗套取国家财政的奖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对农村的未来发展非常的关注和重视,把农村发展和村民富裕放在首要位置,做出了不少的实际措施来帮助农村发展经济,但是却遇到了这样的村干部,他们采取了将“集体经济”变为“干部经济”的行为。

该村四个合作社全部实际负责人都是村委干部,其法人不是支书就是副支书,全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为村委支书黄太兴,紫阳县茅桂种植合作社法人为副支书丁广新,还有全兴村紫阳县茅兴果园合作社,全兴村渔业养殖合作社也是由丁广新来负责。

该村鱼塘是丁广新个人的私产,但却以合作社的名义,套取国家扶贫资金用于建设鱼塘;2022年,以此合作社的名义,以修补鱼塘为由,套取不明款项;2023年,以修补鱼塘为由,套取国家扶贫资金50万元,这个合作社并没有对村民的扶贫带来帮助。首先副支书丁广新不是贫困户,而合作社的收益却属于他个人,其次丁广新更不是为了本村早日脱贫而开办的合作社,这个名义上的合作社只是富了丁广新一个人,通过这个合作社,丁广新先后已经套取了多笔国家财政资金,一个鱼塘到底能使用多少资金,作为该村的村民老百姓,心里自然有一笔“清楚账”。

丁广新作为全兴村村委副支书,作为一名党员,其实际情况并不贫困,却以扶贫名义办了个人私产性质的合作社,与扶贫毫无干系也毫无用处,用的还是公家的资金,最终富裕了他一个人。这一点,作为村民,大家都是想不明白,扶贫攻坚的成果就这样被村干部给改头换面、堂而皇之地窃取了。丁广新的行为极大的损害了扶贫攻坚中党员干部形象,也给扶贫财政资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希望相关部门给予尽快处理为盼!自从2023年12月份反映后,该村村民对“工具合作社”反映出来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来源:搜狐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予以处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