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那段历史当中,曹操与袁绍这两个人,曾经有那么一个阶段,彼此间的关系那可是相当不错的,说是非常好的朋友也不为过呢。
在天下尚未大乱之际,曹操与袁绍皆可算是“高干子弟”。袁绍家中四世三公,门第显赫;曹操的父亲也曾出任太尉一职。这二人打从很早的时候起,便极为意气相投,仿若伯牙子期一般,就此成为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呢。
然而令人未曾料到的是,在之后的日子里,曹操与袁绍分别占据一方之地,成为割据势力。曾经这两人可是关系极为要好的朋友呢,可谁能想到,渐渐地他们竟反目成仇了。特别是发展到后来,双方已然到了必须要兵戎相见的程度,进而引发了那场著名的“官渡之战”。
历史上的曹操与袁绍,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关系破裂的呢?起初,他俩明明是极为要好的朋友,可到最后,怎么就彻底反目成仇了呢?这其中的缘由着实令人费解,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从亲密走向了决裂的局面呢?
这个故事呢,咱们可以从最初两人一同打拼天下的时候开始讲起。
自董卓进入京城后,袁绍与曹操为抵制董卓,相继逃出京城,而后于关东之地各自兴兵举事。但不久之后,由于联军内部存在诸多矛盾,这支原本用以对抗董卓的联军最终自行瓦解,众人随之陷入一片混战之中。
当关东联军刚刚瓦解之际,袁绍与曹操二人,实际处境皆不容乐观。彼时的他们,都面临着诸多难题与困境,整体状况着实算不上好。
袁绍那时于地方所任官职仅为勃海郡太守,其头上尚有直属上级冀州牧韩馥。待关东联军瓦解后,袁绍虽已联合冀州其他太守,将韩馥权力架空,可即便这般操作下来,他实际上依旧只是个太守的身份,并无实质性的职位晋升。
于是,在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时光当中,袁绍费了好一番功夫,方才完全将韩馥拿下,进而接手了冀州。而在此之后,袁绍又耗费了长达八年的时间,才慢慢平定其余三州,可见其扩张的道路着实充满艰难坎坷。
然而与之相较的话,曹操这一方的处境可要艰难得多了,日子过得着实是不怎么舒坦。
在关东联军刚刚解散之际,曹操的处境相较袁绍要差许多。彼时他所拥有的官衔只是个将军,并非如太守那般手握实权的地方官职。如此一来,联军解散后,那些身为太守、刺史的,都能返回各自的辖地,可曹操呢,在这时候却压根没地方可去!
此外,就在不久前与董卓交战期间,曹操可是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呢,靠着其他朋友及同僚的帮扶,曹操又召集起了一些军队。不过这些军队大多是新兵。这就意味着,那时的曹操,要指挥军队打硬仗极为困难,想要凭借自身去抢夺地盘更是无从谈起。
在最为艰难的时刻,曹操心里甚至都冒出过这样的念头:干脆把所率领的军队就地解散掉,然后自己就打道回府,不再管这诸多繁杂之事了,就当一切都未曾发生过般算了!
然而恰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袁绍伸出了援手拉了曹操一把,如此一来,曹操算是彻底缓过劲儿来,又重新有了生机与活力,得以继续在后续的局势中发展下去。
公元191年,关东联军刚崩溃没多久,河北的黑山军便对魏郡和东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彼时袁绍正全力忙于冀州内部的夺权之事,压根没工夫去理会这些黑山军。要知道,魏郡隶属冀州,而与之紧邻的东郡则是在兖州境内。
这可怎么办?
也恰恰是在这样一个时刻,袁绍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曹操的身影。或者说,就在这特定的当口,曹操进入到了袁绍的思绪之中。总之,就是在这个时候,袁绍把曹操给想到了。
彼时在冀州的魏郡,袁绍尚可自行派人去处理相关事宜。可轮到兖州的东郡时,袁绍就实在是力不从心、难以顾及了。巧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正率领着一支军队,处于漂泊无依、没有归属之地的境况。并且那时东郡的太守,面对黑山军的攻势,也是毫无应对之策。
于是在那之后,袁绍当机立断地上表奏请,将曹操举荐为新的东郡太守,使得曹操得以出任这一职位。
虽说名义上是上表请求任命,可实际上呢,就是袁绍自行任命罢了。要知道那时朝廷中枢完全由董卓掌控着,袁绍即便上了表,董卓大概率也不会批准的。但这在袁绍看来,根本无关紧要。反正表都呈上去了,就当已经得到许可,随后便让曹操直接走马上任啦!
而在这之后,曹操的所作所为,确实未曾让袁绍感到失望。
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曹操先是一举彻底荡平了东郡,紧接着又顺势对青州的黄巾军展开行动并成功收拾了他们。就因为这样,袁绍在南边所承受的压力一下子就大幅减轻了。也正是在此情形之后,袁绍才得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全力争夺并州与青州,进而再回过头来反推公孙瓒。
对曹操而言,袁绍彼时拉他那一把,无疑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要是当时袁绍没伸出援手拉他一下,恐怕曹操就径直把军队给解散掉啦。
故而在关东联军刚解散后的一两年间,袁绍与曹操的关系着实不错呢。这两年可谓是他俩的蜜月时期,曹袁二人彼此背靠着背给予支持,全力投入作战。那情形,还真颇有几分互为知己同志,携手一同匡扶汉室的感觉呢。
特别在公元192年的时候,兖州牧刘岱不幸战死了。就在这之后,曹操抓住时机,顺势当上了新一任的兖州牧。而随后的情况是,公孙瓒联合起徐州的陶谦、荆州的刘表,还有豫州的袁术等一帮人,一同朝着袁绍施加压力。
在至关重要的时刻,曹操当机立断,迅速出动兵力,独自去抵御陶谦,还有青州的田楷。曹操这般努力的成果,到最后差不多替袁绍扛起了来自整个南方以及侧翼的重压。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情形,就在这一年当中,袁绍才得以全面战胜公孙瓒,还把公孙瓒完完全全地打退回了幽州。
然而,就在袁绍于北方不断取得重大胜利之时,曹操在兖州同样干得有声有色,闯出了一番别样局面。如此一来,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竟渐渐产生了颇为微妙的改变。
在过去的许多年当中,袁绍无疑是年轻士族群体里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就拿曹操来说吧,在其年轻之时,那也是事事以袁绍的意见为准,对袁绍极为尊崇。再看之前数年一同打天下的阶段,袁绍心里给曹操的定位呢,便是自己的好友以及追随者。
然而当下,曹操已然将整个兖州收入囊中。虽说就整体实力来讲,他仍旧比袁绍稍逊一筹,可实际上,如今的曹操已然达到了和袁绍处于同一层级的程度啦。
也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件事发生了,而这件事致使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公元194年,曹操正大力举兵进攻徐州之际,其后方的老巢兖州却突然爆发了叛乱情况。彼时的陈留太守张邈,联合起吕布,再加上兖州当地的士族势力,很快便将兖州的大半区域给占据了下来。
在曹操最为艰难困苦之时,他所掌控的地盘已然缩减到了极其可怜的程度,仅仅只剩下区区三个县的范围了。那可算是他处境最为凄惨的阶段,手中所握之地竟如此之少,形势可谓是严峻到了极点。
这场叛乱来得实在太过突然,完全出乎曹操的意料,在此之前,他压根就没做出任何预判。而恰恰就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曹操所占据的地盘仅剩下区区三县之地了,此时的他,不得不去思考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究竟要朝着哪个方向前行?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真的让人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未来的路仿佛被迷雾笼罩,完全不清楚到底该怎么走才好呢。
在那个时候,袁绍身为曹操的好友,为其提供了一个乍一听好像还挺不错的选择。袁绍向曹操提议,让他先把家里人送到邺城安置好,随后再由曹操率领着全部的军队,径直去投靠袁绍这边。
然而,就这个建议而言,曹操内心实则极为不满。
这里头的事儿,讲起来相当复杂。袁绍有趁火打劫的嫌疑暂且不说,关键在于,发起这场叛乱的张邈,以前可是袁绍与曹操的好友。如此一来,当下的曹操自然就会心生疑虑,琢磨着这场叛乱的背后,会不会是袁绍在暗中推波助澜呢。
对于这件事,后世之人实际上并不知晓具体情况。毕竟在各类史书当中,我们着实寻觅不到任何能够给出明确指向的证据,所以也就无法确切得知与之相关的真实情形了。
但很明显的是,此次这场叛乱的发生,实实在在是给袁绍带来了好处。
倘若曹操去投靠袁绍,那么袁绍便能够借此契机派兵,要么重新夺回兖州,要么助力平定叛乱。到头来,即便袁绍没办法占据整个兖州,起码也能拿下几个郡的地方。至于张邈后续会有怎样的举动,这同样也取决于袁绍所做出的选择。
总而言之,袁绍的提议最终遭到了曹操的拒绝。在此之后的一年当中,曹操全力以赴地与张邈、吕布展开激战,历经重重艰难险阻,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曹操终于成功地重新夺回了兖州这块地盘。
然而,就在这一过程之中,涌现出了诸多难以说清道明的状况。
正史记载,曹操夺回兖州全然凭借自身的计谋与努力,与袁绍毫无关联。然而,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阵营所发骂曹操的檄文中,竟提及袁绍曾出兵协助曹操征讨吕布之事。并且,袁绍后来还把下属臧洪从青州调至兖州的东郡,让其出任东郡太守。
那么,在曹操收复兖州的这场战事之中,袁绍究竟有没有给予助力呢?
当然啦,这件事实际上已经没那么重要啦,不必再去过多在意它了,就随它去吧,反正现在看来它的重要性已然不复存在,无需再纠结于此了呢。
关键在于,即便袁绍真的出兵相助,在这期间,他十有八九是想自己掌控兖州的。如此一来,必然会激起曹操的愤懑之情。而要是袁绍压根不出兵,单就他之前那种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行径,也照样会令曹操心里感到不满。
因此,自这场兖州发生叛乱起,曾经那般亲密无间的好友关系,终究还是开始有了裂隙出现。往昔的情谊仿佛在这场变故之下,渐渐出现了难以忽视的罅隙,曾经的亲密之感也由此开始变得不再如以往那般纯粹了。
当然了,直至此时此刻,从名义上来讲,双方依旧属于同一个阵营,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各奔东西、分道扬镳的情况。
实际上,致使双方真正彻底决裂的关键因素,恰恰是曹操抢夺汉献帝这一行为。正是曹操做出了抢夺汉献帝的举动,才使得双方之间的关系走向了彻底决裂的境地呢。
公元194年的时候,张邈与吕布一同发起了兖州之叛。到了公元195年,兖州又被曹操重新夺回。接着在公元196年,恰逢汉献帝东归之际,曹操亲自带领兵马奔赴洛阳,而后便把汉献帝接到了许县安置下来。
不少人在研读这段历史期间,都曾琢磨过这样一个疑问:汉献帝东归之后,为何唯独曹操动了去争抢他的心思,而其余人却压根没往这方面去想呢?
实际上是因为小说对曹操的智谋存在夸大的情况。真实历史里,彼时近乎整个天下都紧盯着汉献帝,各方势力都妄图抢夺汉献帝。只是曹操更为高明,又恰逢机缘,最终才侥幸达成目的取得成功。
而在袁绍那一方呢,他又何尝没有动过去抢夺汉献帝的心思。毕竟在当时的局势下,汉献帝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拥有他或许就能在名义上占据优势,所以袁绍其实也是有过想要将汉献帝据为己有的想法的。
就拿袁绍麾下的谋士沮授来说吧,他曾不止一次地劝谏袁绍,务必将汉献帝抢到手中,如此便能增强自身在局势中的话语权。对于沮授的这一建议,袁绍内心也是极为认同的。
然而最终,袁绍并未执行这一方案,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所致。
其一,在当年关东联军起兵那会,袁绍为提升自身阵营的正统性,采取了推举刘虞这位宗室来做皇帝的举措。并且,在推举刘虞的过程中,袁绍当年可是大张旗鼓地进行造势活动,甚至宣称汉献帝并非汉灵帝亲生儿子呢。
这样一来,袁绍算是把汉献帝给彻底得罪了。哪怕他之后想要去抢夺汉献帝,可人家汉献帝也不见得就乐意跟他携手合作呢。
当然啦,袁绍的势力那么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他自己的想法,实际上已经没多大分量了,根本就不重要啦。而这里面真正关键、最为要命的,其实是所提到的第二条内容。
其二,当曹操着手抢夺汉献帝之时,袁绍那边的日子实际上也并不好过。彼时,东郡太守臧洪已然被杀,与此同时,公孙瓒又再度发起进攻,还与袁绍激烈地争夺青州呢。这一系列状况,可把袁绍弄得焦头烂额的,哪里还能抽出更多的兵力,去争抢汉献帝这张颇具分量的牌。
最终的结果便是,汉献帝被曹操给接走了,自此之后,汉献帝就沦为了曹操手中极为关键的一张王牌,曹操凭借着掌控汉献帝,得以在诸多方面占据优势,拥有了更为有力的行事凭借呢。
袁绍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这样的一个结果。对他而言,这个结果摆在眼前,就如同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儿,让他心里满是不甘与愤懑,根本没办法去坦然面对,实在是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
随后,没过多少时日,曹操径直凭借汉献帝之名颁布旨意,对袁绍进行斥责,指责其结党营私,妄图割据一方、自立为王。并且,曹操还自行担任大将军之职,而后又将太尉一职任命给了袁绍。
需明确的是,依据东汉以往的传统官制来看,大将军与太尉这两个职位皆属于军职范畴。不过就实际地位而言,大将军是要比太尉更高一些的。
袁绍怎能忍受得了这样的情况呢?
接下来的情况是,袁绍因深感遭受了屈辱,便径直对所授官职予以推辞,不肯接受。而关于袁绍在此之后的一系列举动,在史书上的记载显得极为隐晦。总之,到了最后,曹操由于对袁绍心存忌惮,迫不得已将大将军这一职位让给了袁绍。
并且,按照《后汉书》所记载的内容来看,在当时那种情境之下,曹操的状态是“操大惧”。也就是说,从《后汉书》的相关记载能知晓,那时的曹操表现出了极为惧怕的样子。
总而言之,汉献帝一经出现,曹操与袁绍之间的裂痕就全然无法修复了。至此,他俩都清晰地意识到一个状况,即当下双方已然分属不同势力,日后若要争雄天下,一战在所难免!
在那之后呢,便也没有什么值得再去言说的内容啦。总之就是后续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所以也就没什么好详细讲述的了,事情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喽。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袁绍与曹操都争分夺秒,全力投入到积极备战的状态当中。这期间,袁绍成功地将北方四州彻底平定,还一举灭掉了公孙瓒。直至公元199年,袁绍这才拥有了稳固的后方,也唯有如此,他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去着手解决曹操这边的问题了。
至于曹操嘛,在这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那可是做了诸多事情,其所为可不少呢。
起初,曹操于南边成功击退了袁术,由此使其势力范围得以拓展,一直延伸到了豫州之地。随后,曹操还巧妙借助刘备的力量,进而牢牢掌控住了豫州的大半部分区域,进一步稳固了自身在该地区的势力。
接着,曹操借着对方对天子不敬的由头,出兵征伐关中的李傕。最终,李傕被彻底剿灭,还被夷灭了三族。虽说李傕所在之地距曹操甚远,曹操没法直接接手其地盘。不过打这往后,曹操的势力范围渐渐拓展到了关中一带。再后来,更是让马腾、韩遂等人主动来降,他们还送了儿子过来当人质。
差不多就在同一时期,曹操亲自率军征伐徐州,一举将吕布打得大败。待吕布最终败亡,曹操旋即迅速接手了大半的徐州之地,如此一来,他所占据的地盘便又一次得到了扩充。
于是,等到公元199年的年中之时,在整个北方地区,差不多就仅剩下曹操与袁绍这两大势力巨头了。当然了,除此之外,也还存在着像张绣或者关中诸将这样的一些小势力,可他们就如同小鱼小虾一般,实力与袁曹两方相比,差得太远,完全不在一个层级,根本没法比。
到了当下这个阶段,双方都已经面临着没有更多扩张空间的状况了。若是还想要继续拓展自身的规模或者势力范围等,那么摆在面前的途径就只剩下向对方发起攻击这一条路可走了。
就这样,在公元199年的下半年之时,曹袁这两方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展开了行动,都极为积极地着手进行备战方面的各项事宜。
至此,曾经那般亲密无间的这两位好友,已然彻底反目成仇,并且还是为了争夺天下归属而敌对起来!不管是他们当中哪一方最终胜出,在未来十有八九都能够将整个天下收入囊中!
于是在此之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官渡之战便渐渐拉开了帷幕,双方由此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这场战役在历史长河中极具影响力,其战况之激烈、局势之复杂,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呈现在世人眼前,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