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鼎盛之时,赵国士兵百万,齐国甲士30万,而后汉朝初期,军队数十万兵马相映成趣。历史上不乏女中豪杰,能与男子争锋的女子将军。杨家十二寡妇即是其中杰出代表,而这其中又尤以穆桂英最为令人津津乐道。她与丈夫并肩纵横沙场数十载,建立张本生肝胆过人的战功,却在夫君战死之后,仍率领杨家女将报仇雪恨,最终壮烈成仁。
传统父权社会中,女子要进军营,纵马沙场,本就是破例的事。何况身在北宋这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穆桂英不仅自己骑马带兵杀敌,还在孕期如常训练,分娩后不久便继续上阵。可以说已经完全颠覆了当时。
这样传奇的一生,理应有传奇的结局。然而万箭穿心于沙场,与挚爱诀别于人世,又岂是她所愿?
命运弄人,亦或自作自受?想明白这一点,还得从她的起点说起。
公元960年,梨山深处。
这一年,穆桂英15岁。和其他女孩子不同,她没有学着挑水擀面,而是跟着母亲穆天石在深山老林里习武艺。
穆天石世代相传的穆家擒拿手,威力无穷。每日回到木屋,穆天石便亲自指点穆桂英翻飞擒敌。艰苦训练并没有击败小女孩儿的意志,反让她长成一个身手不凡的少女。
就在穆桂英16岁那年,改变她命运的男人出现了。
“母亲,这是?”穆桂英跪坐在病床前,看着面色苍白的青年。
“此人自称杨宗保,正是宋朝大将杨业的嫡长子。他在和辽兵作战时负伤,逃到咱们山上。”
“宋朝大将?”穆桂英心中一动,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这一看,竟然成了一辈子。
杨宗保重伤初愈,便意欲立即南归。但穆天石严正表示,他的伤还未全好,不能操之过急。杨宗保这才留了下来。
日复一日,穆桂英孜孜不倦地照料着杨宗保。也不知是山间清新空气,还是人参补药的功效,杨宗保恢复得十分迅速。
“母亲说,若不是你悉心照料,武将已经回天乏术。”杨宗保有些不好意思。
“武将过谦。我等山民朴实无知,能为大宋尽绵薄之力,就是最大的荣幸。”穆桂英羞答。
两人你来我往,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感情。杨宗保开朗沉稳,举止大方,和那些山野泼皮风马牛不相及。穆桂英心中暗想,若是与这样一个人共度一生,该会幸福美满吧。
终究有离别的那天。
“桂英,我必须南归。无论如何,也要报效祖国。”杨宗保一脸义无反顾。“你若愿意,便随我离开这里,去大宋里闯一闯。”
穆桂英有些为难。她望着母亲年迈的背影,咬着嘴唇不语。
“我明白。”杨宗保叹口气,“我若成家立业,必再回来接你。待那天......”
公元968年,杨宗保率军淮西。
此时,他与穆桂英已有4年未见。人是感情动物,杨宗保时常想起那山间木屋,想起那纯朴善良的少女。
军中传来消息,西北边塞被辽兵突袭。杨业命杨宗保北上援救。此地多山,先锋部队屡战屡败。杨宗保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想起几年前治伤的那座深山——梨山之巅,住着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
这一次,杨宗保率军直插穆柯寨。待寨主穆天石出来迎接,却发现首领竟是当年救了杨宗保的女儿穆桂英。
原来,穆天石去世后,年仅20岁的穆桂英就继承了寨主之位。
再次相见,分别已有6载。穆桂英依然选择站在杨宗保这一边,将家传的山寨阵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
那一夜,寨主府上灯火通明。杨宗保和穆桂英话一整夜,话尽天亮。
次日拂晓,杨宗保率军北上,穆桂英亦随行在侧。
“为何不在寨中坐镇?亲自上阵岂不冒险?”杨宗保有些疑惑。
“我既已许你以身与心,便要追随你左右。建功立业,也是我穆桂英的心愿。”
杨宗保一怔,旋即郑重地牵起她的手。
两军会合后,依照穆家山寨阵法布置,很快便将辽兵击溃。宋廷大喜,封杨宗保为应国公,穆桂英为怀远女将军。
973年,两人挚爱圆满,结为连理。
976年,穆桂英于军中诞下杨家大郎杨文广。
生下儿子后不到10日,穆桂英便重新上马与杨宗保并肩作战。作为杨家媳妇,她深谙自己的责任。
980年,杨宗保率军攻打洪州凶悍的黄巢农民军。穆桂英则留守大本营,以40对60的兵力成功守住了大本营。
两场大捷,使杨家威名远扬。杨宗保被封为洪州刺史,穆桂英则开府掌管政事。
可平静的日子并不长久。485年,宋灭南唐后与西夏交恶。双方发生激战。978年,60岁高龄的杨业病逝。次年,杨宗保正式接手父亲军队,率军抵抗西夏。穆桂英自然成了他最强大的助力。
这一战,杨宗保始料未及对手的狡猾凶悍。
玉龙山蜿蜒百里,地势复杂。西夏军坐山、垂直立寨,步步为营。
杨宗保亲自率领繁杂的大部队攻上主峰。谁知半路爬山极为吃力,有如跋山涉水。等到登顶时,大军早已疲惫不堪。
“不好!中计了!”杨宗保惊呼。只见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西夏轻骑,将大部队围在深山老林之中。
杨宗保率残部苦战三昼夜,直到兵将尽死,他自己也身受重创。
杨宗保心知今日难逃一死。他将家书托付给副手,目送后者离去。
在血光中,他看到一个红衣的身影骑马疾驰而来。
“宗保——”穆桂英泣不成声。
杨宗保勉力抬起已经冰冷的手,轻轻拭去她脸上泪水的痕迹。
穆桂英轻轻将杨宗保背在马上,奔赴大本营。
所有人都惊呆了。杨家错失主帅,大势已去。寡妇、儿女们痛哭失声。杨宗保连夜病逝。
穆桂英没有哭。第一时间,她便整顿军心,做好防守。
所有人都指望年老的杨业夫人余娘太可以出面统率。没想到余娘太直接摇头:“今日我宋国多难,正该穆女将军英姿勃发。”
“我定不负众望!”
穆桂英接手大旗,以全部家产练兵买马,誓要报仇雪恨。
次年六月,穆桂英亲率杨家十二寡妇和杨文广出征玉龙山,深入西夏后方。
这一次战场,她将永远留在那里。
玉龙山依旧峻峭险恶。
西夏军仗着地利,结构坚固的城寨矗立山间。高高的瞭望塔上,还连挂着杨家军旗作为战利品。
看到这番景象,穆桂英勃然大怒。她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攻下哨所,又命孙女兵分三路突袭西夏寨营。
很快,山下个寨营失守。西夏军不得不抽调后备力量参战。穆桂英得闻后,立即命全军突袭主峰。
“看我如何斩下你狗头!”
她一马当先杀入主峰大寨,长枪如林,武如虎。接连斩杀数名敌首领。
寨中守军大乱。正要退避之时,只听山后隐隐战鼓轰鸣,杨文广已杀到。西夏军陷入两个火烤之中。
就在此时,一支神箭从半山腰处呼啸而出,准确无误地射中穆桂英面门!
“不要过来!都退下!保杨文广——”
穆桂英猛然从马上跌落,十几支利箭自背心穿出,钉在地上。
“母亲——!!!”
穆桂英挣扎着抬头,对上儿子的眼睛。
多像他的父亲啊,那样的清朗坚定。
她甚至来不及说些什么,便跌入了万丈深渊。
西夏兵乱作一团,杨家军趁机将其全歼。终于报了玉龙山一战的血仇。
事后杨文广救回母亲遗体,厚葬在玉龙山山腰。每逢清明和寒食节,总有香客绕山祭拜,缅怀这位威震沙场的女将军。
而她的事迹和精神永世长存,成为激励后人的力量之源。每每国家危难之时,总会有人想起——当年杨家十二寡妇,豪情万丈,誓死效忠!
虚构的事故,还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