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书坛曾有一位已故书家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公开揭露并大肆批评当今书坛乱象,几乎涵盖了各个角度,虽然慢条斯理,咬文嚼字,但是却言辞刻薄,舌如利刃,每每发表此类言论总能赢得一片掌声,然而这些言论也受到很多书法家的强烈反对。
不可否认的是,这位先生的此类言论迎合了当今普遍存在的负面思维,也放大了人们对当今社会的不满情绪。并且成功将自己塑造成为敢于挑战权威,揭露丑闻的秉直文人。
而很多书法家的反对,并非是要刻意掩丑,而是因为这位先生的言论很是偏激,以点盖面,但是却起到了很大的蛊惑作用,诱导不明真相的民众全面抹黑了当今书坛。
众所周知,这位先生秉持的书法理念非常保守,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落后,并且极为排斥书法创新,与时代主流书法发展理念相悖,不受当今绝大多数书法家认同。
并且这位先生对当今书坛充满怨气,当今绝大多数的知名书家都遭到过他公开的强烈批评,可以推测他并不是在书坛人际很广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孤僻。
这样的人会真正的知道书坛的多少内幕呢?估计更多的来源于传闻和臆想。然而这位先生却将这种不准确的信息公然宣扬,这种态度确实不够严谨。
并且这位先生作为业内人士,他的身份会增添其言论的可信度,并且他谈论的还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丑闻黑幕,更让这种不准确的观点迅速扩散,产生更为强大的破坏力。
业内人士一般会避谈行业内幕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容易用片面认识造成蛊惑影响,让个人情绪影响行业形象,这是一个职业素养问题。
即便是业内大佬,恐怕也难以亲身经历业内的所有内幕,传闻、杜撰、猜想都是这些信息的更主要来源,这些信息本身具有很大的不准确性,作为业内人士间的调侃尚可,但是当作事实对外宣扬就缺乏实据,犹如信口雌黄。
揭露行业内幕肯定受到观众赞扬,因为人们都喜欢隔岸观火,乐见他家屋塌,但是作为业内人士,端着行业饭碗却大肆批评同行、批评行业,无非要树立业内皆浊我独清的个人形象,但是这种言行细品起来更显心机,又何清之有。
行业黑幕确实需要抵制,但是抵制的方法只能是将递到手里的红包扔出去,而不是将给自己递红包的行为当成行业普遍规则四处宣扬,也许红包只递给过你一人呢,递给别人的也不会让你知道。
揣测永远不应该当成事实去论述,个体问题也不能随便拓展成整体现象,以点盖面只能是刻意掩盖行业内那些好的方面,这样的做法并不客观并且显得非常恶毒。
并且作为一名自诩为书法家的人,要有基本的职业素养,要有基本的包容性,不应该用自己的艺术理念去纠正别人,更不应该蛊惑民众攻击异己。
当今很多人都对书坛充满抵制情绪,无视当今书家成就,很大一部分都源自这种来自行业内部的不良言论。
当今书法已经进入纯艺术的发展阶段,很多书法家勇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为书法拓展发展空间,帮助书法成长为世界性的强艺术,然而这些成就却被一些人认为是猥亵传统,忤逆祖宗,被视为大逆不道。
更有人效仿此种言行,专门撰文攻击当今名家,宣扬行业败坏,高手在民间等等的虚幻概念,博取流量,助长消极情绪。
每个行业都难免有灰暗地带,但是一个行业如果健康茁壮的成长,必然光明要大于黑暗,优点要多于缺点,一味的强调和放大缺点而忽视优点,必然用心险毒。
业外人士肆无忌惮的攻击和抹黑行业,皆因那些业内的蛀虫为表现自己而不惜自掘根脉,这种人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肃清行业流毒,而是接抹黑行业和同行来衬托自己,博流吸金。
业外人士喜见行业崩塌,但是这个行业确是承接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书法,如此煽风点火岂不是在自毁长城,让亲者痛仇者快。
当今书坛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开放和丰富,当今年书家更是将书法推向了世界,并且站在世界顶级院校的讲台上宣传书法艺术,让书法这门传统艺术能够与世界潮流艺术分庭抗礼,这些都是古代任何时候没有做到的,充分说明了当今书坛的伟大成就。
当今书坛的成就不容忽视,必然被后人铭记和宣扬,任何试图抹黑当今书坛的言行也只能是蚍蜉撼树,最终私欲败露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