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看见了几个挑夫匆匆忙忙的把那些生石灰一担担的往岸上挑。在挑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那小块的生石灰掉落在水中发出啪咚的一声,在水面上就出现一个个的小水泡。生石灰马上就变成了熟石灰。
这一些从药王山上下来的人来到了这里,感觉到一切的一切都非常的新鲜。于是就开始从上埠头一直往下埠头,慢悠悠游走了过去,在路边,他们看见了那一颗颗很大很粗的樟树,大得太阳只能是从他的枝叶缝隙中照到人的身上,粗得是几个人都围不住,
沿着江边走,可以看得见来来往往的船和木排都用很粗很粗的麻绳或者棕绳梱挷在这些树上。
江面上的风,把一些船和木排吹得一高一低的,并且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看得他们这些从大山里出来的人是目瞪口呆,
有人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些脑子特别灵的人。当这些人一发现他们这一大班人是从外地来的游客时,就知道是送钱来了。
于是就一个接着一个的,非常热情的来邀请他们去坐旅游的船。
炙甘草自认为张大帅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元帅,他立刻就把张大帅安排到一艘装饰得十分豪华的旅游船上去,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做好保卫工作,
当他吩咐船家把船撑到江心中去游览一番时。那个满脸笑容的船老大就拿起了手中的竹篙把船撑离了岸。
这船刚刚一离岸,炙甘草就迫不及待地站在了船头,想看一看这江面上的风景,
正在他用手遮住了眼睛的上方往远处看的时候,却发现了在这一艘豪华的旅游船的后面,竟然还紧紧地跟着一叶小舟,这小舟船长长的扁扁的看起来只能容纳一个人,
站在船头的竟然是一个老头子,而不是年轻的小伙子,他的头上戴着一顶破的帽子,微微弯着的腰往前倾着,两只手在摇着桨,他的身子往前一倾,手中的桨就会往后一拨水,小舟就往前一动,看起来是那么的有节奏感,一直把炙甘草看得目瞪口呆。
在小船的船沿上还站满了一些既像鸭子又像老鹰那样的脖子很长的鸟,
炙甘草忍不住大喊了一声;‘这是什么鸟啊,怪怪的’
和他们坐在一起的当地人告诉他们说;‘这是魚鹰’。
炙甘草的家乡是在北方,他当然没有看见过这种古里古怪的魚鹰,他为了弄明白这种魚鹰的点点滴滴,就利用了自己那天生的甜言蜜语,点头哈腰地向别人打听起这种既像鸭子又像老鹰那样的脖子很长的鸟,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在旅游的人群中,当然会有非常热心的当地人,
他们一见炙甘草连这个魚鹰是干什么用的也不知道,就抢着告诉炙甘草说道;‘这种魚鹰是专门用来抓魚的,

我们这里的土话又把他叫作鸬鹚,是当地人一种传递了几千年的古老技艺。
在我们这里有相当多的人,仅仅是凭着这一叶小舟可以出没于丹山碧水中,利用魚鹰抓到许多的魚而养活全家的老老少少’
炙甘草和张大帅都感觉到这种现象十分的好奇,他们都迫切的想看看,这魚鹰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抓到魚的,
于是就向船老大提出了要想看看这个魚鹰到底是怎么能抓到许多魚的要求。
也许是他们所乘的这一艘游船的老板和那一叶小舟上的老头子,曾经达成过什么不为人知的什么共识的
,当旅游船上的老板向那一叶小舟打了个手势后,那小船上的老头子就开始对着站立在船沿上的魚鹰吆喝了起来,并且还用手中的那个用以撑船竹篙敲打着船尾,
这时候,那些魚鹰就像是接受到命令似的,扑通扑通的往水里钻了下去,
不一会,一个个的魚鹰嘴巴里就含着魚露出了水面,魚翁就毫不客气的把那些魚鹰的脖子抓到手中,将魚鹰嘴巴里魚拿到了手中往船仓里一扔,又重新把魚鹰抛入水中去。
张大帅一行用眼睛死死的瞪着水面,看着这一个个魚鹰矫健的身影,也看见了那魚鹰嘴巴里摆动着尾巴的魚,仿佛是在看着一幅会动的画卷,
他们看了很久很久就是不明白,那些魚鹰抓到了许多的魚,为什么就不吃下去,倒是老老实实的让那个老头子一个个的拿走。为什么又会这么反反复复的下水去抓,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张大帅有这个疑问,王叔和也有这个疑问,当然炙甘草他们也不例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不过看看而已,但是炙甘草就耐不住性子了,他找到了游船中最喜欢谈天说地的一个热心人,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相关的信息。

欢迎喜欢伤寒论外传的朋友一起来转发,分享,点赞,收藏或者是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兵固涩难懂的伤寒论原文变得简单易懂,需要电子书的朋友可以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