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全文转发给老板学习)
胖东来,一个让河南许昌成为“零售界麦加”的神奇超市,靠的不是996福报,而是把顾客、员工、供应商一起宠成“铁粉”的钞能力。你以为它是卖酱油的?不,它是卖“信任”的——毕竟在中国零售业,信任可比黄金还稀缺。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家超市界的“迪士尼”到底是怎么闷声发大财的?

胖东来的超市,堪称“四线城市版山姆会员店”,但它的终极目标不是赚你那几块钱的菜钱。靠进口酱油、北海道限定可乐、千元葡萄牙浴巾,它把超市活生生变成了流量黑洞,工作日都能挤到“怀疑人生”。人潮涌动后,真正的财富密码才浮出水面——商业地产!胖东来把超市开在自家商场里,其他商户抢着交“一线城市级租金”,连苹果专卖店都沦为它的“打工仔”。更狠的是,它专挑茶叶、黄金这类高毛利品类自营,客单价直接飙升到“万元起步”,堪称“超市界的周大福”。

别的超市员工忙着防小偷,胖东来员工却在电梯口当“迎宾大使”,坐着收银还能拿6500元底薪(许昌平均工资的2倍!)。老板于东来甚至放话:“干不动就少干几小时,开心最重要”。结果呢?员工擦货架擦出“洁癖级标准”,杀鱼杀出“米其林仪式感”,连垃圾桶密度都能逼死强迫症。顾客被伺候得舒舒服服,买单时恨不得把购物车塞成“俄罗斯方块”——连带率(买5件算克制)直接碾压电商。

胖东来深谙“人性弱点”,把“透明”玩成杀手锏:商品标价连进价和毛利率都敢公开,豆芽卖相丑却标注“天然无添加”,临期食品降价提醒比亲妈还贴心。当别家超市用科技狠活“美化”蔬菜时,它坚持“宁可丑得真实,不能美得有毒”,硬生生把食品安全焦虑转化成“闭眼入”的信任消费。网友锐评:“别的超市把我当韭菜,胖东来把我当祖宗”。

眼看永辉、步步高亏到哭,胖东来反手开启“商超改造培训班”,把供货商名单、运营秘笈免费送,还自掏腰包帮对手调改门店。结果呢?调改后的永辉门店销售额翻倍,胖东来却靠“供应链输出+游学代购”闷声发财——代购党在门口蹲守抢货,企业家交钱组团“取经”,连创始人于东来都成了“零售界孔子”。

当整个行业在价格战里互扯头花,胖东来用“高薪宠员工、高价买品质、高调做慈善”的“三高策略”,把自己活成了商业圈的“道德标杆”。别人学不会?因为老板于东来早看透了:在信任崩塌的时代,谁能把“利他”演到极致,谁就能让消费者边掏钱边喊“真香”。
(文末灵魂拷问:点赞的明天加薪,转发的老板请你吃胖东来自营面包,留言的……建议直接去许昌投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