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青绿”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盛大启幕——画家代表吴应东畅谈青绿山水传承与创新

只为艺术 2025-04-12 15:21:27

近日,由北京、上海、河南、浙江、福建三省两市国画院主办的“盛世青绿——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浙江杭州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汇聚了全国四十余位青绿山水画名家,通过百余幅精品力作展现千年青绿艺术的当代生命力。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画家吴应东在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在青绿山水创作中的艺术理念与实践心得。

展览以“承古铸今”为核心理念,既呈现了唐宋青绿山水的古典气韵,又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创新表达。策展团队特别设置“传统对话当代”板块,将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数字图像与当代艺术家的解构创作并置,形成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吴应东在发言中特别提到:“青绿山水不仅是色彩语言,更是中国人对自然山川的精神投射。今天的展览通过跨界融合,让千年丹青与当代审美共振,这正是传统艺术生生不息的密码。”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期间还将举办“青绿山水工作坊”、“数字艺术论坛”等公教活动。吴应东的《山河颂》《叠翠》等12幅代表作在第三展厅展出,其中6米长卷《盛世青绿图》以全景式构图展现长江沿线生态变迁,成为观众驻足的焦点。正如策展人所言“当青绿山水遇见当代语境,这场展览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以青绿为媒,写山河之魂——在“盛世青绿”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艺术界同仁:

大家好!很荣幸在“盛世青绿”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与诸位共话丹青。作为深耕青绿山水三十余载的画者,我始终相信,青绿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一、师古而不泥古,在传统中开新境‌

青绿山水自展子虔《游春图》滥觞,经李思训父子、王希孟、张大千等历代宗师传承,形成了“勾皴染点”的完备技法体系。我在研习《千里江山图》时,曾反复揣摩石青石绿的叠加层次——单层渲染易显单薄,多层覆盖又恐失其清透。经过多年实践,我尝试将“湿接法”与“积色法”结合,在本次参展的作品《云壑松风》中,通过控制矿物颜料的水分比例,使青绿与赭石在绢本上自然交融,既保留唐宋山水的厚重感,又赋予画面流动的韵律。

‌二、以心观物,让山水承载时代精神‌

青绿山水绝非对自然的机械复刻,而应成为画家精神世界的物化。在创作《山河颂》时,我三赴太行山写生,将悬崖峭壁的险峻转化为笔下山峦的雄浑气魄;在《家山新韵》中,则融入现代乡村的梯田肌理与光伏矩阵,用青绿语言讲述脱贫攻坚的时代故事。正如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我们既要葆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生精神,更要让山水成为时代气象的见证者。

‌三、‌文化使命,让青绿艺术走进当代生活‌

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创作传世之作,更要让青绿山水“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我参与设计了一系列青绿主题文创产品,从丝巾纹样到茶具釉色,让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美学。期待更多青年艺术家加入青绿山水的传承队列,用当代视角激活古老基因,让这抹“中国青绿”永远鲜亮。

各位同仁,青绿山水是千年文脉的璀璨结晶。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既是传统的守望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愿我们以笔为舟、以色为帆,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破浪前行,让青绿山水的魂魄在守正创新中生生不息,让这抹流淌在华夏血脉中的“中国青绿”,永远成为照见文化自信的璀璨光芒!谢谢大家!

· 作 品 欣 赏 ·

《云岫松泉》100cm x 50cm

《岚翠幽谷》100cm x50cm

《碧涧松风吟》100cm x 50cm

《青峦叠翠》97cm x 45cm

《碧嶂云岫》97cm x 45cm

《翠岭烟岚》97cm x 45cm

《碧岫烟霞》256cm x 50cm

《云壑青岚》180cm x 49cm

《仙山楼阁》176*47cm

《翠谷鸣泉》139cm x 33cm

0 阅读: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