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自家种的韭菜,刚开始那几茬绿油油、壮实得很,割完一茬又一茬,恨不得天天包饺子。
可后来,这韭菜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越长越细,蔫了吧唧的,看着就让人心疼!
难道是自己人品不好,养啥啥不行?
别急着否定自己,很可能你忽略了这几个关键点!
救命!
韭菜为啥越来越细?
韭菜越长越细,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营养跟不上了。
你想啊,韭菜一茬接一茬地割,就像咱们人干活一样,总得补充能量吧?
很多朋友只顾着收割,忘了施肥,韭菜可不就“营养不良”了吗?
不过,也别一上来就猛施肥,韭菜也受不了。
正确做法是,先把那些又细又弱的韭菜割掉,别心疼,留着也是浪费养分。
然后在切口上撒点草木灰,帮助伤口愈合。
接着,松松土,让土壤透气。
追施一些氮磷钾复合肥,再加点鸡粪肥或者硫酸钾。
鸡粪肥是好东西,天然有机肥,能给韭菜提供全面的营养。
硫酸钾呢,能让韭菜长得更壮实,口感更好。
等几天,你会发现,新长出来的韭菜叶子明显粗壮多了!
就像孩子吃了好饭一样,蹭蹭地往上长。
根部危机!
韭菜命悬一线!
除了缺营养,韭菜长得细弱还可能和根部有关。
韭菜的根,就像人的脚,脚受伤了,走路都费劲,更别说干活了。
韭菜根最怕的就是根蛆,这小东西专门啃食韭菜根,导致韭菜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大大降低。
你想啊,根都伤了,韭菜能长好吗?
如果发现韭菜长势不好,或者叶子发黄、枯萎,那就要小心根蛆了。
可以用专门的韭蛆清药物灌根,这药效果比较好,能快速杀死根蛆。
如果你不想用药,也可以试试草木灰溶液灌根,虽然效果慢一些,但比较天然。
杀完根蛆,还得给韭菜“补补身体”。
可以用自己配制的生根剂,比如磷酸二氢钾+红糖+酵母+水。
这配方可不是我瞎编的,很多老农都在用。
磷酸二氢钾能促进根系生长,红糖和酵母能为根系提供能量。
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发酵几天,然后兑水灌根,能让韭菜根系重新焕发生机。
土板结,韭菜难翻身!
韭菜这东西,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
如果土壤板结,硬邦邦的,那韭菜根就很难扎下去,就像人被绑住了手脚一样,动弹不得。
土壤板结还会影响水分和养分的渗透,韭菜想吸收也吸收不到。
判断土壤是否板结,很简单。
你挖出一棵韭菜看看,如果根部周围的土硬得像石头一样,那就是板结了。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移栽韭菜。
先把韭菜割掉,撒上草木灰,让伤口愈合。
过几天,把韭菜根挖出来,清理干净上面的泥块。
然后,把韭菜根部用水沾湿,再沾上草木灰,就可以移栽到新的地块了。
记住,新的地块一定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原来的地块,最好用来种其他蔬菜,比如白菜、萝卜什么的,别再种葱蒜类蔬菜了,它们和韭菜一样,容易得根蛆。
割韭菜,手下留情!
割韭菜也是有讲究的,不能乱割。
有些朋友为了多卖点钱,恨不得把韭菜贴着地面割,这样虽然能多割一些,但也会伤害到韭菜的根部。
韭菜也是有生命的,你对它好,它才会长得好。
一般来说,韭菜收割高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比较合适。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适当调整。
如果韭菜长得很高,但价格很低,那还不如晚几天再割,等价格高了再卖。
我们这边的老农,一年大概收割5次韭菜。
每次收割后,都会撒草木灰、松土、追肥、淋水,一套流程下来,韭菜很快就能恢复生长。
追肥的时候,最好用农家肥和少量化肥结合的方式。
农家肥能改善土壤,为韭菜提供长期的营养;少量化肥能快速为韭菜补充养分。
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要定期检查韭菜的生长情况。
韭菜这东西,种久了容易“跳根”,就是根系会不断地往茎上部生长,导致根系裸露在地面上。
如果长时间不处理,根系就会被太阳晒伤,老化,从而降低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所以,要经常松土、培土、追肥,同时淋一些自制的生根肥,促进韭菜长出嫩根系。
只有根系健康了,韭菜才能越长越好。
其实,种韭菜就像养孩子一样,需要细心照料。
多关心韭菜的生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种出高产高质的韭菜。
别等到韭菜都蔫了,才想起补救,那时候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