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鲠——赵洁作品展”开幕式于石家庄美术馆举行。“鲠”是赵洁继2021年“鲲化”之后的又一个展,集中展出近两年来创作的水墨、雕塑和装置作品。
不同媒介的探索是赵洁作为艺术家的持续耕耘和勇于尝试,对于同一主题“鱼”的形象近些年也在一直变化。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美术观察》主编阴澍雨写道:“艺术家会创造一种特定的图式,反复锤炼、 推敲、强化,使其不断地完善、演进,并具备鲜明的个体特点。这种图式也许是来自客观自然物的呈显,也许是来自内心世界的主观塑造。它是艺术家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向内探寻到艺术家的心灵深处,向外扩散到人类生存的无限空间。所以如何创造这样的一种图式,是艺术家的首选课题,也是一个艺术家走向成熟的标志。赵洁的“鲠”即是他近年创作的典型图式。这源于他多年水墨创作中对于“鱼”这一题材的演化,鱼的形象由完整的自然形象逐渐变成了骨头,或者干瘪成了标本。艺术家想传达给观者什么呢?纸面上游泳的群鱼,固定成了单一的形态,不同的品类只剩下的是不同的“鲠”,徒有铺张的身体轮廓,已不再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定格在那里的犹如化石一般的形象,仿佛又揭示着某种瞬间的永恒……观者的解读,也许无法准确直达作者的原始意图,但这些特定的图式带来了无限持续的想象空间,也暗合着作者的心灵世界。赵洁的绘画语言在多年积累中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套体系。他用色、墨具细的地描绘对象,形成拓、印的效果。与传统绘画的水墨形态相比较,很显然他弱化了具体的笔墨表现。但当深入细节地观摩作品时,却又可见他精准叠加的痕迹。可以说他对传统绘画丰富的技术元素已经选择性的进行了转化和继承。所以他的绘画语言不是凭空杜撰的,亦有其来源与出处。当代水墨有着丰富和广阔的创作空间。它一头连接着久远的中国绘画传统,另一头又伸向不断前进延展的观念更迭,所以它具备无限的可能性。我也期待着赵洁在这个空间当中,有更多精彩的、超出想象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