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为何成了精神疾病高发季节
你有没有感觉,每到春天,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明明应该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怎么反而有些人会觉得烦躁、焦虑,甚至抑郁呢?
李梅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平时性格开朗,与人为善,但每到春天,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她自己都纳闷:“我怎么了?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
其实,李梅并非个例。心理咨询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就诊率比其他季节高出约20%。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得先了解一下人体的“生物钟”。春天日照时间逐渐增长,人体内分泌的激素也会随之变化,比如褪黑素等。这些激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加上春季气压低、天气多变,容易导致人体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再来说说李梅的情况。在催眠中我了解到,原来她去年春天经历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失去了挚爱的亲人。从那以后,每到春天,她都会触景生情,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
于是我用专业的“空椅子技术”,让李梅想象亲人就坐在对面的空椅子上,引导她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几次咨询下来,李梅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她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并非得了什么“怪病”,而是需要学会面对和处理内心的创伤。
当然,除了心理创伤外,春季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情绪问题。比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就像一个个隐形的“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我们的情绪。
那么,如何才能在春季保持心情愉悦呢?其实方法有很多,比如多晒太阳、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难调整过来,不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记住,关注心理健康,就是关爱自己。
所以,当你再次感到情绪低落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需要一点心灵的‘春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