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说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姜子牙的先辈在大禹治水的工作中,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而姜子牙本身也是才华横溢,深懂治国安邦之道,只是在他出生时,家族没落,一身才华无处施展,也没有伯乐赏识。于是传说姜子牙每天都拿着一个直钩坐在河边钓鱼,别人嘲笑他这样根本钓不到鱼,姜子牙却笑说愿者上钩。而这位上了姜子牙钩的大人物,就是周朝奠基者,周文王姬昌。当时商朝还是中原霸主,残暴的商纣王独霸一方,令众诸侯十分反感。
厚积薄发的周文王则趁着商纣王沉迷于权利和美人的期间,相继收编了西北、西南地区,接着又向商朝最重要东方进军。当时商纣王发明了一个酷刑,叫“炮烙之刑”。为了博得美人妲己一笑,商纣王经常抓犯人上演炮烙酷刑,令当地军民人心惶惶,而周文王不愧是做大事的人,他主动找到商纣王,要以一块沃土做交换,请商纣王废除“炮烙酷刑”。交易达成后,周文王更是名声大作,老百姓中都纷纷流传周文王的伟大功劳。周文王用一块地,换取了民心,可见其的才能与魄力的确不容小觑。
当时的周朝已经权尊势重,几乎可以匹敌商朝,再加上这次周文王这次做了善事,民心所向,商朝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商纣王这才重视起来,开始想方设法的要杀周文王灭口。周文王姬昌不仅在军事上能力过人,而且还十分爱才,这一天,他出门前算了一卦,预算今天可能会遇到一个可以辅佐其建立江山的才人,于是便满怀期待的出门了。走到渭水北岸,姬昌与正在垂钓的姜子牙攀谈起来,才发现这个老先生是个有智慧的人啊!上知天文下知安邦之道,这不就是今天卦象所说的辅臣吗?
于是姬昌立即请姜子牙与自己一同回去,但是姜子牙却借口说自己的腿麻了,需要人背才行。姬昌的随从立即称可以替周文王背,但是周文王为了体现自己的诚意,选择亲自背姜子牙。周文王背姜子牙走了800步,周朝存在了800年,但是刚开始,周文王走错了方向,走出500步后发现方向反了,便又回头走了300步,正是因为姬昌走了两个方向,于是后来的周朝便分成了东周和西周两个阶段。虽然这篇典故多少带有一些神话色彩,不过却很生动的讲述了姬昌和姜子牙的邂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