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巧奔妙逃》中那首脍炙人口的弹棉花想必大家都听过吧?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农民老幺用弹花锤击打弓弦来伴奏,张口就唱了一首歌曲。相信大家看完以后都会觉得,弹棉花的手艺人都是兢兢业业、老实巴交的。
然而在河北曾有这样一个人,他白天走街窜巷、大声吆喝,为的是有人来弹棉花;晚上却潜身墓穴、偷盗宝物,几乎将皇陵搬空。
他就是王绍义。
平凡的出身王绍义能如此顺利地偷盗皇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身份的伪装。不同于大家所想,王绍义是根正苗华的弹棉花传人。
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作为平民的孩子,免不了下地干农活,因此浑身充满了农民的淳朴气质。而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弹棉花手艺,他也掌握得很娴熟。
无论谁看,都会觉得他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人,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弹棉花这项技艺,这都为他之后的滔天恶行埋下了伏笔。
王绍义18岁时,父母因长久的辛苦劳作最终相继离世。而独留在世上的王绍义看着这乱世,并不甘心单单每日为父老乡亲弹棉花,再像父母一样凄惨地死去。
因此王绍义果断地舍弃了自己的老本行,去参了军。当时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王绍义的队伍由割据在河北的小军阀马福田带领。
马福田之前就是一个只会打打杀杀、四处劫掠的土匪,哪里懂得什么排兵布阵、管理将士。所以马福田的军士作为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没多久就被大军阀孙殿英击败。
盗慈禧陵墓而孙殿英的来头很有意思,他早年间依靠盗墓发家,盗取的文物古器不计其数。成了军阀以后,他不但没有掩藏自己的卑劣过往,反而想着将自己的的大队人马变成盗墓专业队。
孙殿英眼馋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陵墓。慈禧太后的奢侈无度在历史上有目共睹。
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在《爱月轩笔记》中记录了这豪华无比的尸棺,“脚蹬碧玺莲花,重三十六两八钱,估值七十五万两;金丝锦被,制价八万四千两;略估珠值八十五万四千二百两,宝石约值四万二千两。”
除了以上殉葬品外,民间传说慈禧太后嘴里还含着一块晶莹剔透的夜明珠,据说可保尸身不腐、年华永驻,价值近八个亿。
1928年,孙殿英重新收编了王绍义所在的部队后,带着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清东陵。不顾世人目光和祖宗礼法,孙殿英组织士兵用大包炸药蛮横地将陵墓炸开。
王绍义跟着进去一看就傻了眼,虽然平日里经常敲诈百姓,但哪里见过这么多的财宝,金灿灿地几乎晃瞎了眼。众人将皇陵洗劫一空,还对着曾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口出秽言,围观嬉笑。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孙殿英丧心病狂的罪行很快败落,其他军阀齐心协力将其剿灭。孙殿英虽然死了,但这事在王绍义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盗墓的策略盗墓,对他的世界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他意识到,除了行兵打仗、买卖经商,这世界上有一条快得多的来钱路。
孙殿英死后,麾下的士兵因名声太臭没人肯收留,王绍义四处流窜,但他心里始终放不下对金银珠宝的欲望,一直在清东陵附近悄悄徘徊。
当时清帝溥仪退位,中华民族进入民国时代,但天下并没有太平。民国的执政者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更迭不休,百姓民不聊生。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王绍义虽然还忌惮着孙殿英之死,但他意识到只要做得足够悄无声息,并没有人顾得上分心管清皇陵的死活。
王绍义对清东陵打起心思之后,就整日挑着他弹棉花的行当,围着清东陵转,不断地勘察地形,整整十余年围绕在此不曾离开。
十年时间,王绍义和清东陵的看守变成了心腹好友,他策反其放弃保护清东陵的职责,与他一起发大财。看守也想趁机大发一笔,与王绍义一拍即合。
此外,王绍义又找到一位家里祖祖辈辈都参与过修建清皇陵的人。后来又认识了一位曾经参与修建清皇陵的人,且家里祖祖辈辈都参与过,王绍义有用金钱引诱其一起上了贼船。
此人对陵墓的结构和机关了如指掌,这可为王绍义盗取清皇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王绍义有这两位左膀右臂协助,盗墓进程加快了不少。王绍义本就擅长制作精巧的东西,为了能更快地打开陵墓的大门,也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他潜心钻研很长时间,打磨钢板,最终竟然制作了一把能打开墓穴大门的“万能钥匙”。
这把“钥匙”可以帮助他们不使用暴力手段,快速打开皇陵入口。就这样,王绍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他的手下在十余年的时间内,几乎将整个皇陵搬空。
被捉拿归案但善恶终有报,王绍义并没有得意多久。很快到了1948年,百万东北野战军将士以席卷之势入关,唐山一带成为了我党的管辖范围。
不同于统治混乱的清朝和民国时期,我党严厉整治盗墓猖獗的不良风气。接到关于王绍义一伙人盗墓的检举材料后,我党立刻把其列为一起大案要案,重点排查。
在我党的周密围捕之下,最终在遵化一带的交界处将逃亡五年的王绍义一伙逮捕归案。根据法律,王绍义被处以死刑。听闻这个消息,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夸奖我党的英勇。
王绍义虽然死了,但我国大量的文物瑰宝外流,无法追踪。不管是国家财富方面,历史研究方面,还是艺术价值方面,我国都蒙受了难以计数的巨大损失。
近些年,盗墓题材小说因为诡异悬疑的风格风靡起来,《盗墓笔记系列》、《鬼吹灯系列》都属此类。观众读者都沉迷其中。
我们需要认识到,盗墓不过是为一己私利,致国家与人民于不顾,被人唾弃的勾当。只有对古墓文物保护与爱惜,对盗墓行为积极检举、决不容忍,才能守护好我国的历史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