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雨刮器的正确使用与更换周期

汽车天地 2025-03-11 16:34:13
小小雨刮,安全大事

在汽车的众多零部件中,雨刮器或许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存在。它不像发动机、变速箱那样决定汽车的核心性能,也不像外观设计那样吸引众人目光。但在雨天,它却默默守护着每一位驾驶员的视野,成为行车安全的关键防线。毫不夸张地说,雨刮器虽小,却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

去年夏天,南京的郑先生就因雨刮器问题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意外。那天傍晚,他驾车行驶在上元大街,突然遭遇暴雨。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挡风玻璃上,可他车辆的雨刮器却因损坏多日未修,无法正常工作。前挡风玻璃瞬间被雨水模糊,郑先生视线严重受阻。就在这时,他没注意到前方正在过马路的电动车,直接撞了上去。幸运的是,事故发生在路口,车速不快,电动车驾驶员仅受了点轻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无独有偶,沈海高速也曾发生一起因雨刮器故障引发的二次事故。一辆老旧小车在雨天行驶时,雨刮器突然失灵。驾驶员在服务区简单处理无果后,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上路。结果在夜间行驶时,雨水模糊了视线,车辆失控撞上护栏,停在超车道上。驾驶员和车上乘客紧急撤离并放置三角警示牌,就在这时,一辆重型半挂车因视线不清,直接撞上了停在前方的小车,将其推行了百余米。好在人员提前撤离,才未造成伤亡,但小车严重报废,半挂车车头也受损严重。

雨刮使用误区大揭秘

雨刮器虽小,使用误区却不少。错误的使用方法不仅会降低雨刮的性能,还可能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危及行车安全。下面,我们就来揭开这些常见误区的真面目。

(一)干刮的危害

很多车主在挡风玻璃干燥时,会直接开启雨刮器清除灰尘或杂物,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干刮会让雨刮胶条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急剧增大,加速胶条的磨损。在干燥工况下,雨刮最大摩擦力可达 20 牛 ,远高于雨水湿润状态下不到 14 牛的摩擦力。这种高强度的摩擦,就像用砂纸打磨胶条,短时间内就会让胶条表面变得粗糙不平,失去原有的刮水能力。长期干刮,还可能导致胶条变形、断裂,不得不提前更换。更严重的是,干刮时胶条与玻璃间的沙粒等坚硬杂质,还可能在玻璃表面留下细微划痕,影响视线清晰度,降低玻璃的使用寿命。

(二)用雨刮直接刮灰尘

当挡风玻璃上积满灰尘时,直接用雨刮器刮刷同样不可取。灰尘中往往含有沙粒等坚硬颗粒,雨刮在刮动过程中,这些颗粒会充当 “研磨剂”,与胶条和玻璃表面摩擦,导致胶条异常磨损,出现刮痕和缺口,同时也会在玻璃上留下划痕,影响驾驶视线。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柔软的干布轻轻擦拭掉大部分灰尘,再喷上玻璃水,利用玻璃水的润滑和清洁作用,开启雨刮器进行清理,这样既能保护雨刮和玻璃,又能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三)频繁使用快挡

在雨天行车时,有些车主为了快速清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会频繁使用雨刮的快挡。然而,频繁使用快挡会使雨刮电机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加速电机内部零部件的磨损,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快速的刮水动作也会让雨刮胶条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加剧,导致胶条磨损加快。正确的做法是根据雨量大小合理调节雨刮挡位。小雨时,使用间歇刮水模式,既能保持视线清晰,又能减少雨刮的磨损;中雨时,选择低速刮水模式;只有在大雨或暴雨时,才使用高速刮水模式,但也应避免长时间使用。

雨刮正确使用指南

掌握正确的雨刮使用方法,不仅能延长雨刮的使用寿命,还能确保在雨天行车时拥有清晰的视野,保障行车安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雨刮的正确使用技巧。

(一)认识雨刮控制杆

主流车辆的雨刮控制杆一般位于方向盘的右边,通过上下、前后的操作来实现雨刮的多种功能,如调节前后雨刮的挡位、频率等 。以常见的家用轿车为例,向上推动雨刮控制杆,雨刮会以较慢的速度工作,适用于小雨天气;向上拨动两格,雨刮速度加快,适合中雨时使用。向下操作时,部分车型分为三个挡位,分别对应慢速、中速和快速刮水模式。而将雨刮杆往驾驶员方向扳,前档雨刮会先喷水、刮一次;反之,后雨刮喷水、刮一次。当然,不同车型的雨刮控制杆设计会稍有不同,比如一些豪华车型可能采用更复杂的电子控制方式,通过多功能方向盘上的按钮或触摸屏幕来调节雨刮功能。所以,在驾驶新车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车辆使用手册,熟悉雨刮控制杆的操作方法。

(二)自动感应功能巧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车型配备了自动感应雨刮功能。这种雨刮系统主要通过光学式传感器或电容式传感器来工作。光学式传感器基于光的折射原理,当挡风玻璃干燥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几乎全部反射到光学传感器上;当下雨时,雨水使光线发生偏折,传感器接收到的光总量改变,从而检测到雨水的存在。电容式传感器则利用水和玻璃介电常数的巨大差异,通过检测玻璃介电常数的变化来触发雨刮感应功能 。

使用自动感应雨刮时,只需将雨刮控制杆调整到 “AUTO” 挡位。车辆行驶过程中,传感器会根据雨量大小自动调整雨刮的刮水速度。在小雨中,雨刮会以较慢的频率工作;随着雨量增大,雨刮速度会相应加快,始终保持挡风玻璃的清晰。比如在奔驰 C 级车上,自动感应雨刮的灵敏度可以通过控制杆上的旋钮进行调节,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在小雨天气,将灵敏度设置为低,雨刮工作频率适中,不会频繁刮动干扰视线;遇到大雨时,调高灵敏度,雨刮能迅速响应,及时清除雨水。自动感应雨刮功能大大解放了驾驶员的双手,让驾驶更加轻松、安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依赖它,要随时关注雨刮的工作状态和视线情况。

(三)喷水与雨刮配合

在使用雨刮时,喷水与雨刮的配合至关重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先喷水,再启动雨刮。这是因为玻璃水具有润滑和清洁作用,能有效降低雨刮胶条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干刮对胶条和玻璃造成损伤。当挡风玻璃上有灰尘、污渍或鸟粪等杂物时,先喷水可以将这些杂物湿润、软化,再启动雨刮,就能更轻松地将其清除,提高清洁效果。如果直接干刮,不仅会加速雨刮胶条的磨损,还可能在玻璃上留下划痕,影响视线。

在实际操作中,当需要清洁挡风玻璃时,将雨刮控制杆向自己方向拉动,车辆会先喷出玻璃水,停顿 1 - 2 秒后,再开启雨刮,让雨刮在湿润的玻璃表面工作。如果挡风玻璃特别脏,可以连续拉动几次喷水按钮,多喷一些玻璃水,然后再启动雨刮进行刮拭。同时,要定期检查玻璃水液位,及时添加玻璃水,确保在需要时能正常喷水。

雨刮更换周期那些事儿

了解雨刮的更换周期,对于保证其正常工作和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然而,雨刮的更换周期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雨刮更换周期的相关问题。

(一)理论更换周期

从设计和行业标准角度来看,雨刮器有着明确的耐久性要求。我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44 - 2009《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规定,刮水器除雨刮胶条外,需在经过刮刷循环 150×10⁴次之后,仍具备工作能力;而对于雨刮胶条,要求其刮刷循环次数不低于 5×10⁴次 。按照一般的使用频率来估算,如果每次开车遇到雨天,雨刮工作 1 小时,刮水频率以每分钟 50 次计算,一年中雨刮的工作时长按 100 小时来算,一年大概要刮 30 万次。如此推算,一副雨刮的理论使用寿命约为 5 年,雨刮胶条的使用寿命也应超过 1 年半。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理论数据,在实际使用中,雨刮的寿命往往会大打折扣。

(二)实际更换周期影响因素

使用频率:雨刮的使用频率对其寿命影响显著。如果您经常在雨天行车,雨刮频繁工作,其磨损速度自然会加快。比如,在南方的梅雨季节,连续一个月的阴雨天气,雨刮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相比在干燥少雨地区一年都用不了几次雨刮的车辆,雨刮的磨损程度不可同日而语。经常使用雨刮的车辆,可能 1 年左右就需要更换雨刮,而使用频率低的车辆,雨刮使用 2 - 3 年也有可能。

气候条件:极端的气候条件会加速雨刮的老化和磨损。在高温环境下,雨刮胶条会因暴晒而加速老化,变得硬化、失去弹性,缩短使用寿命。有实验将 8 个不同品牌的雨刮放进 70℃的气候试验箱,10 小时后,5 款雨刮出现贴合度下降问题,6 款雨刮出现噪音增大问题 。在寒冷地区,低温会使雨刮胶条变硬变脆,容易断裂,而且冬季的积雪和结冰也会对雨刮造成额外的损伤。此外,强风、沙尘等恶劣天气也会让雨刮承受更大的压力,导致其磨损加剧。

雨刮质量:不同品牌、不同质量的雨刮,其使用寿命也有很大差异。优质的雨刮采用更好的橡胶材料和工艺,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柔韧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刮水效果。例如,一些高端品牌的雨刮,其胶条添加了特殊的抗老化成分,涂层更加耐用,使用 2 - 3 年仍能正常工作。而一些劣质雨刮,可能使用几个月就会出现刮水不干净、异响等问题,不得不提前更换。

车辆停放环境:车辆的停放环境也会影响雨刮的寿命。如果车辆长期停放在露天停车场,暴露在阳光下和风雨中,雨刮胶条会受到紫外线、雨水和灰尘的侵蚀,加速老化。相反,停放在室内停车场或有遮阳设施的地方,雨刮受到的损害会小很多,使用寿命也会相应延长。

(三)不同类型雨刮更换周期差异

传统型雨刮:传统有骨雨刮通过金属支架支撑胶条,由于支架与胶条的接触点有限,压力分布不够均匀,容易导致胶条局部磨损严重。一般来说,传统型雨刮的更换周期为 6 - 12 个月。如果使用频率高、环境恶劣,可能 6 个月左右就需要更换。

无骨型雨刮:无骨雨刮采用特殊的钢条结构,能为橡胶胶条提供更均匀的下压力,使其与挡风玻璃贴合更紧密,刮水效果更好,磨损也相对更均匀。因此,无骨雨刮通常更耐用,更换周期为 12 - 24 个月。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无骨雨刮可以使用 2 年左右,这也是越来越多车主选择无骨雨刮的原因之一。

变速型雨刮:变速雨刮能根据雨量大小自动调节刮水速度,工作模式更智能,对雨刮胶条的磨损相对较小。其更换周期相对较长,一般为 18 - 36 个月 。不过,变速雨刮的结构和控制系统较为复杂,如果出现故障,维修成本也相对较高。

如何判断雨刮该换了

及时判断雨刮是否需要更换,是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行车安全的关键。下面,我们就从刮水效果、异响和外观检查三个方面,教您如何准确判断雨刮是否该换了。

(一)刮水效果变差

当您发现雨刮刮水后,挡风玻璃上出现条状水痕,这很可能是雨刮胶条局部磨损或老化,无法与玻璃紧密贴合导致的。此时,胶条表面可能已经变得粗糙不平,在刮水过程中,无法将雨水完全刮除,从而留下一条条水痕。如果出现大片水痕,说明雨刮的刮水能力大幅下降,可能是胶条整体老化、失去弹性,或者雨刮臂的压力不足,无法使胶条均匀地贴合在玻璃上。

雨刮在刮水时出现跳动,也是刮水效果变差的一个明显信号。这通常是因为雨刮胶条硬化,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不均匀,导致雨刮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跳动。此外,雨刮臂的变形、雨刮电机的故障或联动机构的问题,也可能引起雨刮跳动。当出现跳动时,雨刮无法平稳地刮水,会严重影响视线清晰度。

如果您感觉雨刮刮不干净挡风玻璃上的雨水、灰尘或污渍,即使反复刮拭,玻璃上仍残留有杂质,这就表明雨刮的清洁能力已经大打折扣,需要及时更换。刮不干净可能是由于胶条磨损、老化、变形,或者玻璃表面有油膜、顽固污渍等原因造成的。

(二)出现异响

雨刮在工作时发出 “吱吱”“嘎嘎” 等异常声音,是雨刮需要更换的重要信号。当雨刮电机声音增大,可能是电机内部的零部件磨损、老化,或者电机负荷过大,这不仅会影响雨刮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导致电机损坏。雨刮胶条硬化是导致异响的常见原因之一,硬化的胶条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在刮水过程中会产生刺耳的声音。

雨刮臂支架老化、变形,也会使雨刮在工作时无法正常贴合玻璃,从而产生异响。此外,雨刮器的螺丝松动,导致雨刮部件之间的连接不紧密,在运动过程中也会发出异响。当听到雨刮有异响时,一定要及时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外观检查

定期对雨刮进行外观检查,是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的直观方法。仔细观察雨刮胶条,如果发现胶条表面有老化、裂纹,说明胶条的性能已经下降,无法有效地刮水,需要及时更换。老化的胶条会变得干燥、脆弱,容易断裂,失去原有的弹性和刮水能力。

如果胶条出现变形,比如弯曲、扭曲等,也会影响雨刮的刮水效果,需要更换。变形的胶条无法与玻璃紧密贴合,会导致刮水不均匀,留下水痕。此外,检查雨刮臂是否有生锈、变形的情况,若雨刮臂出现问题,也会影响雨刮的正常工作,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

雨刮保养小窍门(一)定期清洁

定期清洁雨刮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清洁时,可将雨刮从车辆上取下来,准备一桶清水和一块柔软的海绵或抹布。把雨刮片及海绵浸泡在清水中,用海绵或抹布轻轻擦拭雨刮片,特别是边缘部分,这里容易积聚污垢和杂质,要仔细清理,擦拭时间大约 5 分钟 ,直到将上面的污垢和灰尘全部清除干净。如果雨刮上有顽固污渍,还可以使用肥皂水或专门的雨刮清洁剂,这些清洁剂能有效去除油污和杂质,同时不会损伤雨刮胶条。清洁完毕后,将雨刮重新安装到车辆上即可。定期清洁不仅能保持雨刮的良好工作状态,还能防止污垢对胶条的侵蚀,延长雨刮的使用寿命。

(二)避免暴晒

长期暴晒是雨刮胶条老化的 “元凶” 之一。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橡胶分子链断裂,导致胶条变硬、变脆,失去弹性。实验表明,将雨刮暴露在阳光下 1000 小时后,其拉伸强度会下降 30% 以上 。为了保护雨刮,停车时尽量选择阴凉处,如地下停车场、有遮阳棚的停车位等。如果只能停在露天场地,也可以使用遮阳挡,减少阳光对雨刮的直射。此外,在炎热的夏季,尽量避免长时间停车后立即使用雨刮,因为此时雨刮胶条温度很高,突然工作容易加速磨损。

(三)正确操作

在洗车时,要避免硬掰雨刮臂,这可能会导致雨刮臂变形,影响雨刮与玻璃的贴合度,降低刮水效果,甚至损坏雨刮电机。正确的做法是,先将雨刮器关闭,然后再进行洗车操作。如果需要移动雨刮,应先启动车辆,将雨刮器调整到维修位置,再进行操作。

在冬季,防止雨刮冻在玻璃上至关重要。如果发现雨刮被冻住,千万不要强行启动雨刮,这会对雨刮电机和胶条造成严重损坏。可以先启动车辆,开启空调暖风,将风向调整到吹前风挡玻璃位置,利用暖风融化雨刮上的冰。也可以用一块柔软的抹布沾上外用酒精,擦拭雨刮,酒精具有挥发性,能快速融化冰,同时还能防止雨刮再次冻在玻璃上 。在使用玻璃水时,要确保玻璃水没有结冰,如果玻璃水结冰,应先将其融化,再使用雨刮,避免损坏电机。

总结:守护清晰视野,安全出行

雨刮器虽小,却承载着行车安全的重任。正确使用雨刮器,避免干刮、直接刮灰尘和频繁使用快挡等误区,合理操作雨刮控制杆,巧用自动感应功能,让喷水与雨刮完美配合,这些都是保障雨刮正常工作的关键。同时,要根据雨刮的使用频率、气候条件、质量和车辆停放环境等因素,合理判断更换周期,及时更换出现刮水效果变差、异响或外观损坏的雨刮。日常保养也不能忽视,定期清洁雨刮,避免暴晒,正确操作雨刮,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让我们从细节做起,重视雨刮器的使用、更换和保养,为自己和他人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在每一次的驾驶中,都能拥有清晰的视野,平安抵达目的地。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