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他用实力展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王宝强式翻身仗。
你看看现在的影视圈,都是流量明星、大咖云集,而王宝强却用新人来演他的故事。在当下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环境里,这种选择实在让人意外。
然而他的坚持和付出最终换来了观众的认可,观众表示:“比预期的好很多,完全没想到王宝强能拍出这样一部影片。”
但是他竟然推掉了大把的片约,收入基本为零,仅仅为了专心打磨这部电影。
你以为拍电影就是有钱就行?王宝强面临的不仅要有足够的资金,还要经历剧本创作、投资窘境、培养小演员的层层困难。
换成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是王宝强却迎难而上,一个个地把困难都啃了下来。
成绩已经公布了:电影票房和口碑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运气好,但其实不然,王宝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事实证明,在电影圈中,投入大量资金在电影内容上比砸在明星身上更有价值。
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一直认真对待每一部电影的王宝强,比在喜剧片中呈现出的他更让人感动。"
如今回顾,王宝强这个“草根”形象无疑给圈内很多人狠狠地一巴掌。“草根”这个词,并不是指出身,而是指的态度。
有人说,在娱乐圈,要么红,要么狠。然而王宝强用行动证明,第三条路是真诚与踏实:踏踏实实,不玩虚的,不整花活。这或许也称之为"宝强式成功学"。
看完《八角笼中》,再看看当今影视圈那些急着转型当导演的演员们,或许真该好好想想:导演这个活,真的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谁说金扫帚奖就是导演生涯的终点?关键在于怎么去对待它。想要看一个人品格,关键在于低谷时的表现。
王宝强和包贝尔同样是拿了金扫帚奖,但是他们的表现却大相径庭,这一对比,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人品差距"。
大家还记得王宝强拿到金扫帚奖的情景吗?他不仅亲自出席领奖,还特意把奖杯带回了家。在颁奖台上,他对所有人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致辞:"我热爱电影,我欠所有人一张电影票。
他的坦诚和认错的态度引来了众多观众的赞誉。
再来看看包贝尔,他在《阳光姐妹淘》中同样获得了金扫帚奖,但他的反应却让人大跌眼镜。别人在台上道歉,他却在朋友圈大肆骂人。
他不仅对着奖项创始人程青松开炮,而且还嚷嚷着要人家给他一个"输得心服口服"的理由。这波操作实在是让人无语到了极点。
确实,包贝尔的资源很不错。他在《胖子行动队》和《阳光姐妹淘》中请到了殷桃、文章、郭京飞、宋佳、贾玲等实力派演员。
可惜的是,再强大的演员阵容也无法弥补剧情的弱势。更令人担忧的是,他这么一闹,直接导致他在"伴娘事件"后好不容易积累的一些路人缘都消失殆尽了。
如今谈到包贝尔,许多观众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不去电影院”的印象。然而,王宝强从自我反思到付诸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最终通过《八角笼中》向质疑他的人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王宝强选择了诚恳面对,用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相比之下,包贝尔选择了怨天尤人,最终把自己架在了墙角。
因此,金扫帚奖就如同一面照妖镜,真实地反映出两种人生态度的不同:要么诚恳地认错,重新开始;要么因耻辱而愤怒,走向自我毁灭。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小的金扫帚奖还真的成了两个人导演生涯的分水岭。这么一比较,就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能从谷底爬上顶峰,而有的人却越走越偏。
归根结底,那句老话就是态度决定高度,姿态决定状态。
在娱乐圈,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不认错、不知错。王宝强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承认错误并不丢人,死要面子活受罪才是可怕的。
这大概就是现在观众在提到这两个人时,眼神里的温度如此不同的原因吧。
从演员转型到导演这个领域,娱乐圈可以说是“车祸现场”不断。很多人都感到疑惑:演员转型当导演有那么困难吗?看看以下几位的“翻车”实录,你就明白了。
首先提一下张翰,这位凭借《一起来看流星雨》和《杉杉来了》两部偶像剧崛起的艺人,演技水平在粉丝群体的眼中并不算差。
但是人家偏偏不满足只当演员,直接亲自动手执导了一部《东八区的先生们》。
结果怎么样呢?这部剧一开播就骂声一片,里面对女演员咸猪手的镜头更是直接上了热搜。人民网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点名批评:“十年打磨的‘诚意之作’在哪里?”结果这部上星剧直接被全网下架,这脸打得,啪啪响。
再来看邓超,他也是有实力的演员,比起前面那几位,演技可是甩他们好几条街。可惜的是,一到导演这块,也摔了跟头。
他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这部作品,在整个影视圈中,可以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为了这部电影,邓超做了很多努力:采访了100位乒乓国手,请来了孙俪、吴京等大牌实力派。但电影三次撤档,最后的票房令人难以接受。
导致其市场惨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强行为导演转型忽视了其弱点,二是所选题材不受市场欢迎,如果换成"中国足球"的话,说不定能有不错的销售成绩。
至于包贝尔,从一名演员演到了导演,真是辛苦。不过,他做导演的作品却一部比一部失败。在《港囧》中,他的演技被网友看作是"想掐死他"。
还有一次在发布会上,他掩面痛哭,那画面还是让人记忆犹新。
然而,他哭完之后,就直接开始进军导演圈了。首先,他尝试执导了电影《欢乐密探》,豆瓣评分6.2分。尝到甜头后,他又执导了《胖子行动队》和《阳光姐妹淘》。
可惜了,他们的演员阵容雄厚,却也无法挽救他的导演水平的不足。
看清这些"车祸现场",你就明白了:演技还没捋顺就想当导演,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在演艺圈,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是很重要的。
说得简单点,想当导演,不是说你想当就能当的。你需要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
如果你认真看过王宝强的人生历程,你会发现,从一个“草根”到“大师”的道路,有多困难。王宝强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想当导演?先把这些功课做好再说。
他真的把这个承诺记在了心里,并以实际行动去兑现。
你可以从《八角笼中》的创作过程中看到。他并没有急着去拍摄,而是用心来一点一点打磨剧本。当投资人不愿掏钱时,他选择了最艰难的路:宁可断了收入来源,也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电影上。
这种专注和执着,在如今的娱乐圈屈指可数。许多人只想着速成,恨不得今天宣布要当导演,明天就能捧回金鸡奖。
王宝强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想要在导演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需要学会忍受寂寞。
在拍戏时,他不惜与年轻演员同吃同住,手把手地教表演。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让人深深地感动。
从"草根"到"大师"是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做人。只有先做好人,才能谈得上保障自己的进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勇敢地走,不要投机取巧,也不要好高骛远。
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至关重要。
看似缓慢其实最快,看似艰难实则最稳定。
所以说,"演而优则导"的前提条件是,你需要首先在"演"这条路上达到"优"的水平。王宝强通过导演的部分代表作品《八角笼中》,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正的导演,需要用每一部作品去证明自己,而不是靠喊出来。
从这方面看,王宝强或许还算不上是大师级别,但他为所有想转型的演员树立了一个榜样:想当导演?首先,你要学会做人。
这才是真正的"草根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演而优则导"。
为想转型的演员们提供参考意见。
看完王宝强的故事,再看现在娱乐圈那些跃跃欲试想转型的演员们,真的很想给他们上一课。"演而优则导"这句话究竟代表什么?不是你演过几部戏就可以随便转身去当导演。
讲真,现在的演员们好像都挺急的,急着一夜之间变成大导演。我们来看看王宝强的例子,他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的《大闹天竺》遭遇了失败,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稳扎稳打地开启了新片《八角笼中》的拍摄工作,最终收获了成功。
这才是正真的本事,这才是在娱乐圈里正确的操作方式。
有许多演员甚至没有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开始急于转型。例如,张翰的演技尚未达到更高水平,仍然停留在偶像剧的束缚中;包贝尔甚至尚未理解龙套的角色,就渴望去导演电影。
结果呢?这些节目要么被观众抨击得一文不值,要么就直接被观众抛弃。
你看人家王宝强,虽然之前因喜剧而出名,但他确实是把演戏这碗饭彻底吃透了。到了导演这个岗位,他更是一切从头学起。
她不摆明星架子,不玩虚的。她真心实意地想把故事讲好,这一态度是她成功的关键。
对于那些希望转型的演员们,我想给你们一些建议:导演这个职位不是那么好做的。票房和口碑是非常真实的,观众们的反应更是不可忽视。
与其刻意转型,不如专注于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因此,真正的"演而优则导",首先需要做到极致地发挥"演"的作用。只有在把"演"做得极致,达到了"优"的境界之后,再去考虑转型才更为明智。
现在的观众可精明得很,你有没有真本事,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王宝强以他的《八角笼中》向圈内演员们展现了一个道理:想要成为导演,就必须放下明星的架子,潜心学习,积累真正的经验。
这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意思,对于导演来说,这种积累的沉淀比表演更需要。
最后,送给那些想转型成为导演的演员一句话:不是当导演的料就别逞能。与其硬着头皮去导戏,最后闹了笑话,还不如老老实实演好戏。
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演员的口碑比导演的口碑重要得多。
我们可以看到,像王宝强这样的人,在41岁的时候才真正在导演这个领域站稳脚跟。这传达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磨练。
经过不断的失败和挫折,才能真正掌握技巧,取得成功。
这就是演而优则导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