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馆》为什么“老二两”下雨天不让陈怀海提前“打烊”?

于小小 2019-09-01 21:22:07

牛犇老师饰演的老二两在《老酒馆》里是打酱油的角色,戏份不多,甚至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他是老酒馆的第一位客人,因为他在老酒馆开业这一天,和陈怀海约定他每次来只打二两酒,而得了“老二两”的外号。

在一个下雨天,因为过冬中风而好久没来老酒馆的老二两冒雨来了,恰巧老酒馆准备打烊,于是老二两就给陈怀海上了一堂生动的江湖规矩课——没客你就关门,你的规矩呢?

规矩是什么?就是你说11点关门,就得等到11点关门,风雨无阻,否则,因为下雨刮风等天气提前关了门,恰巧有人这个点想喝酒,人家扑了个空,心里除了失望之外,下次或许就不会来了。

老二两所说的规矩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诚信,诚信没了,生意还能长久吗?所以,老二两嘴上是在批评陈怀海,内心里是希望老酒馆的生意一直红火下去的。

陈怀海明白老二两的深意,他很感动,而他眼里的老二两是这样的人:他讨饭吃,却不差咱们一分酒钱,这是酒德;有人往他酒壶里兑了白水,他尝出来了,却不动声色,这是隐忍大气;倒是旁人不干了,把捉弄他的人啊,弄得无地自容,这是做人的境界!

陈怀海感叹:我们还差得远啊!其实,何止是剧中的陈怀海,就连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差得远呢!而喝完酒后,老二两拒绝了陈怀海的马车,拖着不再稍微蹒跚的步伐,走进大雨中的背影,着实赚了我一把眼泪。

老戏骨扎堆是《老酒馆》的一大看点,单从打酱油的角色来讲,无论是屠洪刚饰演的冒牌王爷,巩汉林饰演的说书先生,还是牛犇饰演的老二两,他们出场的时间均不多,但每一次,你都从他们的表演中看出更深层次的内容。

就拿牛犇老师来说,他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完全融入到人物当中,仿佛他就是老二两本人,一个落魄却有着内心坚守的掘老头。

应了那句话:某一部电视剧里,有的人是主演,但整部剧下来,让人记住的场景没有多少;有的人是配角,甚至是跑龙套的,哪怕只有一个场景,一个镜头,却能让人回味无穷,牛犇老师正是这样的演员。

在《老酒馆》里只要牛犇老师出场,不管是喝酒也好,默不作声坐在那里也好,他总能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

在已经播出的剧情里,老二两所有的故事就只是安静地喝喝酒,他从来不和别人多说一句话,但从牛犇老师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老二两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这就是老戏骨的魅力,他从来不说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但你却能从他的一言一行,看出他却绝对有不可说或者不愿的过往!

0 阅读:61

于小小

简介:分享和相声有关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