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红梅,今年42岁。我的人生,充满着各种滋味,有苦涩,有甜蜜,也有感动。而这一切,都要从我那苦涩的童年说起。
我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的偏爱都给了弟弟,我和妹妹在家里如同透明人,得不到一丝关爱,甚至常常遭受打骂。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我只能去田里干活,年纪小小的我,并非热爱农活,只是想寻求片刻的宁静。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十七岁那年,我再也无法忍受,揣着仅有的八十块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踏上了开往城市的火车。
初到城市,举目无亲,没有学历,没有技能,我只能在一家小饭店里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洗碗工。微薄的工资,繁重的工作,加上老员工的排挤和刁难,让我感到无比的辛酸和无助。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李伟,饭店里新来的厨师。他看不惯我被欺负,挺身而出为我解围,甚至不惜丢掉自己的工作。李伟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生活。
我们一起换了工作,他做厨师,我做服务员。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我们渐渐产生了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两年后,我们结婚了。婚后,李伟提出要自己创业,我毫不犹豫地支持他。
在公婆的帮助下,我们在县重点高中对面开了一家小饭馆。我们用心经营,薄利多销,渐渐地,小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公婆也来城里帮忙,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那时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梦想着攒够钱买房,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了李伟的生命,那年,我们的儿子才六岁。
丈夫的离世,如同晴天霹雳,让我悲痛欲绝。婆婆心疼我,开导我,照顾我,她的关怀让我在绝望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为了年幼的儿子,我强忍悲痛,重新振作起来,独自一人支撑起小饭馆。
公公因为过度思念儿子,身体每况愈下,婆婆不得不带着他回农村老家生活。尽管如此,我仍然坚持每月给他们一千块的生活费,尽我所能地照顾他们。
“红梅,你自己养着孩子不容易,还给我们钱,真是苦了你。”婆婆心疼地说。
“妈,我从小在家里没得到一丝关爱,是你们给了我家的温暖,我不会亏待你们的。”我哽咽着说。
在我心里,公婆早已是我的再生父母,他们的恩情我永远铭记于心。我为李伟守寡三年,婆婆却劝我改嫁,她说我还年轻,不应该孤孤单单过一辈子。起初我不同意,但婆婆态度坚决,甚至以不让我进家门相“威胁”。
最终,在婆婆的安排下,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是我婆婆的远房表侄,为人忠厚老实。结婚那天,发生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
婚礼当天,婆婆拄着拐杖出现在婚礼现场,当着所有人的面,她对我的丈夫说:“今天是我女儿结婚的日子,我作为她的娘家妈,必须为她撑腰。以后你要是敢欺负她,我绝对不饶你!”
婆婆的话,让我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对我的爱,比亲生母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不仅是我的婆婆,更是我的母亲,我的守护神。
从一个饱受苦难的农村女孩,到拥有幸福家庭的母亲,我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李伟和公婆的关爱。尤其是婆婆,她用无私的爱,温暖了我的一生。这份爱,比金子更珍贵,比钻石更闪耀。
如今,我拥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幸福,但对李伟和公婆的感激之情,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每月一千块,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我对他们的一份心意,一份感恩。
我的人生故事,或许很平凡,但却充满了爱与感动。您觉得,我做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