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显德元年(954)二月,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军报由边关传入汴梁:
北汉国主刘崇亲率精兵三万,正由团柏(山西祁县)南下,直逼晋南头号重镇、后周治下的潞州(山西长治),而与其一同出兵的还有契丹武定节度使杨衮所部一万人。
惊闻边报,后周朝堂上下顿时人心惶惶,因为敌人入侵的时机,确实把握的恰到好处。
当年正月初五,后周太祖郭威驾崩,此时正值国丧期间,新君柴荣也刚刚继位不久,而刘崇显然是瞄准了后周皇位更迭、政权不稳的脆弱空当,准备给南方死敌送出致命一击。
这几乎是后周立国以来最危急的时刻,也是世宗柴荣纵横捭阖的一生中,面临的最大考验。
柴荣是孤独的,初登大宝的他,既无政绩也乏战功,丹陛之下那些三跪九叩、山呼万岁的臣子,在先帝留存的余威中,又能有多少的心悦诚服?
但柴荣更是强悍的,面对威胁,年仅三十三岁、登基尚不足半个月的后周天子,召开御前会议,随即给出了最为铁血的回应——御驾亲征!
而在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一个属于圣君柴荣的巅峰时刻,一个属于后周王朝的崭新篇章、一个属于五代十国的辉煌时代,也同时在中原大地悄然降临了……
五代十国,分裂动荡的年代在传统的表达习惯上,我们通常将唐、宋连读,如唐宗宋祖、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等,然而实际上李唐帝国和赵宋王朝并非无缝衔接。
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自立,到公元960年赵匡胤登基建立宋朝为止,这当中至少经历了五十三年,被后世称为“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
前接晚唐乱世、后启北宋承平的五代十国,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分裂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依次诞生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占据中原地区的王朝,而在中原之外,先后更出现了至少十个或臣服中央、或拥兵为王的割据政权。
在这个群雄并起、动荡混乱的年代,公元921年九月,柴荣出生在邢州尧山(河北邢台隆尧县)一个破落地主家里。
此时中原地区为后梁王朝主政,所以921年,应该被称为龙德元年,只不过柴荣出生时,邢州属于晋王李存勖的地盘,晋国奉唐朝年号,所以准确来说,柴荣应该是生于大唐天祐十八年。
柴家祖上可以追溯到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柴绍。
但王朝更迭、斗转星移,不知从何时起,曾煊赫一时、富甲一方的柴家逐渐中落,到柴荣出生时,虽不至于精穷,也活得格外捉襟见肘。
柴荣七岁时,因为生活实在窘迫,便投奔到了姑姑柴氏家中,而其姑父,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后周太祖郭威。
柴荣聪明伶俐且谨慎敦厚,深得郭威喜爱,所以一直未能生育的柴夫人,便建议夫君将柴荣收为了养子。
此时的郭威只是一名普通军官,生活也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小小年纪便开始出外经商,走南闯北之余,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同时还学习骑射,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艺。
而郭威、柴荣,既是姑侄又是父子,本就是亲上加亲的关系,加上二人相识于微末,共度于患难,感情也相当深厚真挚。
对于养子一直以来为家庭的辛苦付出,郭威看在眼里更是心存感激,所以当其发迹之后,首先要提携的就是柴荣。
公元947年,后汉建立,郭威因辅弼刘知远称帝有功,开始逐步走上人生巅峰,而在平定李守贞叛乱及拥立隐帝刘乘祐继位之后,其官拜枢密使,成为执掌后汉兵权的帝国第一军人。
而就在威望如日中天之际,奉命北上、坐镇邺都防御契丹的郭威,身边亲属却只带着养子柴荣一人。当然,也正是源于这样的无心之举,却意外造就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伟大传奇。
功高震主又手握兵权的郭威,最终还是受到了皇帝的猜忌,公元950年,后汉隐帝刘乘祐密令亲信暗中诛杀郭威,最后郭威虽然因消息泄露而逃过一劫,但其在汴梁城中的家眷,包括夫人张氏、两个儿子以及众多侄儿均被屠戮殆尽。
家破人亡的郭威随即命柴荣镇守邺都,而以“清君侧”之名大举兴兵南下反攻汴京,刘乘祐兵败后死于乱军之中,当年十一月,郭威为部众拥立称帝,建立后周。
新君初立,强敌来袭郭威登基,成就了柴荣人生最大的机遇——因为此前郭威子嗣均被杀尽,原本与其并无血缘关系的养子柴荣,反而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后周皇位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后周显德元年(954)正月,郭威病逝,三十三岁的柴荣于太祖灵前继位,史称后周世宗。
但柴荣即位之初,天下仍是四分五裂的状态,后周所管辖的疆域也仅仅局限于中原地区。
南方既有南唐、吴越、南汉、后蜀等强敌环伺,北方则更不太平,强大的契丹人正横行于草原大漠,在卧榻之侧虎视眈眈。
而最先出手的,则是一直视后周为死敌的北汉,954年二月,后汉国主刘崇率精兵三万,并协同契丹的一万人马,在后周国丧之际,发兵南下。
警报传到汴京,后周举国震动,而面对危局,刚刚登基十几天的柴荣,却展现出了其五代第一强人的风采,他决定御驾亲征。
但是皇帝的决策却遭到了朝堂的一致反对,文武大臣都认为新帝登基人心浮动、朝局不稳,柴荣应坐镇京师主持大局,再另委大将迎敌即可。
而历经四朝、资望隆高的宰相冯道,更是对年轻天子的求战之举屡屡冷嘲热讽。
柴荣以李世民为偶像,表示昔日唐太宗平定天下,每遇战争都会亲自出征。冯道却冷冷回答:“陛下暂时还不能与太宗相比。”
世宗又表示:“汉军乃是乌合之众,只要王师一至,将以泰山压顶之势取胜。”冯道则笑着反问道:“陛下觉得自己当得泰山否?”
但柴荣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年轻气盛的莽撞之举,相反应该被理解而且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柴荣作为郭威养子,本不具备继位的条件,只是阴差阳错才得以承袭大统,此时的他,急需用一场胜仗证明自己,让满朝文武真正的心悦诚服。
另外,五代时期,军队对君主的忠诚度很低,将领借出兵之机自立的事也是屡见不鲜,对于刚刚登基的柴荣而言,这更是不得不顾虑的地方。
无数兜头而下的冷水没能浇灭柴荣的热情,众人的反对却更加坚定了天子亲自出兵的决心。
无人附和赞同?无所谓——朕意已决,众卿无须多言!
柴荣之所以会在后世被公认为五代十国最杰出的君主,绝不是人云亦云的应声虫,此人除了卓绝的见识眼光外,更有一颗不会轻易被外力干扰、强大的心脏——而随后到历史也将会很快证明,柴荣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公元954年三月,后周世宗柴荣力排众议,亲自领兵,北上抗击来犯的北汉、契丹联军。
高平之战,柴荣的巅峰时刻后周大军在新君指挥下直扑潞州,然而刘崇则更加心急,他只留下部分兵力围城,而率主力绕道南下,目标直指后周的京都汴梁——如果不是柴荣及时出兵,再犹豫几日,北汉的部队可能真的就要打到开封城下了。
只是令刘崇没有想到的是,他已竭尽全力赶路,但柴荣动身北上也非常积极,后周、北汉的两支大军,一南一北、倍道兼行,于三月十九日在泽州境内的高平县不期而遇。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年轻的后周天子甚至不等部队全部集结完毕,便下达了作战的命令。
然而战场上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后周军队憋足了劲冲上来,以为必将爆发一场恶战,但却没有料到北汉军队居然不堪一击,两军才刚一接触便开始迅速溃逃。
柴荣见状,担心汉军逃跑,立刻督促诸军全速追击,不料部队刚刚来到高平以南的巴公原,眼前的情景便让柴荣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对面旌旗蔽日,剑戟遮天,漫山遍野都是敌方的军队,这哪有一点仓皇败退的模样,分明是早就在此等候多时。
这才是刘崇此次南下伐周的主力部队!只见三路大军一字排开,东边是北汉的第一猛将张元徽,西边则是杨衮率领的契丹人,而北汉皇帝刘崇自领中军,坐镇中央。
四万人马就那么静悄悄地伫立在旷野之中,目光冰冷地看着柴荣、看着他的后周军队急匆匆地送上门来。
局势开始对柴荣不利起来,此前因追敌心切,大部队尚在后方集结,如今能投入战斗的大概只有两万多人。
当意识到中计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主帅,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三十三岁的柴荣,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慌。
片刻,后周天子清晰而沉稳的声音在阵中响起: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李重进居左,迎战契丹杨衮部;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居右,对阵北汉张元徽部;殿前都指挥史张永德领精骑于中央列阵,随朕伺机突击刘崇!”
大战一触即发,而远处的刘崇却在盘算着另外一件事——此次南来,为请契丹出手,他本人不仅纡尊降贵自称侄皇帝,更许诺献上大量金银。
原来,见后周只来了这么点人马,刘崇便动起了反悔的心思,他自信满满地对杨衮表示,今日不用劳烦出战,契丹部队在旁观战即可。
然而就在刘崇准备下令攻击时,战场风云突变,原本强劲的北风转而向南,顺风的北汉军队瞬间变成逆风作战,而这又极不利于抢先攻击。
但仇恨、愤怒和似乎唾手可得的胜利,已经让刘崇忘乎所以,北汉皇帝大手一挥,数万大军同时发起进攻……
即使是逆风作战,北汉的军队依旧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尤其是张元徽的东路军,几乎瞬间就斩杀了对阵的后周军队一千余人。
而主帅樊爱能见张元徽悍勇,竟然临阵脱逃,更导致陷入重围的右路军军心大乱,战场之上投降倒戈者络绎不绝,兵败的氛围又迅速波及到另外两路人马,眼看整个后周大军即将全面奔溃。
千钧一发之际,柴荣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举动,他竟然直接策马向稳坐中军的刘崇冲了过去!
后周皇帝孤身冲向了千军万马的敌阵——高平的战场,将会永远铭记这样的时刻。而这个有进无退、遇强愈强的柴荣,在这一刻也向所有人展示了五代最强征服者的王者之风。
天子的悍勇顿时激起了后周士兵的血性,他们抱着必死的信念跟着皇帝冲向了北汉的中军大营。
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近乎不要命的柴荣,千军万马环绕身侧的刘崇,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选择了躲避。
刘崇一逃,直接给本方士气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战场形势瞬间逆转,后周的将士在皇帝带领之下则愈战愈勇,而北汉的整条战线在对手的来回冲击之下,已是渐渐不支。
但哪怕在最危急的时刻,作为盟友的契丹人也没有出手——杨衮极其“尊重”北汉皇帝的要求,至始至终都在不远处的高坡上冷眼旁观。
黄昏来临,北汉军终于全面崩溃,悍将张元徽战死当场,而刘崇则被残兵溃勇裹挟着一路北逃,直至晋阳(太原)。
一代圣君的三十年宏愿高平之战,北汉元气大伤,而柴荣则乘胜北上兵临其都城晋阳,虽然后周军围城两月后无功而返,但遭遇一连串的打击,六十岁的刘崇悲痛交加、忧愤成疾,不久后便郁郁而终了。
击败北汉这个强劲的对手后,柴荣并未就此止步,公元955年,他开始对后蜀用兵,陆续收复秦、成、阶、凤四州,又先后三次远征南唐,夺得江淮之间大片土地,使南唐俯首就范。在震慑南方各割据势力的同时,也为北伐创造了条件。
但如果仅仅是执着于开疆拓土,柴荣和那些穷兵黩武的君主又有什么区别?如果仅仅是战无不胜,后周世宗又怎么担得起“五代第一明君”的称号?
军事上的成功,并不是评判帝王功绩的唯一标准,柴荣之所以能为后世所称道,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治理国家的能力和取得的成就。
五代十国是个极其动荡、混乱的黑暗时期,在其短短五十三年的历史中,仅仅占据中原的五个政权,便先后更换了八姓、十四位皇帝。
在此期间,充斥着政变、谋杀、叛乱,皇位更迭屡见不鲜,改朝换代犹如儿戏,诸侯林立、干戈不休,礼乐崩坏、纲常灭绝。
当然,最无辜的,还是那些在战火中饱受摧残和煎熬的底层百姓。
而五代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武将出生,对于应付战争得心应手,但治理国家却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办法。
况且强敌环饲之下,几乎所有的执政者都没有长治久安的远大理想,上台之后就是尽快、尽量的剥削、压榨底层人民,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以获得更多的财富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为补充兵源、扩大实力,又采取强制征发兵役的政策,大量的青壮年群体被迫入伍,随后又在战争中纷纷丧命,使得整个社会因为劳动力的缺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也受到严重的破坏。
这些君主,带来的仅仅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而只有后周世宗柴荣,如同穿透黑暗时代的一丝阳光,真正为五代十国提供着建设性的力量。
早在柴荣继位之初,便许下了三十年宏愿,即“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从这三个十年计划之中,也可以看到柴荣的卓绝之处,“以十年开拓天下”,证明其有逐步统一中原的规划,这一点,在五代十国的历代君主中是极为少见的。
“十年养百姓”体现着“以民为本、与民休息”的执政理念,而“十年致太平”更代表了柴荣建设、治理国家的决心。
天不假年,皇图霸业终成空在对外征战的同时,柴荣已经注意到军队的建设问题,后周的禁军,历经五代数朝,兵员冗杂、骄傲懒散,不仅战斗力低下,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有鉴于此,柴荣着手精简部队,淘汰老弱残兵的同时,又广招天下勇士,后周的军队能够纵横南北、无往不利,世宗的改革功不可没。
因为当时战乱频仍,百姓饱受兵燹之苦,柴荣也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当中,主持制订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利民措施。
执政期间,柴荣根据唐代元稹的均田图的启发,在查明国家土地实有情况后,均定天下赋税。使富裕者不能逃避缴纳赋税的义务,更使贫苦大众不至于流离失所。
而实施均田制后,后周缴纳赋税的田地,比原来增加了四万二千多顷,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后周社会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柴荣又积极招抚流亡群众,鼓励民户归乡定居;大兴文教事业,为国家选拔人才;修订法律,减少苛捐杂税。
还亲自主持推进了对内外皇城和京都民居的系统改造工程,使得汴梁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经济最繁华的超级大都市。
在柴荣的努力之下,后周的政治、民生、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五代时期绝无仅有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之象。
但北方强大的契丹和后晋时期即被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一直是柴荣的心腹之患。
显德六年(959)四月,柴荣再次御驾亲征,统率十万精锐,取道沧州北上伐辽。
而这次出师,战果也非常显著,在柴荣的威压之下,后周几乎不发一箭一矢,不费一兵一卒,仅用四十二天,便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然而就在踌躇满志的后周天子准备一鼓作气夺取燕云首府的幽州(北京)时,一向体魄健壮、斗志昂扬的柴荣,却突然于军中罹患重病,只得无奈与当年五月宣布自雄州回师。
返回汴梁以后,世宗病情不断恶化,显德六年(959)六月十九日,在其回京不到一个月之后,五代时期最伟大的帝王、一代雄主柴荣,面对他开创的霸业和即将到来的辉煌,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享年三十九岁。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柴荣不是意外地英年早逝,他必然能建造一个功比汉唐的伟大帝国,而他本人,也将成为与秦皇汉武齐名的千古大帝。
只是一切终归都是假设,柴荣驾崩不久,公元960年,后周第一军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兵变,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称帝,后周王朝、柴荣的时代,都在赵宋的崛起之中,成为了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