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抵达杭州,特意派专机接来周谷城:你说关公姓什么?

天使历史 2025-01-01 16:32:08

1898 年,周谷城在湖南益阳降临人世。年少时期的他极具天赋,头脑灵活,在文学方面和思考领域彰显出了出众的才能。尽管岁数不大,可他却能够自主地进行思考,针对社会与国家的问题持有深刻的看法。

周谷城的文章写得特别好,老师总在课堂上把他的文章当范文。周谷城很聪明有才华,老师对他期望很高。每次课后,老师常常和他探讨一些时事以及国家的大事,虽说谈论的内容不复杂,可周谷城总能很快领会关键,说出自己特别的看法,这让老师特别吃惊。

有一回,他的老师因为好奇,问周谷城:“你这般喜欢写作,日后会当作家吗?”可周谷城的回答却让人意想不到:“老师,我确实喜欢写作,不过我的志向并非成为作家。当下的中国,战乱不断,社会很不安定,我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国家一直深陷苦难之中。所以毕业以后,我会选择踏上革命之路,投身到为国家的解放而奋斗的事业中去。”

1913 年,袁吉六老是在同事们那儿说:“一师里头写作最棒的学生是毛润之,省立一中的是周谷城。”这俩学生虽说在不一样的学校,可由于文章写得好,老早就对彼此的作品很是欣赏了。

虽说这两位才子尚未碰面,可他们的作品却常常被相互传看,都很钦佩对方的才能。那个时候,毛主席的文笔深刻,思想敏锐,而周谷城的文字风格清新且富有深度。这两位学子在文学方面的契合,为日后坚固的友谊播下了种子。

1921年,周谷城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毕业,回到湖南,在一师教授英语和逻辑学。同一时期,毛主席是湖南一师附属小学的主事。就这样,两人得以有机会相互认识。他们初次相见,就感觉格外投缘,对彼此很是欣赏,进而成为了知心好友。

同年8月,毛主席和何叔衡等在长沙创建了湖南自修大学,周谷城当上了这所大学的教师,负责讲授心理学课程。在湖南自修大学授课期间,周谷城不但深受毛主席思想的影响,而且踊跃参与当时的社会运动。在毛主席的激励下,周谷城曾全力投入农民运动,成为湖南省农民协会的顾问,还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当讲师,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革命理念。

1927 年,毛主席着手领导秋收起义,此后,周谷城和他的联系慢慢变少直至中断。周谷城踏上了另一条征程——前往上海的暨南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潜心钻研历史学。最终,他编著了《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在历史学界占据了重要地位。

1936 年,周谷城在上海的一个简易小公寓中专心读书时,突然收到了一封从延安寄来的长信。信封上没啥多余的装点,就写着“致师友”几个字,落款是大家都熟悉的毛主席。周谷城一下子呆住了,心里直犯嘀咕:毛主席咋晓得自己在上海的住处呢?

打开信封,周谷城瞧见的竟是许久未见的毛主席的字迹。这信的内容使他一下子有点发懵。信里,毛主席讲:中国工农红军已然顺利完成长征抵达陕北,革命的火苗不但没灭,还在新的地方绽放出活力。

毛主席对当下的政治形势进行了详细说明,也把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讲得很清楚。这封信就像一道光,让周谷城那许久都没感受到温暖的内心变得热乎起来,他长久以来的迷茫和焦虑一下子都没了。信里传达的内容,让周谷城又找到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也有了信心。

九年后,到了1945年的夏天,周谷城获知了毛主席会去参加在重庆举行的欢迎茶会。这是周谷城和毛主席分别18年后的首次重逢。那一天,毛主席身着蓝布衣服,头戴白礼帽,手拄拐杖,领着随员朝着会场走去。周谷城万分激动地迎上前去,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激动得话都说不清楚了。

毛主席笑着瞧着他,问道:“您是周谷城先生吧?”周谷城赶忙点头,毛主席颇为激动地说道:“十八年啦!”周谷城赶忙询问:“您的胃病好没好呀?”毛主席笑着回答:“我生病那阵儿,只要拿起枪就没啥事儿了。”两人说笑之时,时光好似倒转,短短几句话,就回到了那革命的年代。过了几日,周谷城又去拜访毛主席,二人尽情畅谈过去和未来。在那一刻,十八年的间隔并未切断他们的情谊,反倒使这份友情更加牢固。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子,毛主席每次来上海,差不多都会找时间去见他的老友周谷城。这天,毛主席又带着一帮人到了上海,上海市副市长许建国跟着一块儿。毛主席刚进屋子,就热络地跟大家讲:“周谷城那可是我的老朋友,我认识他的时间比你们都久呢!”

毛主席和周谷城的情谊向来很随性自在。这回毛主席到了上海,陈毅市长专门给他设了宴,还特意找来个做湘菜拿手的厨师。吃完晚饭,陈毅安排众人去小礼堂看戏。为了让毛主席能坐得惬意些,专门给他备了挨近荧幕的大沙发。然而,毛主席并没去坐那沙发,而是走向周谷城,跟他一块儿坐在普通椅子上。

周谷城担心会影响毛主席观看,便提议说:“主席,咱坐到沙发上去吧。”毛主席笑着摆了摆手,“就在这儿坐吧,咱甘愿处在中间位置。”每次吃饭的时候,毛主席总会叫上周谷城一起。他俩在饭桌上有说有笑,交流各自的看法,毛主席向来很随意,完全把周谷城当成了好友。

1957年,周谷城接到邀请去北京参加一场学术会议。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让人把他接到中南海,还问他在北京的教育界和学术界有没有几个能深入交谈的朋友。周谷城当时没怎么仔细想,随口就说出了六七个名字。毛主席听完,当即就让工作人员把这些人都请到中南海来。

中午的时候,毛主席和来的学者们一块儿坐着,聊了一会儿后,就对着周谷城以及在场的人说明:“今儿个我请老朋友周谷城先生吃饭,大伙一块陪着。”周谷城立马领会了毛主席的意思,心里头那感动劲儿都没法形容了。

在学术界,周谷城发表了一篇有关逻辑学的文章,身为“少数派”的他,受到了许多批评,还遭到了“围攻”。就在这关键时候,毛主席以某种形式表明了对周谷城的支持和关心。

毛主席借这顿饭局,给了周谷城莫大的鼓舞,让他明晰了自己于中国学术界的位置与责任。自那之后,周谷城愈发勇于阐述自己的看法,发表了二十来篇学术文章,有一些还登上了《人民日报》。毛主席知晓后很是赞赏,不但通过长途电话再度邀周谷城来北京,而且对他的研究工作予以了深切的激励和扶持。

1958 年初,中央于杭州举行会议。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专门安排专机去上海接周谷城、谈家桢等几位教育界人士。等他们抵达杭州时,已然是深夜十点多钟,毛主席已然站在门口等待,亲自引领他们进去。毛主席并未因疲惫而有半点倦容,还热忱地邀大家一同饮茶,进而展开了一场长时间的愉快交谈。

见到周谷城等人略显拘束,毛主席好像打算用一场轻松的交谈来让气氛缓和些,于是猛地问道:“你们晓得关公姓啥不?”周谷城当时有点迟疑,最后不太确定地回答说:“姓关吧?”毛主席微微一笑,摆摆手说:“不对。”

接下来他跟大家讲了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关公这名字是有来头的。据说关公在老家杀了人,跑到潼关那儿碰到了守将。守将问他叫啥,关公瞅见‘潼关’这俩字,脑袋里一下冒出个点子,就说自己姓‘关’。打这以后,关公就确实姓‘关’了。”

毛主席常常善于以轻松诙谐的办法让身边的人轻松下来,就算是在这般重要的教育和学术探讨之时,他也可以凭借这种细小的行为来调节氛围,消除尴尬。这场谈话持续到凌晨三点。即便这样,毛主席还是执意把客人送至门口,亲眼看着他们上车后,才缓缓回到房间歇息。次日,毛主席又给周谷城等人致电,邀他们一同吃午饭,同时探讨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景。

1965年,毛主席又一次抵达上海,下榻在西区的太原别墅9号楼。周谷城得知毛主席的行程安排后,应邀前往。一进屋子,毛主席马上从沙发上起身,面带笑容地说道:“咱又碰面了。”两人稍作问候,随后就展开了长时间的交谈。

这次见面没啥特定主题,谈的内容从历史到哲学,挺丰富也挺随性。毛主席和周谷城这两位很有学问的人,在交流时不断迸发出思想的光芒,既开心又充满着智慧。毛主席讲道:“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就写了一半,后面没接着写了。”

周谷城回应说:“他那本《白话文学史》同样也没写完呢。”两人相视一笑,随后毛主席又说道:“中国的佛学史一直没人写,这也是个事儿。”说着说着,话题转到了诗歌上,尤其是李商隐的诗作。周谷城来了兴致,用湖南腔调背诵起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他重复了两遍,可后面的内容有些记不清了。

毛主席察觉到他的“差错”,随即接过话头,大声念道:“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两人都笑了起来,氛围十分轻松愉快。由此能够看出周谷城和毛主席的关系很是亲昵,他没有任何担忧,而毛主席的宽厚与开朗也使周谷城在交谈中更为自在。

这是他们的最后一回碰面。过了三年,到了1968年,毛主席猛地问道:“周谷城现今在啥地方?”那会儿,周谷城的日子过得不太顺。不过因为毛主席的关心,他的处境慢慢变好了。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来,整个中国为之震动,周谷城得知此噩耗后,内心痛苦至极,难以言说。周谷城是毛主席的亲密友人之一,他们之间情谊深厚,毛主席的离去让周谷城悲痛欲绝。当时,周谷城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悲伤,即刻挥笔创作了一首七律《哀悼毛主席逝世》,诗中饱含着深切的悲痛和绵绵的追思。

20世纪80年代,他又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还兼任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那时的他已然九十岁了,但仍旧精神很好,备受敬重。在一场会议中,台湾籍代表黄顺兴表示质疑,觉得周谷城岁数太大,能不能担起这般重要的职责。周谷城听闻后,笑着说道:“我没感觉到自己老了呀。”

周谷城的聪慧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赞誉。在某次会议中,他讲道:“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并非完美无缺。”邓小平听闻此言后,特意说道:“民主党派是不错的,周谷城一直都是不错的。”

1996年11月10日,周谷城因病离世,享寿98岁。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的诸多重大历史变迁,不管是在学术领域,还是政治方面,亦或是个人魅力方面,他的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幕,然而他的思想与精神会一直鼓舞着后人前行。

1958年毛主席抵达杭州,特意派专机接来周谷城:你说关公姓什么?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