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印度也研制出来了有源相控阵雷达!

日前,在班加罗尔航展上印度展出了维鲁帕克沙(广目)有源相控阵雷达,且还标注着集成了2400个氮化镓T/R组件,宣称最大探测距离高达400千米,主要是取代苏-30MKI战斗机现在安装的N001型机载雷达。倘若该雷达真的是由印度自研;那么,在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一领域便可以超越俄罗斯。毕竟现如今的机载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可谓是寥寥无几。
只不过,这一次并非是该雷达首次亮相于班加罗尔航展,早在2023年印度就已经启动了该雷达的研制工作。在这个时期就宣称其最大探测距离可达400千米,只不过采用的是砷化镓T/R组件,还是氮化镓T/R组件就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在本届班加罗尔航展上,标注的是氮化镓T/R组件。那么,大概率改进到2025年的广目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了该组件吧。
倘若在此之前就用到了氮化镓T/R组件,那在本届航展上也没有必要专门标注出来的。与传统的固定式天线阵面得有源相控阵雷达还不同,广目雷达的天线还是被设计成可以水平转动的结构,以此来增加对两侧的探测范围。水平转动范围大概在±60°左右,也就可以实现前方120°的探测范围。这样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利于实现隐身,毕竟较多的转动结构,也会无形中增加正向的雷达散射截面积。
对于苏-30MKI战斗机而言,隐身性能也就显得无足轻重,比起来追求隐身性能倒不如扩大探测范围来的实在有效。一旦苏-30MKI换上广目雷达,性能应该比N001要强一些吧,毕竟是有源相控阵的。关键就看广目雷达的真实性能如何,毕竟是出自印度之手,吗。那可靠性和性能还真的是不敢苟同,反正印度的军工产品就是不让人放心。
要知道T/R组件中还有许多的零部件,诸如: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等,所谓的氮化镓T/R组件,里面的零部件不是用氮化镓制造的又怎么可行呢?关键是这个技术难度还是比较的高,两三个国家也只是将功率放大器实现了用氮化镓来制造,至于用氮化镓来制造,更加重要的低噪声放大器,就剩下一个国家了,那就是美国。
最起码这是明面上的,至于东大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还没有明确的消息传出来。可想而知,氮化镓T/R组件也就不是印度可以生产出来的。别说氮化镓T/R组件了,即便是砷化镓T/R组件印度可以自给自足都是高看他了。就像俄罗斯现在都没能力生产氮化镓T/R组件,那就更何况是印度了。所以说,广目有源相控阵雷达大概率也就是印度从西方进口的T/R组件。

印度若要自力更生研发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图源网络,侵删)
这明显就是个简陋的模型
印度的所有产品只有本国人才相信参数。是乃统治国内愚民的无上法器
印度还有五代六代机的ppt呢,快吹
说的就像砷化嫁,氮化嫁,谁都能加工一样[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美国都干不出来,印度能干出来,吹牛逼不交税
不会和中国的氮化镓手机充电器一样吧?[笑着哭]
印度崛起是必然的,以后是亚洲世纪
我也决定手动打造一个四千个单元的雷达,用塑料还是其他材料暂时还没定
模型
T/R组件肯定找西方国家淘的,两年时间就搞出来是不可能的。
你猜这玩意从模型到实物要多久?
他们哪来的稼?
莫迪的技能:欺骗、撒谎、杀猪盘……[得瑟]
阿三是走都没有走稳就想跑,步子太大小心扯到蛋。
屙三这几年的一些军事项目,虽然依然是进口零部件组装,但也比以前的项目进度快多了。
苏三零是隐身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