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子是我国一种经典的文学形式,从古至今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对子。近日网上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想给这个上联找一个合适的下联。
网友们集思广益,给出了很多的下联,但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最后周家人给出了一个下联,让众人拍手称绝。这个下联是什么?为何能让众人满意?
七年皇帝与两度任相
上联中的第一位是汉高祖刘邦。刘邦的大名应该不用过多介绍,作为汉朝的开创者,汉族的命名者,刘邦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谓是独一份的。
刘邦这一生南征北战,连西楚霸王项羽都败在他的手上,按理说没有什么人能与刘邦相提并论,除了那个人。
这个人就是吕后,刘邦的原配夫人。刘邦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他也有些遗憾,只当了七年皇帝就驾崩了。
在这短短的七年内,刘邦还在不停地处理叛乱,甚至没有时间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刘邦驾崩之后,他的嫡长子孝惠帝即位,但实际上,却是吕后在掌握大权。
刘邦在临死之前,曾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大概意思就是:不允许汉朝有异姓王。如果有异姓官员称王,其他所有的官员都可以讨伐他。
但是刘邦去世后不久,吕后就自己打破了这个盟约,将自己的吕氏亲人封为了异姓王。
大臣们敢怒不敢言,只能是等到吕后死后,再开始清算吕氏一族。然而在清算吕氏时,有两位大臣首当其冲,一个是陈平,一个是周勃。
说这两个人改变了西汉的历史也不为过。要不是这两个人将吕后势力赶出了朝堂,恐怕西汉根本活不到王莽篡汉。
周勃原本是在村里编筐的,靠这个挣钱过日子。周勃还有一个独门手艺,那就是编簇箔,这是一种养蚕的工具,十里八乡会编这东西的可不多。
周勃还懂点乐器,有人家里办丧事的时候,也经常会请周勃去吹吹打打。
后来刘邦起兵的时候,周勃也跟着他一起走了,而且周勃这人性格很好,刘邦正是看中了周勃的性格,因此从来没有怀疑过周勃。
从刘邦起兵那时候起,刘邦经历的每场战斗,都有周勃的参与,在刘邦临死之前,甚至还专门给周勃留了兵权,以防不测。周勃手里的这些兵马在后来可起到了大作用。
吕雉死后,她安排的那两位异姓王很快就按捺不住,试图起兵篡汉。
就在他们以为胜券在握时,周勃先是用计杀了这两人,之后又派兵保护了皇宫,保住了大汉基业。
局势稳定后,也是周勃将刘恒找回来做了皇帝,身为汉文帝,就是“文景之治”的那个汉文帝。
周勃对刘邦可是仁至义尽,就算是到了阎王爷那儿,周勃对刘邦也是问心无愧,没准刘邦还得谢谢周勃呢。
而且周勃为汉朝刘氏做了这么多,但是晚年却遭遇了劫难,刘邦应该感觉对不起周勃才是。
周勃晚年被文帝免职,送回了封地,窝在封地里的周勃每天都很无聊,只好自己想办法在家里玩乐。
他自己穿上铠甲,让家人们也穿上,在家里陪他玩打仗游戏,怀念年轻的自己。但是这件事被有心之人上报给了汉文帝,说周勃要谋反。
汉文帝信以为真,赶紧派兵将周勃抓进了大牢。
但是这件事传到了太后的耳朵里,太后斥责汉文帝:“绛侯(周勃被刘邦封为绛侯)要是想谋反,他手握重兵的时候怎么不谋反?偏偏要等到老得连兵器都拿不动的时候再谋反?”
汉文帝这才明白过来,赶紧派使者去将周勃放了。
周勃在监狱里还受到了狱卒的虐待,身上有了暗伤。一个老人遭遇如此虐待,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周勃从牢里回到家后不久便去世了。
这明显是刘家欠周勃的。
周勃还有个儿子也不简单,正是汉朝的周亚夫。
周亚夫也不简单,当时汉朝与匈奴打得很激烈,而汉朝之所以能在后来大胜匈奴,就是因为周亚夫对汉军作战方式的改良。
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国之乱,也是周亚夫带兵平定了叛乱,维护了汉朝的稳定。
蜀汉皇帝,东吴都督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刘备又成了传奇人物。刘备三兄弟在乱世中闯荡的故事,是不必多说。而想要在三国时期找出一位姓周的名人来,那必然得是东吴的大都督周瑜了。
周瑜与刘备的直接交集虽然不多,但是间接的交锋可是不少。
实际上刘备与周瑜的交锋,就是和诸葛亮的交锋,要是没有诸葛亮,刘备可不是周瑜的对手。在《三国演义》中,有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写的三个章节,每次都是刘备获利,还把“心胸宽阔”的周瑜气得吐血。
第一次的时候,孙刘两边都想夺取南郡,双方僵持不下。为了表现出刘备一方的大气,诸葛亮让周瑜先去攻打南郡,要是周瑜打不下来,那就不能怪别人了。
结果气冲冲的周瑜去打南郡,首战便失利了,守城的曹仁使用诈降,将急躁的周瑜骗进了城中围杀。
周瑜拼死逃出了南郡,可惜自己受了伤。不过后来的周瑜也用了诈降之计,骗到了曹仁。但是曹仁逃跑之后,周瑜还没来得及占领南郡,诸葛亮就已经派人将南郡占领了。
诸葛亮还“厚颜无耻”地说:“怎么我们来攻打南郡,这城里连个守将也没有啊?”
周瑜被诸葛亮气的从马上摔了下来,之前的旧伤还犯了。
这便是周瑜和刘备集团的第一次交锋,刘备以极少的兵力,便拿下了南郡,而花了大力气赶走了曹仁的周瑜,只落得个损兵折将,身负箭伤的结局。
第二次的时候,是刘备“借”来了荆州不想还,让东吴的人都很生气,但是也没有办法。
孙权询问周瑜有没有什么妙招,于是周瑜就提出了“美人计”:以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为诱饵,将刘备骗到江东来囚禁,再以刘备为人质索要荆州。
但是周瑜的这点小心思早就被诸葛亮看穿了,写下三条锦囊,不仅让刘备全身而退,还白赚了一个漂亮媳妇。
诸葛亮让刘备把这件事大肆宣扬出去,利用舆论把东吴招亲这件事给坐实了,这样东吴就骑虎难下了。
要是孙权不愿把妹妹嫁出去,肯定是东吴理亏,用美人计把人家骗过来的,孙权肯定会被百姓们议论的。
要是真的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先不说妹妹愿不愿意,孙权的老母就得把孙权揍一顿。瞒着家里老母亲,把妹妹嫁了出去,这是大不孝啊。
不过幸好刘备这个中年男人还不错,深得吴国太的喜欢,结果孙尚香真的被吴国太嫁给了刘备。
孙权气得肺都要炸了,荆州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妹妹倒是先被人家带走了。
孙权跑去责备周瑜,周瑜也只好将计就计,用一些好东西将刘备吸引在了东吴。
看来刘禅这个性格真是遗传他老爸的,要不是诸葛亮在锦囊里留下了让刘备清醒的办法,刘备也就要“此间乐,不思荆”了。
在诸葛亮的刺激下,刘备终于醒悟了过来,带着孙尚香“私奔”了。
诸葛亮还专门写了一句诗来嘲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给周瑜气得够呛。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还是围绕着荆州展开的,东吴那边总是惦记着荆州,于是又派来了鲁肃讨要。
但是刘备演戏可是专业的,他在鲁肃面前苦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说只要自己能取得西川,立刻就还了荆州。鲁肃被刘备逼真的演技给骗了,答应了他的条件。
但是周瑜却很快就看穿了刘备的诡计,果然正如周瑜想的那样,刘备迟迟不攻打西川,也就不肯还荆州。
于是周瑜又想出一个计策,他假意出兵帮着刘备攻打西川,但实际上却是要在借道荆州时杀了刘备,以除后患。
但是周瑜的想法又被诸葛亮看穿了,气得周瑜直接当场口吐鲜血,周瑜就这么被诸葛亮气死了。
而刘备也在其中获利许多,有很多东西都是周瑜送来的,虽然周瑜安的不是好心,但是对刘备来说,他也确实是办了好事。刘备还是要谢谢周瑜的。
而最后跟刘德华成对的人,相信不用我说也应该猜到了吧,正是周润发“发哥”。
“华仔”和“发哥”也许是这六个人里最不需要介绍的两个人了,他们作为老一辈香港影视明星,时至今日也还有着大量的粉丝。
这对子不就对出来了?刘邦刘备刘德华,周勃周瑜周若发,除了一些字数上的基本要求,这三位的身份也都一一对应,而且“华”字为仄音,“发”字为平音,在这方面也能对得上。
周瑜周公周树人
曹操曹爽曹查理[呲牙笑]
刘邦刘备刘德华;李渊李义李连杰。
周文周武周润发[笑着哭]
何德何能,刘德华能跟刘邦刘备比?
我姓杜,杜甫 杜康 杜鲁门[捂脸哭]
刘邦,刘备,刘德华!只能姓李的来对了!其他姓氏还差一点
上联是:刘邦刘备刘德华, 下联是:扯风扯蛋扯犊子。
小荣一碟,[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李靖,李渊,李世民,老子天下第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周一周二周三四
妙妙妙
孙权孙武孙悟空
上联不该是仄声尾?
关羽关胜关晓彤
周兴周镐周扒皮
妙妙妙[点赞]
周文王.周武王.周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