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最艰苦时期,彭总为什么调离前线到延安学习?难道受到打压?

我来侃一下 2025-03-30 22:46:31

1943年9月,在抗日战争最紧张、最艰苦的时期,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奉中央命令告别太行前线到延安学习,身边人员回忆,一路上彭总不苟言笑,表情非常严肃。要知道在党史军史上所谓“学习”可是对犯错误的高级领导的一种“劝诫”,一种变相免职、不受重用的代名词,如同“杯酒释兵权”,于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彭总是因为犯了“错误”,被中央调到延安学习。事情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下面本文从掌握的资料事实,一一驳斥这种观点。

  一、调高级干部到延安学习,参加整风,提高思想认识,统一全党思想,是中央的统一步骤,和彭德怀一起到延安学习的还有刘伯承同志,之前还有朱老总等高级领导人回延安学习。

  二、中央要召开七大,这是全党的重要工作,之前已经有各根据地、解放区的代表陆续赶往延安,准备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作为党代表,彭德怀同志当然要赴会。

  三、备受争议的“百团大战”虽然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振奋了抗日军民斗志,然而在战略上确实过早的暴露了我军实力,遭到了日军的疯狂反扑报复,使我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很多军民怨声载道,对彭总颇有微词,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增加全局观念,统一全党及抗日军民思想。个别观点认为,“百团大战”是彭总未经中央批准发起的战役,后期根据地损失严重,是他的重要错误,把他调回延安就是要批评他。

  四、1943年,彭总未经中央审核,发表《关于民主教育的谈话》,这篇文章本意是为了加强民主教育,提高战士和群众民主意识,激发军民政治觉悟,从而达到消灭日寇之目的。但由于彭总长期在前线指挥作战,与中央接触较少,对中央方针政策理解不够深入,文中的观点表述和中央方针政策有出入。受到主席批评,需要学习充电,交心谈心,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认识。

  五、1942年,刘少奇代表中央到冀鲁豫军区视察。对北方局代理书记彭德怀在发动群众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尖锐批评。据杨尚昆回忆录,双方情绪非常激动,拍了桌子。彭总对此问题有自己的看法,需要回去统一认识,达到团结一致之目的。

  如上所述,党中央调彭德怀到延安学习,不是因为彭总犯了什么错误,不是什么变相解除职务、被打压,不受重用(1943年9月,中央任命彭总为中央军委副主席,是五个副主席之一,彰显中央对彭总的重视),完全是从工作学习组织和战略上全盘考虑。彭总经过整风学习,参加七大,政治格局眼光进一步开阔,解放战争期间,再一次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重托。

1 阅读:797

我来侃一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