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届慕安会开幕如何理解美欧作为传统盟友却分歧不断?

启铭说事 2025-02-16 15:05:26

慕尼黑安全会议于14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启动。针对当前举办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美国与欧洲作为长期伙伴间呈现出的分歧持续扩大,探讨此种双边关系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王朔指出,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SecurityConference)初设之际专注于探讨跨大西洋地区的防务与军事合作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议题范畴逐步拓宽至涵盖广泛的国家安全议题,现已成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辩论平台之一。每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都会公布一份核心报告,而今年主题为多极化,这一选择引人深思。此报告指出,当前的多极化现象不仅体现为全球权力在众多行为体间的分散,还显著地伴随着国家间以及国内层面分化程度的加深。因此,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似乎重拾了一个核心议题,即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特别是欧美的矛盾差异,这一话题成为了与会者热议的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王朔指出,确实,在关税贸易、北约防务、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以及地区冲突等众多议题上,当前的欧美双方均展现出显著的差异。

从美国的角度审视,认为欧洲获取了不正当利益,因此主张欧洲应承担更高的成本,特别是需更积极地服务于美国的战略利益。

对于欧洲而言,其策略似乎是在寻求与美国深化合作的同时,以确保自身的权益不受损害,特别是在安全领域。然而,这种策略也伴随着对美国可能采取的“美国优先”政策导致欧洲利益受损的深切忧虑。欧洲展现了一种内在冲突的态度,既渴望避免冲突又难以抑制斗争的冲动,这一矛盾心态在应对乌克兰问题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如此,在特朗普总统当选之前提出的所谓24小时计划,尽管众人皆知其难以实现,但它至少揭示出美国急切地寻求迅速解决乌克兰冲突的愿望。欧洲理所当然地抱有此期望。然而,欧洲深感忧虑,害怕美国与俄罗斯可能绕过欧洲进行秘密会谈。从欧洲的角度出发,美国似乎能够自由地退出局势,而欧洲则在这场冲突之后深感忧虑,担心自身可能成为被牺牲的对象。鉴于欧洲与俄罗斯之间和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欧洲未来势必将继续应对一位强大、充满敌意且不可移除的邻邦所带来的挑战。然而,目前迹象表明,美国政府似乎并未展现出显著意愿去考量其欧洲盟友的利益与需求,而是倾向于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由此观之,正如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报告所揭示的多极趋势,原本被视为跨大西洋联盟支柱的欧美关系,似乎正演变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