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3》已经完结,抓马还在继续

七话影视 2023-11-11 22:20:39

追了两个多月的《披荆斩棘3》完结,作为最重要的总决赛,节目组与哥哥们也准备了颇多看点。

有第三季哥哥们的高光时刻,也有前两季哥哥们的倾情助阵。

陈小春、任贤齐、苏有朋、张智霖、吴建豪等人回归,给了观众不少惊喜,第二代哥哥苏有朋与第三代哥哥林志颖的团聚,更让8090后观众秒回《绝代双骄》。

新老哥哥们共同创作的总舞台,集炸与燃为一体。

大VOCAL发挥空间充足,说唱的哥哥拿到了主场,跳舞的哥哥也有自己的战场,按总决赛舞台表现力,在第三季中决定对排在前列,节目组收了个好尾。

但正当七话准备总结决赛看点时,却发现网友们的话题完全脱离了舞台,只余下一个充满争议的“疑问”:《披哥》第三季总冠军到底是谁?

总决赛录制完后,便有网友提前透露陈楚生是《披哥》第三季C位(总冠军)。

当时不少媒体都跟进认证了这个话题,《披哥3》赞助商也间接提前官宣总冠军人选,种种消息都让网友认为总冠军肯定是陈楚生。

然,总决赛上线前夕,网上又出现了“林志颖才是总冠军”的声音出现,为总冠军人选争议掀开帷幕,难道是前期“剧透”出现乌龙的尴尬?

待到播出之后,“林志颖总成绩冠军”快速登上热搜。

没看节目的网友,以为“网传冠军”陈楚生被“打脸”。

看了总决赛的网友,一部分自有决断。

有人认为冠军是陈楚生,且有理有据,有人认为冠军是林志颖,也能说出依据。

但更多的观众,以及喜欢严谨抠规则的观众,更多是有点懵圈。

节目组与平台的态度更是暧昧不清。

一开始的文章还在写陈楚生是新出炉的披哥总冠军,后来又改成了更严谨的x-leader头衔。

百科资料等方面,仍旧点明陈楚生是第三季x-leader及总冠军。

在总决赛上线后的招商会上,又借主持人谢娜、王耀庆之口,多次用“披荆斩棘总冠军”称呼林志颖,让网友一头雾水。

赞助商这边,也开始左右互搏起来。

有的坚定陈楚生是“唯一的冠军”。

有的悄悄改了前期用的总冠军表述。

冠军,到底是谁?怎么还能让各方左右横跳?

究其原因,还要从《披哥3》略显“模糊”的规则说起。

严格来说,《披哥3》节目组最终奖项里并没有“总冠军”这个头衔,这一季与第一季奖项名号略为相似,个人奖项只有x-fire和x-leader两个。

x-leader与往届一致,都是颁给获胜阵营队长。

x-fire则林志颖、王耀庆、胡彦斌获得,评选标准是根据MVP成员的“综合个人喜爱度”,这个数据由过往公演个喜平均分与总决赛个喜相加而成。

总决赛个喜第一是陈楚生,综合个喜第一,是林志颖。

那么,冠军到底是按总决赛成绩算,还是综合成绩算?

这便是不少网友各持一词的争议来源,或许也是节目组与平台能够在总冠军人选上来回横跳的依据所在。

按决赛成绩,陈楚生是总冠军,按综合分,林志颖是总冠军,无论把标签给谁,似乎都有点东西可以支撑。

但日常理解中,各种比赛、考试算排名基本上都是以最终决赛成绩为准,所以现场观众提前剧透时都认定陈楚生是唯一冠军,并没什么问题。

客观来说,七话看完总决赛第一反应也是陈楚生是总冠军,林志颖的“综合排名”则是被拉出来当话题的,是一种催生讨论热度的综艺手段。

可当平台都在认真横跳时,这个“总冠军”之位,似乎就不是综艺“炒话题”那么简单了。

内里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有嘉宾与平台知道,作为观众,除了看戏以外,还可以捋一捋《披哥》三季以来的决赛规则变迁史,也是相当有意思。

第一季作为开创季,按理说总决赛规则可以成为样板,最具参考价值。

当时的个人奖项与第三季差不多,都只有x-fire和x-leader,评选方式也与第三季一致,分别按综合个喜成绩与阵容总决赛成绩决定。

不同点在于,第三综合分是过往公演个喜平均分加总决赛得分,第一季的“综合个人喜爱度”则是过往公演个喜值平均分的30%加上总决赛个喜值,

前三名分别是陈小春、李承铉、张智霖,三人成为x-fire。

总决赛阵营获胜的张晋,成为x-leader。

因为陈小春总决赛个人喜爱值与综合个人喜爱值都是第一,即使节目组没有设定“总冠军”,大众也是默认陈小春是第一季的人气总冠军。

但按奖项来说,其实全场唯一的x-leader其实也非常有含金量。拿了x-fire的陈小春便为此觉得遗憾,第二季一直念叨希望拿x-leader。

到了第二季,x-leader评选标准未变,由从第一季回归来的老哥哥陈小春获得。

但x-fire评选取消了“综合个人喜爱度”,直接由总决赛个喜成绩决定,并宣布三位x-fire里分数最高的苏有朋,是第二季总冠军。

也就是说,第二季开始,节目组认证总冠军由总决赛个人喜爱度决定。

回顾完前两季的规则再看第三季,相当耐人寻味。

一个在第一季开始并没有什么争议的规则,为什么第二季、第三季都默默做了改变?改变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拿前两季的规则去评第三季的奖项,或许可以给网友一个参考。

按第一季规则及综合分计算标准,x-fire的获得者应该是陈楚生、林志颖、胡彦斌,其中陈楚生是默认总冠军。

按第三季的规则,x-fire同样由陈楚生、林志颖、胡彦斌三人获得,其中陈楚生是现场官宣总冠军。

与第一季相比,节目组悄悄做的改变是提前了过往公演分值占比,与第二季相比,节目组悄悄做的改变是降低了总决赛分值影响力。

最终改变的结果有三个。

1、按前两季规则拿不到x-fire的王耀庆成为x-fire。

2、按前两季规则第二名的林志颖的综合分成绩第一名。

3、按前两季规则明确是总冠军的陈楚生,综合分降至第四名。

如此一来,两个个人奖获奖的总人数增加了(由3个变4人),但冠军人选,却因为综合分的变化产生了争议,陈楚生和林志颖都有理由说自己是总冠军。

对于这种一季一变的弹性计分规则,不同网友有不同的看法。

有网友认为节目组是在“端水”。

其实第二季增加“总冠军”头衔现场官宣时,便有网友察觉到不同,当时不少人便怀疑节目组“端水”,想平衡两个人气哥哥苏有朋和陈小春的奖项。

让苏有朋成总冠军,让陈小春成x-leader,看起来两人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因为第二季不少观众对老哥哥回炉略有微词,这一改变便没引发太多争议。

第三季在x-fire评选改变综合分计算标准,则间接让个人奖项获得者多了一位,四大阵营的队长都拿了奖,看起来大家都有面子?

陈楚生与林志颖都能被称为“总冠军”,从某方面来说,或许也算是端水的一种,既让人气冠军拿了C位,又顾全了老大哥的面子?

但因为总冠军人选的横跳,让当下“扯头花”猜测更胜一筹。

此处的“扯头花”,意指节目组内部可能存在撕“冠军”之说,导致规则变动官宣结果模糊,一个冠军,两方各表,谁能掰头过谁,就算谁的声音大了。

两种猜测,似乎都有迹可循,但真相只有内部知道,猜测也只能是猜测。

唯一能确定的是,《披荆斩棘》的“规则”,足够弹性。

常规的比赛,应该是规则决定结果。

应该完善规则,让其更加合理。

但不能让规则成为摆设,弹性的规则,很容易产生不公平的操作空间,所以在非特殊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更希望捍卫规则的严谨性,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公平。

这也是不少重要竞赛很少为个别人打破规则的关键所在。

但披哥的比赛,从目前来看,更像是结果在决定规则。

否则,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娱乐性的节目、一个最初已经很完整的规则,为何还能季季不同样,年年有新招。

3 阅读:1305
评论列表
  • 2023-11-13 10:07

    资本捧林志颖,没想到,陈楚生半路杀出!哈哈哈

  • 2023-11-12 07:45

    冠军是陈楚生,就好比高考,只看高考成绩

  • 2023-11-13 19:54

    [得瑟][得瑟]芒果玩了一手 热点

  • 2023-11-12 16:29

    总决赛团队倒数第一名的总冠军吗

七话影视

简介:追剧狂人,带你关注新剧、老剧、经典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