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建立西辽,称霸西域后,为何没有向金朝复仇?

墟史往事啊 2025-02-24 11:59:53

保大五年(1125年)春,夹山风雪呼啸,三十八岁的耶律大石勒马回望燕云故土。这个契丹皇族后裔不会想到,他即将带领残部开启一场横跨万里的远征,在异域建起延续辽祚的帝国。

身为辽太祖八世孙的耶律大石,自幼浸淫汉学,天庆五年(1115年)以契丹贵胄身份考中进士。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他既是能赋《西征赋》的翰林学士,又是三败宋军的铁骑统帅。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联兵夹击时,他率两千铁骑夜渡白沟河,杀得十五万宋军"填尸百余里"。

当金兵攻破居庸关,天祚帝西逃云内州时,耶律大石带着二百亲卫悄然北行。他们穿越戈壁抵达漠北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在这里召集七州十八部盟会。面对残存的七千骑兵,这位契丹贵族做出惊人抉择——不是东征复仇,而是西进中亚。

绍兴二年(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今新疆额敏)称帝,改元延庆。他创造性地采用"双都制":虎思斡耳朵(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为军事中心,喀什噶尔为商贸枢纽。当塞尔柱苏丹桑贾尔率十万联军来袭时,他巧用"围三阙一"战术,在卡特万草原斩首三万,从此"葛逻禄人俯首,花剌子模称臣"。

康国八年(1141年),五十四岁的耶律大石在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布拉纳)眺望东方。七万铁骑东征金朝的部队,因穿越天山时"雪深丈余,粮尽畜毙"而折返。老皇帝抚摸着辽太祖画像喃喃:"非朕不欲兴复旧疆,实乃山河阻隔,天意如此。"

西辽的百年统治留下独特印记:用波斯文字书写的契丹官印,融合佛教与伊斯兰教义的哈拉契丹钱币,还有那支让欧洲十字军震惊的"铁甲圣骑兵"。当耶律大石的玄孙直鲁古被乃蛮王子屈出律篡位时,这个横跨中亚的契丹帝国,已悄然完成游牧文明与绿洲城邦的传奇融合。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 2025-03-04 20:24

    过不来 别炒袁老师的冷饭了 你没这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