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是一个省份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全省市属于非常重要的城市,省会能够带领周边城市共同发展,也能影响其它地区的发展,因此省会也是需要具有众多的优越条件才能够胜任的。
在国就有很多地区因为省会的没落、或者是被其它的城市超越后,被夺走了省会的称号,虽然这种事在我国发生过很多,但没有一个地方能像这个省会一样,竟然在50多年间更换了11次省会,很多网友都想问这个省会到底累不累。
我国最“疲惫”的省份:
其实这个省份就是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此名,河北位于华北平原,与渤海相临,内环京津,它一共有11个下辖地级市,全省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591.97万人。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的三大始祖就在河北开创了华夏文明,在之后的各个朝代中,河北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属于燕国和赵国的地盘,河北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竟达到了930处,位居全国第一。
如今的河北省的省会是石家庄,在1968年确定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前,河北的省会常年变迁,仅仅在50多年间就更换了11次省会,为什么河北省要更换这么多次省会呢?
为什么河北在50多年间更换11次省会?
自1403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北京成为了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为了拉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明成祖将北平行改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设置以保定为中心的保定总督。
为了加强管理,顺治帝正式设立直隶省,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名是河北的第一个省会,到了1669年,康熙又把巡抚移驻保定府,有把直隶巡抚和总督合并,直接设立了布政司等省级行政机构,自此保定就是河北的省会。
随着西方资本国家进入中国后,位于入海口的天津崛起了,慢慢的天津成为了第一个学习"西方资本思想"的最早城市之一,它的经济也快速的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后被设立为省会,但天津成为省会的时间并不长,在1928年时民国政府决定将北平作为河北省会,但北平已经独立,于是在1930年,天津再次成为省会。
直到1935年,天津也被直辖后,保定又称为了河北的省会,这次一直延续到1940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保定不安全后将省会迁至北平,战争结束后,政府想要将河北省统一起来,于是保定又成为了省会。
而此时的天津经济发展迅速,在1958年时,政府又将省会迁至天津,认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位于入海口的天津存在危险,再次将省会迁到保定,但后来保定的发展已经大不如从前,最后一次将省会迁至了石家庄,一直到今天也没再变过,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觉得河北迁了这么多次省会,看着都特别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