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科院校为例,一般从两个层面去看,专业所对研究生学科有无研究生学位点,也就是有无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有无研究生招生资格,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学位含金量已下降,研究生招生资格是反映学科实力的最基本条件。
“研究生招生资格”意味着这所高校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具备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质,在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即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科研资源、浓厚的学术氛围、更高的平台,为你未来的发展铺路。
梳理一下,大致从以下从八个方面去看专业实力。
第一、专业所对应学科有研究生招生资格
一看专业所对应学科或相近学科有无重点实验室或人文社科基地,特别是国家级、科技部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属于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等,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原始创新能力的引领带动作用。
2003年前后科技部设立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计划,到目前,实验室数量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
青塔曾整理了24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补遗
从名称可以看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理工农医类学科,基本不涉及人文社科类学科。与之对应的人文社科类,可以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指1999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6所高等学校相继设立的15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院所)。一般说的人文社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二看专业对应学科是否是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含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有严格的评选条件,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扶持的学科,该学科一般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充分体现全国各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实力和水平。
国家重点学科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第一次评选工作是在1986-1987年,第二次评选工作是在2001-2002年,三次评选工作是在2006年。
国家重点学科共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其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只有172所院校(包括军校)有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评选目前被“双一流”学科建设取代了。
三看专业所对应学科是否入选“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2017年1月,第一轮“双一流建设”;2022年2月14日,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第二轮“双一流”有建设高校147所(包括军校)。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共331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我们理解其全部博士一级学科吧。
通常来说,“双一流”学科是学校的强势学科,但有些学校的“双一流”学科是自定,表明实力并没有达到标准,甚至有些学科受到警告,因而报读时务必谨慎。
四看专业所对应学科是否有博士、硕士授予权。专业所对学科是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判断专业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大部分二本院校均没有博士点。如果没有,则看是否有硕士授予权。如果博士和硕士点都没有,那么这个专业整体实力就很一般。目前有668所普通院校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其中426所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即便有博士学位授权,有博士一级学科和专业博士授权差别也比较大,学术博士和专业博士科研水平有差别。
高校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水平、师资、办学资源等又升一个台阶,这样的博士一级学科有3377个,涉及高校361所。
说明:以上博士点数统计不包括2023年度的。
目前,有366所高校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其中不全是博士权院校。这也是一个指标。
五看专业所对应学科评估结果或排序。教育部学科评估是官方发布的最权威的学科评估,目前已进行五轮,但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没公布,不过评估部分结果可以搜索到。如果没法查得,可以查看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中心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平均四年开展一次,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进行,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进行,第三轮评估于2012年进行,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进行,截至2022年完成了五轮。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以“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第四轮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第四轮学科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上榜(C-级及以上)院校有461所(包括军校)共5160个学科。
学科实力也可以参考一些教育机构的评估、排序,国内的有软科、校友会、武书连、易度、ABC等,国外的有QS、泰晤士、U.S. News、自然指数等。
第二、专业所对应学科无研究生招生资格
一看是否是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
教育部从2007年-2011年分七批在全国本科高校实际立项建设了339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涉及专业343个),涉及高校667所,一些老本科院校才有资格上榜,2010年及以后设置的本科院校无此项目。
二看专业是否是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指教育部为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
如果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通常代表这个专业在学校的地位与实力。教育部在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共批准1176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7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不完全统计,有1153所院校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818所高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以上个别院校名称、学位授权情况目前有变化
如果一所高校,连一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没有,那实力大打折扣。
三看专业排名。
官方一直没有所谓的专业排名或排序,比较有影响的专业排名有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校友会中国大学热门专业排行榜、易度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ABC中国大学专业排名、金平果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等,可信度都值得商榷,但可以参考。
当然,可以结合大学冠名中的关键字判断高校优势专业。从一所大学的名称,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大学本身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当然,部分院校因院校的合并、更名、升格等,从校名来说专业特色不明显了,也可以看院校历史发展,弄清该大学的前身,以前的“出身”便是保留下来的强势学科。
另外,以上指标有没有和有多少也有很大区别,即便是有,获得得早晚,获得的数量多少,实力差别也大。
以上图表信息大多仅列出数量,具体名单请上高校官网或互联网搜索,名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