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免死金牌的韩信为何还会被杀?吕后诱杀他是否是抗旨不尊

南城老街 2021-08-15 18:26:38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帝给他的大臣们宝物,其中最珍贵的东西之一就是免死金牌,这也是皇帝给他的大臣们的最高奖赏,通常只有那些功勋卓著的大臣才有幸得到它。

据传汉代张良为保韩信,诱汉高祖写下赦书,但愿以此保韩信不死:“见天不杀,见识不杀,见铁不杀。”

所谓“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 ,就是刘邦为了让韩信派兵,给了韩信一套“金牌”免于死亡。这段话出自明代小说《西汉传奇》 ,由于它是一部小说,其真实性值得商榷。

有没有可能刘邦真的答应了?

公元前203年,韩信平定了整个齐国。只要军队在韩信的指挥下,就像没有人的土地,然后韩信的野心逐渐扩大。是时,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但韩信迟迟没有营救,刘邦只等到了一封韩信的手札。

韩信在信中说:

意思是齐国比较坏,比较任性,在楚国的南边。如果没有王来守护,恐怕会出问题,所以我请求做代理国王。

公元刘邦看到这里,他非常生气,以为韩信会来救他,但是韩信还在趁火打劫,他想当国王。见刘邦云云,陈平、张良立时踩住了刘邦的脚,并劝道:

”现在汉军的处境很糟糕,最好让韩信稳定下来。简单地封他为齐国国王会更好

刘邦转念一想,同意了两位谋士的建议,然后对韩信的使者说:

“韩信既然安抚了齐国,他就应该是真正的齐王,作为代理王,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随后刘邦派张良拿上印绶,封爵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他的戎行防御楚军。

在这此中,为了安抚韩信,刘邦有可能会加之一些许诺,比如“见天不杀,见识不杀,见铁不杀”,来让韩信安心。

韩信做大以后,也想过独立为王,其部下谋士蒯通曾劝过他三分世界,项羽也曾派人奉劝他自立为王,但韩信都拒绝了。因为刘邦的仁慈,换句话说,没有刘邦韩信今天就不会在这里。

然而,韩信,总是在关键时刻阻止刘邦 ,留下最后的悲剧隐患。在垓下之围前夜,刘邦约韩信、彭越一起决斗项羽,在关头时辰,韩信、彭越却没有出兵,刘邦在固陵被项羽击败。

刘邦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但也无可何如,随后刘邦驳回张良的倡议,将大片封地给了韩信,垓下之围这才得以完成。为了夺取世界,很可能刘邦再次给了韩信一些所谓的承诺,比如“不杀,不杀,不杀铁”.

韩信合谋造反,被吕后注意到

在楚汉之争中,韩信多次激怒刘邦。所以双方的裂痕早就出现了,而韩信不是一个能做好本职工作的将军,刘邦也不是一个以德报怨的皇帝。

项羽失败以后,钟离昧投靠了韩信,韩信并无禀告刘邦,反而照单全收,这个庞大的隐患,韩信没有处理好,还差点背上谋反的帽子,随即被贬为淮阴侯。

韩信的军事天赋是无与伦比的,但他的政治才能却不够出众,在降级为淮阴侯后,他每天都变得闷闷不乐,叛逆不羁。韩信的规划很简单,让陈豨在外起兵,而韩信在都城做内应,间接倾覆刘邦政权。

暴动的风险是可以预见的,但是韩信被一个家奴出卖了吕后得知了韩信的叛乱,并且成立了一个联邦调查局来废黜韩信。

吕后杀害韩信的方式,可能没有违反任何规定

陈豨起兵造反,其时的刘邦不信任任何人,大多情况下都是御驾亲征,因而京城里只留下了吕后和太子。吕后本人临时拿不定主张,就将萧何找来一起经营,萧何作为韩信的保举人,自然对韩信了如指掌,很快两人想出一条妙计。

是时,刘邦去伐罪陈豨,吕后就冒充说得到新闻,陈豨曾经被平定,并约请群臣在宫内祝愿,糊里糊涂中韩信也来参加了。底本韩信因为不得志,始终告病在家,假如陈豨真的曾经失败,造反的规划就会泡汤,狐疑中韩信本不愿意进宫,但萧何却找到韩信,劝其进宫祝贺。

萧何是韩信的介绍人,也是“好朋友”。这个时候韩信真的来了。如果韩信身边有一个可靠的谋士,他就不会那么容易上当了。可惜韩信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成了瓮中之鳖。

史料记载:

“新进”,吕后年,让武士把信捆起来,切断了长乐中的房间。辛芳割断,说: ‘我后悔没有用‘蒯通’的计划,但是被儿女们欺骗了,不是天堂!’遂夷信三族。”

韩信一进宫就被捕了。吕后在工作中一直都是冷酷无情,不留后患。然后命刀斧将韩信绑在长乐宫钟室斩杀。

在长乐宫的钟室里,你看不到天空。如果你关上门,你就看不到地球了。如果你看不到熨斗,你可以蒙住韩信的眼睛,或者把它放进麻袋里。

当然,君王对臣子的承诺往往是不可靠的,就像朱元璋一样。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罪人,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建国第一罪人,六公爵当中,李善长居首,年俸禄四千石,并赐赉了李善长两张免死铁券。为了表示敬意,李善长将免死券挂在大厅上,也有炫耀之意。

然而到最后,李善长被牵连到胡卫勇案中,被贴上了叛乱的标签,死亡证明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一方面,朱元璋想杀人,即使违背诺言,也没人能阻止他。其次,《朱元璋》还规定,使用免死铁券应当排除谋反罪。换句话说,只要想杀人的人被控谋反,这个人就会死。

吕后杀韩信也是如此。长乐宫的钟房内,只有少数人能看到韩信杀人的全过程。即使吕后违背了“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作为统治者,也没有人能这样对待她。

刘邦返来以后,传闻韩信被杀,也只是简略应付了两句,不但没有惩罚吕后,也没有为韩信鸣冤。一方面吕后是他刘邦的权利继任者,另外一方面,刘邦早就想杀韩信,只是吕后帮他做了,仅此罢了。

最悲惨的是一代烈将韩信之死,真可谓是一个知己成败,两个女人的生死存亡!

0 阅读:18

南城老街

简介: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