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因一封"密函"与毛主席产生嫌隙,去世后李先念护其声誉

雨后彩虹之约 2024-12-18 19:09:32

红军长征期间,因为一封突发的秘密电报,在军中极有威望的陈昌浩和毛主席产生了嫌隙。

这封秘密电报的真相,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

许多年过去,陈昌浩一直郁郁寡欢。而直到他去世,一些陈年旧事才逐渐浮出水面,李先念也捍卫了他的声誉。

那封秘密电报究竟牵涉到哪些方面?陈昌浩又有怎样的人生走向?

陈昌浩这一生,有两次前往苏联的经历,不过在两次动身时,他的心境却是截然不同。

他第一次去苏联,那是在上世纪20年代。

当时革命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他受到党组织的派遣,前往苏联学习更加丰富的革命经验。

苏联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的国家,在这个充满了红色文化的国度,陈昌浩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随时准备接受组织的号召返回国内,继续为中国革命贡献力量。

那时候的陈昌浩十分年轻,充满志向,对未来同样也是满怀希望。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大有可为,也立志要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名字和光辉。

但是第二次前往苏联时,他却成了个郁郁不得志的男人,经常表现出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好像全身的精气神都被抽干。

前后两次的截然不同的对比,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与他的内心感受已经截然不同。

在接二连三经历人生中巨大的打击之后,去苏联已经成了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暂时从噩梦中抽离出来的一种手段。

其实在陈昌浩第一次从苏联回国后,一直到红军长征之前,他的人生都没有发生重大的变数。

作为红四方面军说得上话的指挥者,他用真才实学赢得了军中战友们的尊重,也巩固了自己的职位。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之后,中央方面被迫开启长征,此时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处于分离状态。

一直到1935年,双方才在四川茂县会师。

这个时候,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兵力悬殊相对较大。

红四方面军有相对稳定的根据地,一边打游击,一边搞生产建设,军队人数也在不断扩充到1935年已经有8万人左右。

而相比之下,中央红军从苏区一路辗转奔波,路上不仅要接受自然环境的考验,还得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人数在不断减少,甚至还不足1万人。

从军队规模来看,红四方面军肯定要更胜一筹。但是从政治地位来看,中央红军毕竟隶属于中央指挥,党中央的话语权还是相对较大。

这种割裂的现象,就造成了后续双方发生矛盾的情况。

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对红军长征路线早就已经做好了规划,他们计划从四川一路向北行进,最后落脚到陕西一带。

考虑到国民党反动派在南方的部署相对严密,毛主席认为,红军北上面临的压力会更小,也更容易站稳脚跟,然后才能腾出手,好好和反动派打擂台。

但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对这一看法却无法认同。

抛开个人情绪的因素,他认为,红军向南走,远比向北走更加妥当。

他的想法相对比较激进,没有准确认识到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情况,所以显然太过理想化,不太切合实际。

况且,个人情绪这种因素,还不能完全抛开。

这位总指挥仗着自己手底下有几万人的兵力,并没有把只有几千人的中央红军放在眼里,也不想听从毛主席的建议,哪怕这建议十分合理。

有理有据也好,无理无据也好,他就是想和毛主席叫板,就算没有任何理由,他也要这样做。

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总指挥自然要把红四方面军完全掌握在手中。

他虽然总揽大权,但要完成与中央红军叫板的任务,还得争取更多的支持。

于是他私下给负责政治工作的陈昌浩发了一封电报,目的当然是让陈昌浩出面,继续和中央红军交涉。

问题就出在这封秘密电报上,根据一些老同志的回忆所说,在陈昌浩还没有收到这封电报的时候,叶剑英元帅就成功将电报截获,并且送给了毛主席过目。

红四方面军的小算盘已经打的这么响,毛主席作为党中央领导人,心里自然会不痛快。

于是有学者认为,这件事情让陈昌浩和毛主席产生了嫌隙,为陈昌浩此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其实针对这一核心事件,后世主要产生了两大争议。

有一部分人认为,秘密电报究竟是否属实,这还是个疑问,不能完全下定论。

徐向前元帅当时在红四方面军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工作,据他所说,他并没有亲眼见到过这封电报。

叶剑英元帅作为截获电报的人后来一直不愿对这件事多谈,只要有人提起就轻轻接过。

但是在陈昌浩自己的回忆录和一些回忆文章当中,观众又隐约能够看到关于秘密电报的隐晦描述。

信息传递的不充分,导致后世之人对于当年的真相充满了遐想。至于第二个争议,就是陈昌浩到底有没有收到这封电报。

从电报内容来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只是想争取他的力量和拥护,并没有直接给他下达任务,他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关于秘密电报这回事,到今天一直都是众说纷纭。

虽然这事儿让陈昌浩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还不至于逼得他第二次远走苏联。

真正让他灰心丧气的,是后来发生的西路军向西讨伐马家军的战役。

西路军的西征,在红军军史上可以说是相当惨烈。

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熬过了不知道多少难关,一路奔赴西北战场,却在和马家军的交战中遇到了浩劫,最后西路军的幸存人数也就只有400多人。

那些牺牲的战士们,都曾经是陈昌浩朝夕相对的战友。

他们可能一起推过沙盘,一起喝过酒,一起谈天说地,一起仰望过星空。

但一场战役的爆发,让他们生死相隔,陈昌浩还活着,内心却承受着无比的煎熬。

他不断的把西路军西征失败的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外界的一些舆论也让他深受困扰。

这种递增的负面情绪让他几乎崩溃,所以他只能选择去苏联,这一次不再是志得意满,而是逃避,是自我疗伤。

此后的光阴里,陈昌浩就像自我凌迟一样,不断逼迫自己回忆西路军西征的众多细节。

一直到1949年回国工作,以及1967年去世,他都没有放过自己。

好在时间一定会给出答案,1978年,一位档案研究员在整理红军长征资料时,收集到了不少有关西路军的历史文献和第一手史料。

他认为事关重大,当即报告中央,李先念对此事高度重视。

在充分分析了最为真实的历史资料之后,李先念终于得出了有关西路军西征失败最大的原因。

敌我双方的兵力悬殊,西北环境的残酷和恶劣,马家军对初来乍到的西路军的迫害,这些都是无法忽视的客观因素。

陈昌浩之前承受的一些骂名,背过的一些锅,本不该他来背。

在李先念的推动和维护之下,陈昌浩的声誉得以恢复。

只是,陈年旧事已经变成了历史,当事人也已经离开了人世,遗憾终究也还是会成为遗憾。

参考资料:

1、陈昌浩与西路军——西路军人物论之二:《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48-51,共4页

2、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的跌宕人生——《同舟共进》 2009年第7期42-46,共5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