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士兵从甄官井中捞起传国玉玺后,那个心系社稷,胸怀天下的孙坚变了。
毕竟,也没人规定皇位就得姓刘的来坐。凭什么孙氏就不能过一把皇帝瘾?
然而孙坚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其实早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不久后,袁术与刘表交恶,派孙坚征讨荆州。
战斗中,孙坚大破刘表部将黄祖,好不风光。
这一高兴,他便单骑追击。
结果阴沟里翻船,被对面用暗箭射杀。
确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他孙坚,命还不够硬,非真命天子。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孙坚私吞传国玺,交由妻子吴夫人保管,袁术早就知道。
得知孙坚战死,袁术便拘禁吴夫人,抢走了传国玺。
当然,袁术也不是真命天子。
但这会儿的袁术还是很风光的。既有出身,又有地盘。
孙氏有啥?没出身,没地盘。充其量只是袁术的打手。
况且,他们的大哥大还归西了。
孙坚死后,孙氏一族群龙无首。
虽说孙策此时已有17岁,勉强可以主事。
诸如程普、黄盖、韩当、朱治等公司骨干,也对孙策相依相随。
不过,孙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让孙策在家乡为父亲守孝。
这么安排,合情合理。
父亲死了,儿子需要守孝。
更重要的是,孙策和孙坚一样,骁勇而轻率。
如果直接让他接手,但凡输一把,那就是满盘皆输。
相比之下,孙坚的侄子孙贲自幼丧父,童年丧母。还是孩子时,孙贲就已经带着亲弟弟孙辅在社会上闯荡。
这样的经历显然更适合在逆境中求生存。
至于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将来再说吧。
现阶段首先要考虑怎么在乱世中活下来。
事实证明,让孙贲过渡的决定没错。
孙贲将孙坚的灵柩送到曲阿后,率众投奔袁术,保存了实力。
待初平四年(193年),孙策守孝结束,找到袁术,表示想建功立业时,几乎是完好无损地接受了孙坚留下的资源。
乱世之中,一支队伍长期缺乏主心骨,却能保证凝聚力。难能可贵。
接下来的几年,孙策整合旧部,带着舅舅吴景、堂哥孙贲等人,南渡江东,打下一片根据地。
有了地盘,孙氏终于不用再做别人的枪。
时间来到建安五年(200年),这年年初,孙策大败黄祖,揍得杀父仇人仅以身免。
回军后,孙策陈兵于长江南岸,打算趁官渡大战,亲率一军袭击许都,迎取汉献帝。
结果计划还没实施,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时,遭遇刺杀,面颊中箭,一如其父当年。
重伤之下,孙策深刻体会了族中长辈们当年为何会选择孙贲。
一方面,尽管有了地盘,可江东豪强林立。并不服孙策。
东吴史书为了拔高孙坚,称其“世仕吴”。
但实际上,孙坚的出身很低,其与严白虎那种山贼出身、拥兵万余人的地方黑社会头目并无本质区别。
只不过,孙坚没有对抗朝廷,又在天下大乱之时,抓住机遇,带着“好事少年”,也就是一帮社会闲散人员协助朝廷平定叛乱,成功上岸。
之后,董卓祸乱朝廷,孙坚与袁术合作,收复洛阳,成为了天下皆知的乱世英雄。
可说到底,孙氏只是江东一个偏远小县的寒门豪族。
那些真正的江东豪强,连袁术都不待见,又岂会屈居于孙氏之下?
因此,江东豪强时不时与外部势力勾结,企图推翻孙策。
孙策没招,只能对反对派进行物理超度!
可地头蛇们树大根深,一时之间根本杀不完。
孙策遇刺,就是这帮人精心组织的一次反扑。
另一方面,孙氏族内也存在矛盾。
孙策是扬州人,根据“三互法”的籍贯回避政策,他无法担任扬州刺史。更不谈担任扬州牧了。
这导致孙策只是会稽太守,而他的舅舅吴景、堂哥孙贲、堂弟孙辅,分别为丹杨、豫章、庐陵太守。
也就是说,孙氏在江东各为太守之位,平起平坐。孙策名为江东之主,实际只是孙氏宗亲集团的盟主。他能号令孙氏一族,完全是因为能力强。
一旦大家认为孙策不足以再担当领导人,或是孙策死后,新领导人无法服众,孙氏大概率会树倒猢狲散。
在这种情况下,孙策必须要选一个相对稳妥的继承人,外防豪强,内抑宗亲,巩固既有地盘。
至于偷袭许昌、逐鹿中原,拉倒吧。
那把基业交给谁呢?
孙策当时有个儿子,名曰孙绍。
但孙绍太小了,根据孙策的年龄推断,此时顶多才七八岁。
毛都没长齐,自然不可能服众。
思来想去,孙策决定将基业托付给18岁的孙权。
同时,孙策又对张昭说:如果孙权可辅,你就辅佐他。不可辅,君便自取之。如果局面坏到连你张昭都控制不住了,那就“缓步西归”吧。
这个"缓步西归"的具体含义,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渡江北走,也有人认为是归顺曹老板控制下的东汉朝廷。
无论怎么解释,结果都趋同——即一旦局面失控,孙坚的后人就离开江东,权力和地盘,都不要了,争取保住祖宗香火。
张昭觉得不可,便推举了孙策、孙权的三弟孙翊。
这位仁兄性格暴躁,喜怒快意都写在脸上,活脱脱的立地太岁,性格颇似孙策。
张昭推举孙翊,就是觉得他像孙策。
不过孙策很清楚,老三像自己一样骁悍果烈。也像自己一样轻而无备。
说不定哪天就像自己一样,莫名其妙归西了。
而孙权虽说偶尔也喜欢冒险。比如有一次外出打猎,孙权与老虎近距离搏斗,坐骑为虎所伤,差点把张昭吓死。
但孙权不会动不动就冲锋在前。
毕竟他也没有冲锋陷阵的本事。
孙权接班不久,孙坚幼弟孙静之子孙暠,果然就心生歹念,意图夺权。
后来,孙辅担心孙权无力保守江东,便暗中与曹操往来,做了二五仔。
就连孙贲也曾一度存有二心,打算向曹操献质。
至于孙翊,则是一如既往的暴躁,结果得罪了地头蛇。在一次宴会后,遇刺身亡。
而孙权自从接班后,一面压制族中的不安定分子,一面招揽鲁肃等人才,发展生产。并在关键时刻,力排众议,对抗曹操,打赢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初步形成。可谓四平八稳。
用孙策临死前,对孙权所言进行评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不仅完成了兄长孙策的遗愿,后来还凭借超长的待机时间,登基称帝。实现了父亲孙坚的梦想。
很显然,无论孙权后来做的那些事,被人如何诟病,他都是一个能稳住危局的继承人。
孙策没有看走眼。
泉下有知,孙策应该会很欣慰。
不过,孙权对孙策的感情却非常拧巴。
孙策的三个女儿,孙权都视若己出,甚至比自己亲闺女还亲。享尽荣华富贵。
可对于孙策和孙绍,孙权差点意思,只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绍为吴侯(后改为上虞侯)。
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权都在东吴内部实行去孙策化政策。
以此强调只有自己才是真命天子。孙氏内部只有自己这一脉才是东吴的合法统治者,其他人都不合法。
当然,孙权这么做,有其合理性。
毕竟女儿没有继承权。而从法理上来说,孙绍是孙策的合法继承人,有资格继承孙策的一切,包括东吴之主的位置。
一旦将来孙权去世,又有人支持孙绍接班,无论孙绍有没有意愿,东吴都会祸起萧墙。
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隐患,孙权就必须竭力弱化孙策的存在感。并以一种有借有还的姿态,告诉孙绍:你爹当年是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册封吴侯,我也给你封吴侯。我们叔侄两不相欠,你就别想封王了。
客观来说,孙权的处置很高明。
在保住自己这一脉地位的同时,还让孙绍远离权力斗争。保证孙策后代延绵不绝。
毕竟,孙策就这么一个儿子。孙权还是不想让大哥绝后的。
但孙权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孙子之中,会冒出一个家族清理大师。
东吴永安七年(264年),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继位。
刚登基时,孙皓一副贤君模样。
然而没过几个月,便原形毕露,滥杀无辜,迫害同宗。
建衡二年(270年),孙皓因左夫人王氏之死,过度悲伤,几个月闭门不出。
皇帝不见踪影,民间立时便谣言满天飞。
有人说孙皓早就死了,现在的皇帝已被外戚何氏掉包。
还有人说孙权第五子孙奋、孙绍之子孙奉,其中一个会夺回皇位。
此时,孙绍已病故,孙奉承袭父亲爵位,成为孙策的合法继承人。
孙皓见此情形,怒从心上起,将孙奋、孙绍诛杀。
想当初,孙策让孙权做第一把“锁”,让张昭做第二把“锁”。确保年幼的孙绍不至于死在乱世之中。
结果孙绍确实是善终,但孙策终究还是断子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