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欣赏

春翠的文化 2024-12-13 18:59:03

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简称国博,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 ,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

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建筑保留了原有老建筑西、北、南建筑立面,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展厅48个,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2012年11月0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0年10月3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21年底,据《2020年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博物馆排名全球第二。

1、鹰形陶鼎

新石器,仰韶文化,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1958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出土。鹰形陶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仰韶文化以精美彩陶而著称,鹰形陶鼎的问世表明此时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鹰形陶鼎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与其共出的物品还有十多件骨匕、数件石丰、石芹及一批生活器皿等。石圭、骨匕等物品通常作为礼器来使用。鹰鼎与它们放置于同一墓内,形式与众不同,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2、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出土。彩绘陶缸属于仰韶文化会棺葬具,因在河南伊川附近出土较多,故又被称为“伊川缸”。它主要作为成人葬具来使用。普通伊川缸大多造型简单,素朴无彩。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不但施彩,而且构图复杂,在题材选择与画面构思上都强调了图案自身的独立性。

一般认为此陶缸应该是氏族首领的葬具。白鹳应是首领本人所属氏族的图腾,鱼则是敌对氏族的图腾。石斧是权力的标志,是首领所用实物的写真。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鱼氏族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将这些事迹寓于图画当中,记豪在首领本人的瓮棺上,通过图腾形象与御用武器的顶级组合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以纪念首领的英雄业绩。

3、船形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长24.8厘米,高15.6厘米。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此船形彩陶壶为盈水器,属于随身携带的水壶类物品。壶身形似萎角,顶部有杯状口,两个圆环形器耳分列于两侧肩部。在壶口下方、器耳之间的壶体侧面以黑彩绘制网格纹,网格的两侧还有鱼鳍状的三角形纹饰等。陶壶造型由仰韶文化常见的小口尖底瓶转化而来,基本是将纵向的瓶身横置并档加变形,将瓶口移到壶身的中央,再将本位于瓶身两侧的对称双耳移到壶身的肩部而成。陶壶两端如船形上扬,尤其是壶身装饰网纹,极似从河里收网捕鱼或者捕鱼结束将网搭在船边晾晒的情景,从造型设计到装饰纹样,都让人联想到渔船、渔网、捕鱼活动等水上生活场面。

4、裸体浮雕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高33.4厘米,口径9.2厘米。1974年,在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一带征集所得,是当地村民王英琪在柳湾附近山坡上放羊时发现。此件彩陶壶,为泥质红陶,小口鼓腹,口沿外翻。鼓腹两侧靠下部位,各有一只环耳。器身靠上位置,有一个堆塑的裸体全身人像,五官具备,并涂以黑彩。除了浮雕人像,还有黑彩图案。人像大腿两侧有蛙纹,人像相对一侧也是蛙纹。人像左右两侧则是圆圈纹和网纹。此件彩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上面堆塑的裸体人像,是彩陶器上首次发现这种浮雕人体全身像。

5、红山玉龙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高26厘米。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出士。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关于龙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至于龙首则有来自马首、牛首或猪首之说。这件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2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6、后母戊青铜方鼎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后母戊”青铜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7、妇好鸮尊

商妇好青铜鸮(xiao)尊,是商代晚期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妇好鸮尊,器身铭文“妇好”,造型生动传神,整体作站立鸮形,两足与下垂尾部构成三个稳定支撑点,构思奇巧。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花纹绚丽 。

8、四羊方尊

商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千克,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商四羊青铜方尊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9、“子龙”青铜鼎

商子龙鼎通高103厘米,鼎宽37厘米,腹深43厘米,保存品相完整,造型雄伟,器身饱满,体型硕大,是已发现的所有商代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一件,同时也是迄今所知带有“龙”字的最早青铜器。高出鼎身22厘米的双耳,为整个大鼎增添了威严的气势。器颈部和三足的兽面纹饰雄浑庄重,显示出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技术。

作为中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瑰宝,子龙鼎与最大的方鼎——司母戊鼎相映成辉,一圆一方,堪称青铜国宝中的绝世双璧。2013年8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0、三星堆青铜面具

1987年四川广汉南兴镇三星堆遗址出土,通高85.4厘米,宽78厘米。长方形脸,眉毛长刀型,双目呈柱状前伸,达9厘米长,两耳似戈,向两侧展开。鼻子挺而阔,嘴阔至耳根处,中间一层似舌,嘴角上翘呈微笑状。鼻梁上方还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欲腾飞的夔龙。夔龙头端与兽面鼻梁衔接,夔龙身、尾高高竖起,与兽面具形成整体造型成为纵目大头面的夔龙,夔龙尾内卷,刀状羽翅。

11、利簋

利簋(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今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周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12、西周大盂鼎

大盂鼎(Great Yu Tripod),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金属炊器,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一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礼村 。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鼎”是古代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是古代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大盂鼎高102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3、“虢季子白”青铜盘

虢季子白盘(Ji Zibai Plate of the Guo State),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是一件用以记功、记事,流传给子孙后代的祭祀礼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

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14、金缕玉柙

西汉时期,1973年出土于河北定县八角廊村。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

15、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西汉,高34.1厘米,长58.1厘米。1963年陕西省兴平县出士。此尊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四腿短粗,皮厚而多皱,两角尖锐,双眼镶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来盛酒。尊背有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犀牛口右侧有一圆管状的“流”。通体饰细如游丝的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华美无比。堪称汉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16、青瓷羊形烛台

晋.东晋,长17厘米,高14.7厘米。1976年江苏镇江出土。青瓷羊呈昂首跪卧姿态,全身施晶莹的青色釉,在羊的头部和身上点缀着几处褐色的斑点。羊头顶部的圆孔用于插放蜡烛。

褐色点彩是两晋南朝时期出现的瓷器装饰技法,它是将褐彩涂绘在瓷器的胎体上,然后罩上青釉,再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点彩的面积不是很大,有的是在器物的口沿、肩和器盖盖面上加数点褐彩;有的是在器物的肩腹部用褐色点彩组成各种图案;还有的是在动物的重点部位点缀褐色斑点。这种不规则地加点褐色彩斑的装饰技法,打破了青釉单一的色调,使瓷的色彩显得更加活泼。褐色点彩是我国釉下彩瓷的初期形式,在瓷器装饰技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后来的釉下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

17、马头鹿角形金步摇

南北朝•北朝,高16.2厘米,重約70克,1981年内蒙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步摇的基座为马头形,马头上分出呈鹿角形的枝杈,每根枝杈梢头卷成小环,环上悬一片金叶。马头和鹿角形枝权上镶嵌珠饰。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之一,它多用金玉等材料制作,呈树枝形状,制作考究的则在树枝上缀有花鸟离兽等装饰物。当佩戴者行走时,饰物随着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因此得名“步摇”。

18、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为西汉时期铜器,于1956年,出土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遗址M12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通高51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出土时器内贮贝300余枚,上铸圆雕立体人物127人(残缺者未计入),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2013年8月19日,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

19、击鼓说唱俑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为东汉明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头上戴帻,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被称为“汉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属国家一级文物。

20、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也称为唐代骑驼乐舞三彩俑,唐代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在一峰铺着花毯的骆驼背上,塑有5位胡人乐俑,左右两侧各坐着两个,神情专注地演奏胡乐,表现的是流行于唐代开元(713年—741年)、天宝时期(742年—756年)的“胡部新声”即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 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骆驼和乐舞俑独立塑成,然后组装,复杂又严谨。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 2013年8月19日,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

21、哥窑鱼耳瓷炉

宋•南宋,高8.8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9.2厘米。此炉为哥窑仿古器,口微侈,束颈,鱼形耳,鼓腹,圈足,通体米黄色,釉色柔和润泽,上布满开片,金丝铁线。传世哥窑瓷器为数不多,多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院及海外。造型有各式瓶、炉、洗、盘、碗和罐,三足鼎、鱼耳炉、乳钉五足炉、双耳乳足炉、觯式瓶、胆式瓶及折腰盘等是其中典型的南宋器物。

22、溪山雨意图卷

元(公元1269年—1355年),黄公望绘,横217.5厘米,纵30厘米。此画运用中国绘画传统的散点透视技法“三远法”中的“平远法”,描绘了笼罩在烟雨中的的江南山水,近景是沙坡草石和松林,远景主要是用披麻皴法画出的山景,间有茅舍杂树。

这幅画的创作者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一峰等,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生于南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死于至正十五(1355年)前后。他曾经担任御史台的吏员,后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出家为全真道士,浪迹江南,寄情山水之间。黄公望学问渊博,书法、诗词、散曲都很有造诣,其中最著名的还是画艺,尤其擅长山水。后人则将他和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季四大家”,在绘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对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3、孝端皇后凤冠

明朝万历年间,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1957年出土于北京明定陵地宫。重2320克。前部饰有九条金龙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该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15块,珍珠4414颗。该冠被列进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24、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高31.3厘米、口径25.1厘米。这件瓷尊是景德镇御窑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敞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内敛,肩颈之间雕贴一对白色的展翅剪尾燕子作为耳。外壁施霁青色釉,以金彩绘蕉叶、缠枝花卉等纹饰,近足部饰粉彩仰莲纹及联珠纹。外底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不幸的是,圆明园这一世界名园连同海晏堂于公元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最终论为一片废墟。当年海晏堂内的实情实景后人已无从得见,这件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也因此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2 阅读:354
评论列表
  • 2024-12-17 18:37

    有些文物是商前的说明夏是存在的

春翠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