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糖尿病治疗的“老将”与认知功能的“新挑战”

沛芹康康 2024-02-15 19:30:57

二甲双胍,这个名字在医学界,尤其是糖尿病领域,可谓是如雷贯耳。作为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因其出色的降糖效果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而备受瞩目。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这位“老将”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似乎与心血管保护、减少超重/肥胖、改善血脂代谢等多个领域都息息相关,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D)的潜力候选药物。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二甲双胍的辉煌历程。自1957年被正式运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以来,二甲双胍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5亿的使用者,可以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来降低血糖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发现二甲双胍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二甲双胍被视为一种强效的胰岛素增敏剂,能够通过激活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来发挥多种新的生理作用。这其中包括保护心血管、改善血脂代谢、降低部分肿瘤风险等。更令人兴奋的是,由于二甲双胍能够影响胰岛素抵抗这一与AD共通的病理机制,它一度被视为治疗AD的“神药”。

然而,最新的研究却给这一乐观前景带来了挑战。科学家们发现,在年轻小鼠中,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能够增强注意力、抑制控制和联想学习能力。但这一“神效”在老年小鼠中却出现了反转。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老年小鼠出现了记忆保持力和辨别学习能力受损的情况,尤其是在本身患有AD的小鼠中更为明显。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二甲双胍对AMPK的影响有关。在AD小鼠中,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海马区AMPKα1-亚基的上调,进而加剧AD病理。此外,二甲双胍还可能增加Aβ寡聚体以及Aβ斑块的水平,加重tau蛋白的磷酸化,从而进一步损害认知功能。

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在使用二甲双胍时需要更加谨慎。虽然它在治疗II型糖尿病方面表现出色,但对于老年人和AD患者来说,长期服用可能会带来认知障碍的风险。因此,在决定是否使用二甲双胍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其他潜在的风险因素。

总的来说,二甲双胍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II型糖尿病的药物,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它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各种疾病,让人类拥有更加健康的未来。

0 阅读:37

沛芹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