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二周收到了漫步者DreamPods蓝牙耳机,其实之前就在关注漫步者的这款耳机了,这次漫步者DreamPods蓝牙耳机搭载有EdiCall通话降噪技术,而EdiCall通话降噪技术可以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嘈杂场景中通话的痛点,用更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不论身处在怎样的环境都可以如私人办公室一样清晰对话。那么这次二周也是收到了这款漫步者DreamPods,趁着这次机会也来体验一下
外观设计
二周这次拿到的是红色版本的漫步者DreamPods蓝牙耳机,首先产品外包装采用了与机身相同颜色的红色,在整个盒面也是全部采用红色为主题,与机身颜色相对应。在配件方面,漫步者DreamPods蓝牙耳机搭配了一根type-c口的数据线以及防尘袋,防尘袋真的很好用,把耳机放进绒布袋中可以避免被钥匙之类的物体刮伤,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EdiCall通话降噪技术
说完外观,不多废话直接来讲这次漫步者DreamPods蓝牙耳机的重点,也就是EdiCall技术,看到这里的小伙伴肯定还记得,前面讲过EdiCall是通话降噪技术,这是一种新的降噪解决方案,传统的通话方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骨传导拾音和气导麦克风拾音,先来讲一下这两种技术的原理,可以更直观理解EdiCall通话降噪技术
首先骨传导拾音原理是,说话时口腔内部振动发声,并通过口腔骨骼把这个振动的声音传给耳机上的语音加速传感器,从而收集到说话声。优点是100%的是有用的语音,几乎没有任何噪声;缺点是通过骨头传播,有用的声音也损失了很多,不够完整,只是一些低频部分的声音。
而气导麦克风拾音原理:就是通常理解的麦克风拾音,这个是从嘴巴端拾取的声音。优点是接收的声音更完整,高中低频都有,更保真;缺点是不光接收的从嘴巴发出的声音,把外界的环境噪声也接收了一起传给耳机。
EdiCall原理:通话时语音分别通过贴着口腔骨骼的语音加速传感器(即骨传导拾音)和靠近嘴巴的气导麦克风传给耳机,通过耳机里的人工智能算法,把这两路声音进行提取对比,把相同的部分进行识别和声音加强,把不同的部分进行优化和降噪等一系列智能处理得到清晰的,几乎没有外界环境声的声音。而漫步者把这种通话过程中具有良好通话体验的效果定义为EdiCall ,并进行了商标注册。
如果从降噪原理性上看,EdiCall降噪技术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纯的气传导降噪耳机,所以二周也准备了AirPods Pro进行对比,在环境噪音嘈杂的路边公交站分别进行通话测试,AirPods Pro能够实现部分的降噪效果,在通话中并没有非常完美,在与对方通话中不乏掺杂着一些汽车噪音与鸣笛声,但体验并没有达到完美的水平。
而在使用漫步者DreamPods时几乎对外界噪音无明显感知,无论从降噪原理还是实际使用体验都有着不错的降噪表现。
音质体验
说到耳机,音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漫步者DreamPods蓝牙耳机采用了13mm的液晶高分子复合振膜,可以带来更出色的解析力和声音表现力,DreamPods在音质方面无需担心,在使用当中有三频层次清晰,低频弹性十足又富有质感,中高频通透清亮,展示了漫步者的调校能力。
在连接方面蓝牙5.0芯片提供了更加稳定又抗干扰能力,在像办公室、机场、车站这样人流密集的场所中,这样稳定的能力真的很难得。在续航方面,漫步者DreamPods蓝牙耳机搭载了低功耗的蓝牙芯片,整体续航可以达到了24小时,如果按照每天3小时计算,更通俗的讲,一星期只需要充一次电就可以保证正常使用。
同时还可以敲击操作暂停/播放/上一曲/下一曲/接听/挂断/音量加/音量减/唤醒语音助手,当然需要借助软件设置才可以,并且可以真正智能主从切换,左右耳任意使用
最后,早买早享受,其实在这么长时间使用以来,漫步者DreamPods蓝牙耳机的性价比非常高,音质低频下潜有力中频中肯高频人声清晰,而且外观设计非常简约,在这个价位里真的很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