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接触到的钱币当中,长城是出镜频率最高的题材之一,比如说央行曾于2002年10月25日发行过一组遗产纪念币,其中一枚就是以长城为题材,再比如八十年代央行曾经发行过一系列以长城为题材的流通硬币。还有很多纸币上也曾经多次出现过长城图案,不胜枚举。

长城纪念币
北漂十多年,我曾经至少六次登上长城,不过那时候年轻识浅,每一次从长城下来,都感觉45元的门票白花了,正所谓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真遗憾,其实长城就是一堵墙,那么长城的意义何在,古人为什么一定要在群山峻林之间修一堵墙呢。

长城硬币
前段时间在抖音上看到一位大学教授讲解长城存在的意义,我突然豁然开朗,原来古人劳民伤财修筑一堵墙,其实是两种文明冲突的结果。对于汉人来说,这其实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我们学习中国的货币史不难发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发行的货币,虽然也使用外圆内方的形制,包括面文字体也大都是汉字,不过总体看比较粗犷和古拙,这其实比较符合游猎民族的风格,而南方主要以农耕文明为主,文化元素更加细腻和多元化。两种文明的分界线就是长城。

元代至正通宝
长城是2000多年来,两种文明从长期冲突到融合的符号,雄才大略的北魏孝文帝一生致力于民族大融合,殊不知这不是一两代人可以完成的事业,从汉朝到满清入主中原,几乎所有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都试图通过武力征服汉人,而最终只有元蒙和满清达到了目标,不过我们现在回头看你身边的蒙古人和满人,他们基本上不会说自己的语言,不会书写自己的文字。你觉得农耕文明和游猎文明哪个更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