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到辽金时期的灿烂辉煌,再历经金元明清的交替变化,赤峰的历史沉淀极为深厚,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去感受和探究。
赤峰,作为中华玉龙之乡,源于红山文化。六千年前,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上,人类和自然紧密相依,红山文化的玉器声名远扬。特别是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出土的碧玉 C 型龙,被赞为“中华第一龙”,影响极为深远,华夏银行的 LOGO 便是依据它精心打造的。
当我们端详着这些远古先民留下的器物时,就好像能跨越时空,感受到他们纯真的内心。在那个久远且纯净的时期,他们用毫无杂念的双手,打造出了这些蕴含着信仰和生活的珍宝。虽说几万年前的风已然止息,但这些文物仍旧静静地矗立着,似乎还留存着风中的韵味,向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时光。
【01】
步入赤峰市博物馆,最先看到的“日出红山”展厅,把我们带回到红山文化的昌盛年代。随后,“古韵青铜”展厅又带着我们走进了青铜时代的奇妙天地。啥是青铜时代?就是打造和运用青铜器的那个时代。在赤峰地域,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分布着近百处人类居住的遗址,从商末周初一直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时期,我们目睹了从地穴变为房屋、从彩陶变成彩绘、从环壕成为城墙的转变,一个能和夏商文明相较的辽西地区方国文明,就这样在历史的迷雾里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
“契丹华韵”展厅向我们呈现了契丹人创建的辽朝的豪迈气象。直到现在,在俄罗斯以及中亚部分国家的文字里,对中国的称呼经音译后,竟然和“契丹”的读音颇为相近。辽朝,是和北宋相互抗衡的王朝,有着辽阔的疆土以及辉煌的文明,像杨家将的故事、澶渊之盟等知名的历史事件均在这一时期出现。辽朝施行五京制度,上京与中京都处在赤峰区域内,让赤峰变成了辽朝文化的关键核心区域。
这儿发掘出了许多辽代的文物,契丹人具备独有的文字、风俗以及文化艺术,工商、冶铁、手工业发展得昌盛繁荣,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自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立辽朝,至公元1309年契丹人所建的最后一个王朝钦察汗国消亡,契丹人的王朝存续了足有402年的时间。望着这些文物,我们不由得畅想当年耶律阿保机挥剑定都上京的壮阔,也对其子孙将王朝延续下去的坚毅心生感慨。
最后一个展厅名为“合通一家”,这儿陈列着金朝、元朝、明朝以及清朝时期的各类文物。此展区将金朝的英勇、元朝的广袤、明清的昌盛逐一展现了出来。以蒙古族作为主体的北方民族于赤峰草原缔造出了富有浓厚民族韵味与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珍宝着实需要我们悉心去领会和传承。
【02】
走进这四个展厅,就好像踏入了一条跨越千年的时光通道,感受到了赤峰历史的宏大壮阔。参观完后,在回去的途中,一块儿的朋友问道:“博物馆里摆的是文物,文物又是历史的见证,那你为啥这么喜欢历史呢?” 事实上,不光这位朋友有这样的疑问,好多人都有同样的问题,学历史到底有啥益处呢?
咱可以琢磨琢磨,要是一个人记性不好,那生活得乱成啥样?做了饭不记得关煤气,出个门钥匙忘拿了,电话号码也记不住,上司安排的工作一扭头就忘了,昨天的事到今天就没印象了,这日子肯定过得一塌糊涂。对个人来说,生活就好比对国家而言的历史,这俩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要是我们不认真学历史,那就好像一个国家没了记忆似的,过去那些用鲜血和眼泪换来的惨痛经验会慢慢被时间掩盖,前辈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好传统也找不着了,能让民族不断前进的那种高尚精神就更没法发扬了。
外国人研究历史的时候,往往会很尴尬,原因是他们国家的历史很短,像白驹过隙一样,而且留下来的史料也特别少,能探究的范围和深度都很有限。再看中国,历史特别悠久,就像一条不停流淌的大河,从古到今,同时还有大量的史料,这虽然给学术研究提供了特别好的条件,但也让研究者有了“幸福的困扰”——怎样从这么多的信息里找出最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他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03】
咱就说赤峰博物馆吧,要是想把里头的文物和历史整明白,没个三五天时间那根本不行。先不说从夏商那会儿就有史官记载历史了,光是那一套二十四史,就够人头疼的了,更别提民间编写的那些野史了。
不少人一开始还操心内容会没了的事儿,其实这担心完全没必要。历史就像一条没边没沿的长河,咱了解到的只是一小点点,往后还有大把的历史线索等咱去整明白,还有好多历史的实情等咱去搞清楚呢。
我们会到游乐场畅快地玩耍,也会去图书馆勤奋地汲取知识,不过要记得,我们还得多去博物馆逛一逛、瞧一瞧。在那儿,我们可以切实体会到岁月积累的文明,感受历史的凝重与深沉。咱们要做历史的守护人和传承者,从历史的洪流中获取智慧与力量,一起谱写咱们这个时代的灿烂篇章,使像赤峰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故事得以长久流传,让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