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医学巨著,集汉以前医学之大成。它的成书标志着我国古老的医学体系,由单纯的医疗知识积累,发展为系统的医学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一直以来被尊为“医学之宗”、“群经之祖”。
《黄帝内经》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学派主张及医学成就,也为数千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千年来,《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中国历代名医都是在《黄帝内经》的理论指导下,创新发展中医的。比如“经方之祖”汉代医圣张仲景,其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就是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医学成果。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以前是浙江义乌有名的讼师(就是现在的律师)。因其父母、妻子等好几个亲人,都死在庸医的手里,所以发愤学医。朱丹溪43岁才开始学医,他就是从《黄帝内经》入手学医的。后来朱丹溪创立了滋阴学说,被后世誉为“滋阴派”的创始人。朱丹溪在继承《黄帝内经》的学术成果基础上,成立了自己的学术流派,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丹溪也因此成为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弟子门人等将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平素所述篆写编辑成书,即《丹溪心法》。《丹溪心法》是祖国医学宝库里的一部重要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丹溪心法》全面反映了朱丹溪治疗杂病的经验,对后世医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之,继承创新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离不开《黄帝内经》这个“医学之宗”、“群经之祖”。要想当个好中医,或者想在中医学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研读《黄帝内经》。
爱喷中医的,先看懂《黄帝内经》再喷!
振兴中医、是每个中医爱好者的共同职责。理性对待中医(国医),既不神化、也不污化. 小学+初中阶段认真学习古代汉语、为学习阅读<<黄帝内经>>做准备
有文言文功底才能看懂。
学习中医前要先看懂医古文,中医就像品茶,一切自在乾坤
学医不易啊 尤其是丹溪在43才开始学 我辈典范啊
大病,中医在于养,见效慢。西医哪里不好了,不是扔就是换。
知识与智慧 科学与哲学 现象与原因 局部与整体 知中与中用
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好,也不是中医不好,只是没法用现在的知识去理解,或者说根本就不科学。中国为了融入世界,为了强大自己,只能去学习发达国家的知识跟理论,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只能先放一放。强大了,传统文化会回来的。就像阴历跟阳历都用,互不干涉。
真要精学中医,不容易的。通阴阳,研四经,再加各种实证,十几二十年方得初窥门径。现在的快餐式生活节奏它适应不了
[点赞][点赞][点赞]
建议人手一本,毕竟中医基础。
今天看到了不一样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