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引发舆论风暴!空乘歧视非英语乘客,言语辱骂惹众怒。5月22日国泰航空紧急致歉,承诺彻查处理。夺走毛毯因不懂英语?航空公司登上热搜榜,乘客遭遇无理指责“瞎了眼”。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国泰航空的空乘员在一次飞行中明确表示,如果乘客无法用英语进行沟通,将无法享受毛毯等服务。据称,空乘员们不断用英语和粤语抱怨乘客,并对那些英文不太流利的乘客询问如何填写入境卡的问题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有一位老人因听不懂粤语广播而被空乘员冷嘲热讽,称其"听不懂人话"。从这位爆料者的描述和曝光的录音来看,整个两个半小时的飞行过程中,机舱充斥着对非英语和非粤语使用者的歧视和轻蔑。
作为一名英语和粤语流利的旅客,他个人并没有受到歧视对待,但对这种恶劣行为感到非常不理解。我们并不要求额外热情的服务,但为什么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呢?
此外还有有多位网友发布帖子指称国泰航空服务人员对内地乘客存在歧视行为,并表示这并非个别事件,多年来一直有类似情况发生。作为一家由外国人创立,母公司也具有英国背景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在香港经历了近50年的回归前岁月。然而,其公司文化似乎仍然滋生着某种对外国人的崇拜、对香港人的尊重,同时对内地人持有蔑视的态度和莫名的优越感。
这样一家在全球开展业务的航空公司对乘客表现出地域性歧视,不仅暴露了该公司业务素质的低下,更凸显了一些人的国族认同偏差、心理扭曲以及在文化和专业素养方面的缺乏。
确实,现如今已经是2023年了,中国人环球旅行已经非常普遍,许多国家的百货公司和国际航班都会专门安排中文服务人员,而且各种翻译软件也方便实用。令人诧异和心寒的是,仍然有人因为不懂英语,甚至听不懂粤语而受到歧视,尤其是这种歧视发生在本应平等提供服务的航空公司人员身上。无论是普通话、粤语还是英语,毕竟只是不同的语言而已,难道会因为掌握某种语言而让人高人一等吗?将本应平等购票乘机的消费者划分等级,这些空乘人员的傲慢从何而来?
据5月24日的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对于5月21日国泰航班CX987上的事件表示痛心。他指出,涉事空中服务员的言行伤害了香港和内地同胞的感情,破坏了香港一贯的尊重、有礼的文化和价值观。
李家超向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提出严重关切,认为这是一起严重事件,要求国泰航空进行彻底反思,并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国泰航空官方微博消息显示,林绍波代表国泰航空已完成对事件的调查,并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解雇了三名涉事空中服务员。他表示,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将亲自领导跨部门工作小组,全面审视服务流程、人员培训和相关制度,以进一步提升国泰航空的服务品质。他强调尊重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旅客,并提供专业和一致的服务是国泰航空员工的重要责任。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也发表声明,对国泰航空部分机组人员的不当言论表示痛心。他指出,此事件严重违背了香港优良的待客之道、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林世雄要求国泰航空管理层立即改善服务,并全面检讨服务流程、人员培训和相关制度,以提升服务品质。
林世雄还表示,期待国泰航空尽快完成检讨,并从根本上改善制度和员工的态度,以维护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和好客之都的声誉。
就此事件,新华网在23日晚发表的评论文章中指出,录音中的空乘明确表示,如果乘客不能用英语沟通,就不能获得毛毯服务。这种傲慢无礼和言语侮辱令人感到极度不适和愤怒。
国泰航空缺乏对顾客的真诚服务态度。作为一家收取顾客费用的企业,却表现出傲慢无礼,连基本的尊重都无法做到。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国泰航空屡屡因服务问题受到投诉,网友的愤怒指向的正是其根深蒂固的傲慢和对顾客的轻视。这也是国泰航空一再出问题,一边道歉一边坚决不改的根本原因。
消费者会通过"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因为歧视乘客而受到舆论批评,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面子,还有市场份额。
此外,侠客岛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国泰航空服务人员歧视内地乘客的消息并非个案,多年来一直有所耳闻。比如,有乘客表明自己是内地游客后,国泰航空空乘的态度立即由微笑服务变为冷漠;有空乘全程用英语和粤语与乘客交流,假装听不懂普通话;还有内地游客在登机排队时,被国泰地勤人员故意叫出队伍进行额外检查等。
国泰航空已经发布道歉声明,暂停相关空服人员的飞行任务,并展开内部调查。然而,责任显然不能仅推给几名涉事员工,国泰航空应该反思自身的管理制度和公司文化。作为一家由外国人成立、母公司具有英资背景的航空公司,在香港经历了回归前的近50年岁月,其公司文化似乎保留了某种对外国人的崇拜,相对尊重香港人而看不起内地人的乖戾情绪和莫名优越感。
随着香港与内地交流日益频繁,香港正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中国的香港,崇拜英语而看不起普通话的逆流必将被历史大潮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