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之杨雄石秀--糊涂虫与机灵鬼

悦鸣 2023-03-01 12:43:22

水浒人物,上篇说了朱仝雷横,两人其实很像,可以看作一个人。下面要说的这两个人就完全相反,像镜面对称一样。杨雄是糊涂大哥,糊涂过了头,没有一点主见,石秀是精明小弟,精明过了头,太有主见。最后有主见的精明小弟没人约束,带着没主见的糊涂大哥,向着万丈深渊一路狂奔,直到万劫不复。

杨雄和石秀

年纪大了,感慨就会比较多。看杨雄、石秀二人,忍不住感慨一句:“人出乡贱,物出乡贵”,国外是不是也这样?没有在国外生活的经验,不清楚,无法评价,有经验的兄弟可以在评论区谈谈。

中国从古至今确实是“人出乡贱,物出乡贵”,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习惯是安土重迁,除非万不得已,一般都不会背井离乡。中国人背井离乡的滋味一言难尽。日常交往中,当本地人中突然混入一个外地人时,本地人言语行为之中就会不自觉的带出一丝的优越感,外乡人则会很敏感的捕捉到那丝优越感。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小心的呵护着这点敏感,但是关系到切身利益时,就是另一番面孔了。在一家单位,外乡人职位再高,也是高在工作上,生活等其他方面,就很难融入本地人圈子。现在交通发达了,大家交流越来越方便,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再有这种歧视。

扯得有点远,言归正传,杨雄是外乡人,就显得低人一等。外乡人内心深处的自卑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杨雄的行为。作为公务员的杨雄竟然娶了个本地寡妇,书中没有明讲,但是看潘氏父女言语处事底气十足,文字中也经常七大姑八大姨的出现,肯定是本地人家。不过杨雄性格粗犷,又在当地落户多年,娶了个当地媳妇,慢慢已经融入当地,这种自卑感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时不时还有迹象可循,比如当老婆前夫过二周年时,杨雄还是要躲去办公室,不好意思回家。相比杨雄,石秀显得更惨,石秀流浪江湖多年,走南闯北,一直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每天起来一睁眼就是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天天疲于奔命。这种苦难的日子磨练着石秀,培养出石秀为人精细,性格敏感,自尊自爱,极有主见的性格。现在石秀刚到蓟州不久,举目无亲,靠卖苦力为生,这种外乡人的自卑就表现的更明显。

杨雄和石秀两人相遇完全偶然,杨雄身为公务员,竟然被地痞流氓欺负,石秀跳出来帮杨雄解围。解围后,二人相互攀谈,越谈越投缘,就结拜为兄弟。这时候两个孤独的人相互之间是真心相待,这份感情很珍贵!杨雄邀请石秀搬到自己家里去住,流落异乡的人,终于有了家的温暖,石秀小心谨慎的呵护着这份温情。

这使笔者不由想起自己当年,当初笔者孤身一人背井离乡,来到几千公里之外的地方,身边没有一个亲戚朋友。有次感冒几天,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得病后人比较心烦。这时有个当时根本不熟悉的同事知道了,这个同事在自己家煮好治感冒的凉茶,拿来单位给笔者喝。哎!笔者一个大男人,差点哭出来。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孤独与困难使人的心坚硬似铁,但是陌生人的一点点善意就可以使它瞬间融化!熟悉后,笔者问那位同事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她信佛!从此以后笔者对宗教不敢再抱任何轻视的态度。对于宗教可以不崇拜,但是一定要尊重!

石秀和杨雄的老丈人潘公筹划着想要开起一个猪肉档,因为潘公以前干的就是这行,只是现在年老体衰没有精力再应付那些事,现在有了石秀,就想着重操老本行。潘公开猪肉档的东西都是现成的,干起来熟门熟路,很快猪肉档就开起来。潘公精力有限,猪肉档的经营主要是靠石秀,石秀尽心尽力的操持着猪肉档。

有一天,石秀去外县买猪,回来后发现猪肉档停业,所有工具都被收起来。石秀看到这一切心都凉了,心里开始瞎捉摸:是不是我做了一件新衣服,杨雄老婆不高兴了?他们是不是要赶我走啊?哼!我石秀何必仰人鼻息,不用人家说,自己自觉点。石秀心里胡思乱想,越想越觉得就是这样!石秀计议已定,那就快刀斩乱麻!接着石秀就行为过激,先立即收拾好行李,再写个账目,将账目交给潘公,并当着潘公的面发个毒誓:如果账目有问题,天诛地灭!石秀是不是很过激?因为极度的自卑,石秀极度的自尊。

石秀搞这么一出,要是杨雄或者一般人,肯定当场会懵掉:石秀兄弟这是唱的哪出戏啊,前一分钟还好好的,这是被谁踩到尾巴了,怎么突然变成这个样子?还好潘公人老成精,立即明白石秀是什么意思,马上向石秀解释,我们不是要收猪肉档,是因为小女巧云的前夫要过二周年,所以暂时停业。石秀一听原来是这样啊,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啊!这是石秀得第一次行为过激反应。

潘女士和隔壁老王“我吃饱撑的,就是想给老公戴顶绿帽子,么么哒”

石秀第二次行为过激反应更大。原来杨雄娶的那个寡妇老婆潘巧云好日子过的太舒服,用我们土话说:享福享的腻了。居然要胡乱寻事,竟然与一个叫裴如海的和尚勾搭成奸!杨雄是个神经大条的莽夫,对妻子的问题完全没有察觉。

石秀是什么人,潘巧云和裴如海还没勾搭上手的时候,石秀就已经察觉出了点猫腻,等二人真的勾搭成奸,石秀立即将情况调查的清清楚楚。石秀心里当然是向着大哥杨雄,现在大哥头上这顶帽子绿油油的,做兄弟的不能不管。石秀将这件事告诉杨雄,然后石秀帮杨雄定好捉奸计划,准备和杨雄两人一起去捉奸。

莽夫杨雄真是蠢的可以,果真没有让大家失望。杨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晚上回家杨雄酒后失言,走漏了风声,被潘巧云察觉。潘巧云和裴如海通奸成精,早就定好应对预案,现在潘巧云发现杨雄已经察觉自己奸情,立即按预案操作,实施反间计:反咬一口,先在杨雄面前诬告石秀,说石秀调戏她!糊涂虫杨雄,不问青红皂白,将石秀赶出家门。石秀被赶出门,分析这是杨雄行事不周,最终被潘巧云反间。潘巧云诬陷石秀,石秀虽然不在现场,但是心里明镜一样,将自己被诬陷的情境猜测的八九不离十!看看石秀为人多么精明强干,对比起来杨雄就像个睁眼瞎一样。

杨雄捉奸难上加难,石秀捉奸手到擒来。石秀为证明自己清白,先将淫僧裴如海杀死在杨雄家后门的断头巷,死和尚惊动官府,杨雄这才明白潘巧云通奸是实,石秀是被冤枉的。杨雄有缺点当然有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为人实在,知错认错。杨雄马上就去找石秀赔礼道歉,本来事情到这里,石秀已经证明自己清白,杨雄也跑来向自己道歉,这件事就应该过去了。至于潘巧云与和尚偷情这件事,那是杨雄的家事,绿帽子怎么戴,人家杨雄自己会处理。

石秀偏偏还是心有不甘,认为这样还不能化解心中怨气!石秀接着逼杨雄将潘巧云、丫鬟迎儿骗到翠屏山,石秀要和潘巧云当面对质。翠屏山上石秀步步紧逼,将潘巧云与和尚的奸情,除“佛牙入血盆”这一细节外,其余的全部摊开展示在杨雄面前,根本不顾及杨雄的面子。

“我这是生气的样子吗,我只是想证明自己的清白”

在石秀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下,潘巧云,迎儿词穷,不但招认了通奸事实,潘巧云也招认了自己怎样诬陷石秀。至此,人证物证清晰,石秀已经完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也足够补偿他前面受到的委屈。但是没想到,石秀还是不解恨!竟然一定要逼着杨雄杀死潘巧云,迎儿!杨雄的老婆石秀做主,糊涂大哥杨雄已经完全没有脑子,石秀怎么说,他就怎么干,石秀说杀,他就杀!杨雄当场杀死潘巧云和迎儿。至此,石秀终于心满意足了。

怎么评价石秀这个人,可敬可怕!石秀为人精明,又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正常情况下,精细的人往往会将利害算的很清楚,大多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艰难,就更会斤斤计较。但是我们发现石秀完全不是这样,石秀心中十分难能可贵的保有着一份锐气,没有被生活消磨掉。石秀街头看到杨雄被欺负,马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后面为救卢俊义,更是一个人就敢舍身劫法场,明知是死也义无反顾,这是石秀可敬的地方,绝对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可能真旳是潜意识中的自卑感,使他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为证明自己的清白,杀了奸夫裴如海,又逼着杨雄杀了潘巧云,行为太过偏激,让人觉得可怕。至于杨雄反倒没什么好评论的,就是稀里糊涂的一个人。

如果让我们选,我们想做​石秀那种人还是想做杨雄那种人?如果选朋友,我们愿意选石秀还是杨雄做朋友?

参考资料:

1.施耐庵.水浒传

2.金圣叹.金批水浒传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