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情商高的人,改变命运非常简单

李舟 2025-03-03 16:28:42

资料来源:《资治通鉴》汉纪 太祖高皇帝七年

二月里的一天,阳光明媚,刘邦风尘仆仆地从并州回到了繁华的长安城。

刚踏进城门,他就直奔萧何正在督建的未央宫而去。

一踏入未央宫的大门,刘邦不由得愣住了。

眼前的宫殿雄壮华丽,金碧辉煌,刘邦眉头紧锁,怒气冲冲地对萧何说:“萧爱卿啊,如今天下动荡不安,我们苦战数年,未来的成败都还未可知,你怎么能如此过度建造宫室呢?”

萧何不慌不忙,躬身行礼后回答道:“皇上息怒,正是因为天下尚未平定,我们才更应该利用那些即将解甲的士兵来建造宫室。这样一来,既能解决他们的安置问题,又能让宫殿早日落成。再者说,天子富有四海,宫室若不建得壮丽一些,又怎能彰显天子的威严呢?更重要的是,未央宫一旦建成,后世子孙也就可以省去再加建宫室的麻烦了。”

刘邦听了萧何的一番话,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他仔细想了想,觉得萧何说得不无道理。

于是,刘邦转怒为喜,龙颜大悦,拍着萧何的肩膀说道:“哈哈,萧爱卿,还是你想得周到啊!”

1、刘邦真的生气了吗?

刘邦深知,此时天下尚未安定,百姓仍在苦难中挣扎。

在这样的时刻,过度建造豪华宫室,无疑会引发诸多非议。

毕竟,当初起兵反秦时,他与手下的老弟兄们同甘共苦,许下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

如今,若他独自享受这豪华宫殿,无疑会伤了兄弟们的心,也会让天下百姓寒心。

然而,刘邦心中也有另一番考量。

他自己年事已高,很可能没有多少时间能亲眼看到天下完全平定。而未央宫,这座象征着他无上权威的宫殿,若能在他生前建成,无疑是对他一生奋斗的最好见证。

于是,刘邦心中暗自盘算,如何让这座宫殿的建造既符合自己的心意,又能避免引发非议。

萧何心里跟明镜似的,赶紧上前解释。

这样一来,刘邦既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又巧妙地为自己日后住进未央宫铺好了路。

所以,刘邦这一生气,可不是真生气,而是在给手下弟兄们看呢:瞧瞧,我可没想着享受,都是萧何擅自做主。我已经严厉批评他了,大伙儿可都得引以为戒,建宅子啥的,都得从简,别铺张浪费。

2、萧何的情商。

萧何从容不迫地解释道,“其实,这正是利用了那些即将解甲的士兵来建造的。他们闲着也是闲着,正好让他们锻炼锻炼身体,还能为国家做点贡献。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他们的安置问题,又让宫殿得以早日落成。”

刘邦一听,眉头稍微舒展了些。他深知,萧何这是在为他填平滥用民力的大坑,避免他陷入政治上的被动。

毕竟,在这个天下尚未安定的时刻,过度调用民力只会引发更多不满和反抗。

而萧何接下来的话,更是让刘邦龙颜大悦。

“皇上,您是天子,富有四海。宫室若不建得壮丽一些,又怎能彰显您的威严呢?再说,未央宫一旦建成,后世子孙也就可以省去再加建宫室的麻烦了。”

这话不仅说到了刘邦的心坎上,更巧妙地强调了刘邦的特殊性。

天子就是天子,与普通功臣不同。

萧何这是在告诉那些功臣们:别想着向皇上看齐了,皇上能调用空闲军队建宫殿,你们能吗?这不是明摆着找死吗?

刘邦听了萧何的话,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

萧何这是在帮他解决难题,更是在帮他树立威信。

就这样,未央宫在萧何的巧妙运作下,不仅顺利建成,还成为了刘邦一生奋斗的最好见证。

3、言外之意。

在职场上混,咱们都得学点“听音辨意”的本事,特别是跟领导打交道时,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有时候,领导表面夸你两句,心里头可能正琢磨着怎么给你使绊子呢;反过来,要是领导故意拿话挤兑你,说不定他还真把你当自己人了,想敲打敲打你。

就拿我之前的经历来说吧,有次项目做得好,领导在会上大赞特赞,说什么“你这能力,真是咱们部门的顶梁柱!”

我当时心里那个美啊,结果会后私下里,领导一脸严肃地跟我说:“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下次项目你可得盯紧了,别再出啥岔子。”

这话一听,我立马清醒过来,原来领导那夸奖背后,是给我压担子呢!

所以啊,跟领导交流,耳朵得竖得跟天线似的,捕捉那些言外之意。

情商高的人,为啥能混得风生水起?

不是因为智商多高,背景多硬,关键是人家能听懂领导的潜台词,知道啥时候该上,啥时候该退。

就像下棋,高手一眼能看出好几步棋后的局势,咱们在职场上也得有这眼光。

领导一句“你最近表现不错”,你得琢磨琢磨,是不是接下来得挑更重的担子了;领导说“你这个方案还有改进空间”,那你就得赶紧加班加点,把方案做到无懈可击。

这可不是什么拍马屁的伎俩,而是一种职场智慧。

毕竟,跟领导打交道,别光顾着听表面功夫,得往深了挖,往细了品。

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上游刃有余,不至于因为听不懂领导的潜台词,而错失良机或者踩了雷区。

4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