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二战德军最悲情上将,为德军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却惨遭处决

风华评过去 2024-09-04 17:11:04

1940年5月,法国战场硝烟弥漫。德军装甲部队如钢铁洪流般席卷而来,法军节节败退。在这场闪电战中,一位名叫埃里希·霍普纳的德国将领崭露头角,他的指挥才能让敌人闻风丧胆,也为自己赢得了"闪击大将"的美名。命运弄人,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普鲁士军人出身,一战洗礼造就闪电战大师

埃里希·霍普纳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出身于普鲁士军人世家。年轻时就进入军队服役的他,很快就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霍普纳被派往西线参战。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他亲身经历了堑壕战的残酷,这段经历深深影响了他日后的军事思想。

战争结束时,霍普纳已经晋升为上尉,还获得了多枚勋章。但战败的德国被迫大幅裁军,霍普纳却选择留在了仅剩10万人的国防军中。艰难时期,他勤勉工作,军衔节节攀升。到了1938年,霍普纳已经成为了陆军中将,还担任了装甲师的指挥官。

【事情起因】

波兰战役立功,法国战场大显身手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电入侵波兰,霍普纳指挥的第十六装甲军从南部发起进攻。他下令部队以最快速度向波兰纵深推进,仅用8天就推进了250公里,直抵华沙郊外。这场闪电战的胜利,让霍普纳赢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

但真正让霍普纳名声大噪的,是1940年5月开始的法国战役。当时,德军集结重兵,准备向西欧低地国家发起进攻。霍普纳领导的第十六装甲军被编入了B集团军群,成为了这次行动的重要力量。

闪电战显威力,法军节节败退

5月10日,德军发动总攻。仅仅三天后,霍普纳的部队就在汉努特附近遭遇了大量法军坦克。面对这种情况,霍普纳立即做出决断:集中火力,对法军突出部展开猛烈打击。

这场遭遇战充分体现了德法两军的差距。法军奉行僵化的防守战术,而德军则灵活机动,善用无线电进行战术协调。更要命的是,德军还有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随时支援。经过一天的激战,霍普纳的部队成功突破了法军防线,顺利抵达佩韦兹。

这次胜利后,霍普纳的部队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继续向前推进,参与了著名的敦刻尔克围歼战。尽管部队已经疲惫不堪,霍普纳却要求每个战士都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他命令装甲部队调转车头,向法国南部穿插挺进,再次合围了大量法军。

东线战场建功,却因刺杀希特勒阴谋被处决

法国战役的胜利让霍普纳声名鹊起,他也因此晋升为陆军上将。但这还不是他军旅生涯的顶峰。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对苏作战计划。霍普纳被任命为第四装甲集群的指挥官,成为了东线战场上的重要将领之一。

在对苏作战中,霍普纳再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他指挥部队快速推进,在明斯克会战中包围了大量苏军。随后,他又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建立了重大功勋。1941年10月,霍普纳的部队参与了代号为"台风"的莫斯科攻势。在这次行动中,他与第三装甲集群司令霍特一起,构筑了维亚济马包围圈,给苏军造成了重创。

就在霍普纳的军事生涯达到巅峰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1944年7月20日,德国军官施陶芬贝格等人策划了一起刺杀希特勒的阴谋。虽然这次行动最终失败了,但是霍普纳却因为与施陶芬贝格的关系而受到牵连。

原来,早在1938年,霍普纳就认识了施陶芬贝格。当时,施陶芬贝格在霍普纳指挥的装甲师中服役。两人因为共同的军事理念而成为了朋友。虽然霍普纳并没有直接参与刺杀行动,但是他与施陶芬贝格的这层关系,还是让他陷入了麻烦。

希特勒在逃过一劫后,对所有可能的反对者都展开了疯狂的报复。霍普纳虽然一再表明自己的忠诚,但还是难逃厄运。1944年8月8日,这位曾经战功赫赫的将军被逮捕,随后被送上了军事法庭。

在审判中,霍普纳极力为自己辩护,强调自己对元首和国家的忠诚。希特勒已经对他失去了信任。最终,军事法庭以"知情不报"的罪名判处霍普纳死刑。

1944年8月8日,在柏林郊外的普劳岑西监狱,霍普纳被执行了绞刑。就这样,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闪击大将",最终落得了如此悲惨的下场。

霍普纳告诉我们,在独裁政权下,即使是最忠诚、最有才能的人,也可能因为一点点嫌疑就失去性命。这位曾经的战争英雄,最后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那个疯狂年代的缩影。今天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要问:在面对暴政时,应该选择沉默还是反抗?这个问题,或许值得每个人深思。

5 阅读:1631
评论列表
  • 2024-09-05 09:26

    叛徒

  • 2025-03-26 04:34

    埃里希·赫普纳(德语:Erich Hoepner;1886年9月14日-1944年8月8日)是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陆军将领,是德国装甲部队早期的高级指挥将领之一。在1944年参与暗杀希特勒失败被捕,随即被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