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破全球前十,视效总监揭秘亮点与遗憾

孤管深深 2025-02-19 15:36:50

开篇:

“天元鼎爆炸的那一幕,有多少观众被震撼了?

”视效总监石超群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这个问题时,带着些许欣慰和无奈。

爆炸里飞溅的烟雾、坠下的碎块,其实还有更多微小的细节,观众可能永远不会注意到,“比如一颗碎石撞进烟雾时的动态交互效应”。

大部分人看到的,是画面辉煌得近乎完美;石超群和他的团队看到的,却是未完成的可能性。

《哪吒2》以120.52亿元的惊人成绩闯入全球影史票房前十,这背后有太多扎实甚至有些“苛刻”的功夫,但却并不完美。

“我们能做得更好。

”他轻声说道。

为何视效难度堪称行业顶尖?

细节呈现的背后是热爱

每一帧画面都需要经过近乎“雕刻”的细节打磨。

以水特效为例,水流、气泡、水雾,这些在电影中只是一瞬的效果,背后其实是数月的投入。

因为水的复杂性,每一次流动的形态都需要通过物理模拟,计算量之庞大超出想象。

石超群回忆道,有一场海水倒流的镜头,单单要实现水的表面形态和深处的光影层次,就让整个团队加班数周。

“可能观众看到的,就是一股水流。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股水压下的光影、撞击时的泡沫,还有浪花的层次厚度,都是必须要精准实现的。

不过工作中最难的,反而是妥协。

他们会长时间推敲一个镜头,直到制片催促必须停止。

“我们不可能追求完全理想的状态,因为档期就在那里。

那时导演和我常悄悄加班,只为了把某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再抬高一分。

特效团队的大协作:国产动画的“万鳞甲”时代

让国产动画电影达到全球票房前十,这不是一个团队的功劳,而是一种“合力”的体现。

石超群形容《哪吒2》的制作是真正的“万鳞甲”,由全国最优秀的动画公司共同完成。

“我们会根据每家团队的擅长领域,把特定的任务分配给他们。

”比如负责岩浆效果的公司,能把喷涌的岩浆打造得流动自然、细节逼真;而负责角色动画的团队,则擅长表现动作的柔韧性,能让哪吒的战斗场面充满力量感。

甚至连《熊出没》团队也参与了部分水特效制作,细致到了小波浪翻滚的层次。

这种分工带来的挑战就是“协调”。

石超群提到,他们需要不断将各部分的效果拼接验证,确保所有细节能统一呈现出最终的画面效果。

“就像一套盔甲,每一个鳞片都很重要,少任何一片都不够完整。

”结果证明,他们把所有面向的拼接点做对了。

从国风到现代:如何让观众看到“经过时代沉淀”的哪吒?

复杂的技术最终还是服务于“理解和情感”。

对《哪吒2》来说,这更是一场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旅。

“哪吒的故事我们听过太多次,但观众为什么还能被这种传统人物吸引?

”石超群觉得,原因在于影片找到了国风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契合点。

从画风设计到特效元素,电影总在细节上埋下古典韵味。

比如,饺子导演坚持每一场魔法场景都要“讲究韵律”。

气、烟、火,每一个元素都追求构成中国山水画的格调,而不是有爆炸就是视觉效果。

而现代元素,则体现在导演对硬核特效背后的戏剧感追求。

比如天元鼎的爆发场景,骷髅喷涌、三昧真火燃尽形成视觉上的“炼狱感”,而每一个细节都让观众“信服”,这是将传统意象升华为新叙事的结果。

新人如何入局动画行业:热爱与坚持才是走下去的动力

国产动画的突破,未来肯定会吸引更多新人进入行业。

但石超群的建议是,“别光想着热血大片,大部分人心中都有光影的梦,但耐力比天赋更重要。

他感慨,国内动画行业不如游戏产业收入高,但《哪吒2》的火爆证明国产动画电影还是有巨大潜力的。

不过,要做好准备熬过漫长的阵痛期。

“我自己就是一步步熬过来的。

”当年石超群参与《魁拔》的制作,这部电影因为市场局限未能突破,但他坚持了下来,“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

我相信很多怀抱梦想的新人,只要撑住了最初的压力,未来的动画行业会需要他们。

国产动画的崛起,离不开新鲜血液,更离不开无数幕后人的操守和信念。

“如果努力有了回报,就值得了。

结尾:

《哪吒2》的爆火对国产动画产业是一次巨大的激励,但也提醒着所有人:伟大的作品从来不是一时的爆发,而是艰辛的积累。

电影最终完成时,石超群和团队仍然觉得有数不清的遗憾,“但艺术就是如此,它永无止境。

”或许正是这样的态度,让《哪吒2》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种追求的象征。

对观众而言,它是光影和情感的交汇;对创作者来说,它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热爱。

国产动画的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而未来每一帧画面背后,都有无数像石超群一样的幕后英雄默默撑起它。

0 阅读:1

孤管深深

简介:梁子涵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