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说完“绝不轻饶”,印度向美国低头,并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印度又是如何在中美之间做出抉择的?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
昨天的节目中我们聊到,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试图在关税问题上对印度施压,同时中方也向印度总理莫迪发出了邀请,热情欢迎他参加今年中方主办的上合组织峰会,并呼吁印度与中方联手,共同捍卫多边主义,为动荡不定的世界注入稳定性。
面对中美同时抛出的橄榄枝,印度最终还是选择向美国做出妥协。
4月21日,据白宫发布声明,万斯与莫迪在新德里就贸易问题举行会谈,并在达成一份新的双边贸易协议的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双方已经就后续签署协议敲定了一份“路线图”。
报道指出,在会谈中,印度提出希望能与美国达成一项早期协议,从而获得特朗普“对等关税”的豁免。
当然,要换取美国的点头,并非没有代价。首先,印度同样需要对美国开放市场,包括在能源、农业等美国强势的产业上,对美国进行关税减免,这势必将冲击印度本土行业的发展;其次,印度也不得不配合美国战略,尤其是在关税战中配合美国,对中国施加压力。
恰好也是在21日当天,印度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以遏制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并且该关税措施于当天立即生效,有效期为200天,“除非提前被撤销、取代或是修订”。
路透社在报道中评论指出,印度此举就是为了针对中国,因为近年来中国钢铁的大量涌入,已迫使一些印度钢厂缩减运营规模。而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粗钢生产国,为了保住自身地位,于是选择了贸易保护措施。
当然,印度在万斯到访的关键时刻宣布这一措施,其中的政治考量也是显而易见。
对于现在这样的情况,中方并非没有预料。21日当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谈到了美国以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的行为,并明确发出警告,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
因此如果印度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关税的行为,如果被认定是在出卖中方利益,换取美国的关税减免,那么中方必然将采取应对措施,让印度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相应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传出可能向美国妥协的越南,在关税谈判上就显得更加谨慎。
4月22日,越南总理范明政公开作出承诺,要求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必须确保一点,那就是与越南现有的国际承诺保持一致,并防止对其他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印度并非没有选择,它原本可以像越南一样,与美国达成不针对第三方的协议,但如今损害中国利益换取美国关税豁免,这样的行为最终只能是损人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