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连续三日发文质问李嘉诚,标题如《莫天真 勿糊涂》《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直指其向美国财团出售43个港口的行为是“助纣为虐”“漠视国家利益”。文章尖锐批评李嘉诚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将涉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咽喉的巴拿马运河港口拱手让给美国,无异于“向霸权递刀”。中联办官网虽未直接点名,但转载多篇相关评论,释放出官方对此次交易的隐忧与不满。港府特首李家超更罕见回应,称“任何交易需符合法律法规”,暗示可能启动国家安全审查,剑指交易的合法性。

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中国21%的对美出口依赖此航道。美国控制运河两端港口后,可对中国货船征收高额“过路费”、拖延通行甚至监控货物动向,直接威胁中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更危险的是,美国借此施压拉美国家与中国“脱钩”。
李嘉诚出售的港口资产中,巴拿马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扼守运河咽喉,是太平洋与大西洋贸易的“锁钥”。中国95%的外贸依赖海运,美国若掌控这两大港口,可对中国货轮实施精准打击:一是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通行;二是通过附加费用抬高中国商品成本,削弱出口竞争力;三是监控物流数据,为对华制裁提供情报支持。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国借此强化对全球航运网络的霸权控制。贝莱德财团接手后,将掌握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跻身港口运营商前三。配合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航运业的301调查,中国造船、物流、外贸企业将面临系统性围堵。
《大公报》痛斥李嘉诚“没有腰骨的跪低”,与华为任正非形成鲜明对比:华为遭美国举国打压仍坚持自主创新,而李嘉诚面对威胁却“光速投降”。历史证明,伟大企业家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崛起。

此次交易绝非单纯的资产腾挪。从时机看,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威胁“夺回巴拿马运河”,美国务卿卢比奥施压巴拿马审查中资港口,而李嘉诚在此时将港口“打包贱卖”给美资财团,恰为美国战略铺路。李嘉诚的选择,不仅是一场商业败笔,更是一曲民族责任沦丧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