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意味着什么?
从教育心理学上来看:
孩子跨过13岁的门槛,标志着他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
接下来的时间里。
孩子身心快速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迎来了,可塑性极强的人生阶段,需要家长正确去引导。
作为家长,如何给孩子带来助力呢?
用李玫瑾老师的话来说: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需要调整教育方式,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比如说,以下这5件事,家长别小看了。
01
改变教育观念
孩子到了13岁。
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个人的教育观念。
大家要意识到:
“我说你听、我打你服”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这个阶段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强调:
“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这就意味着,家长要减少直接干预。
而是要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例如,当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
家长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02
给予尊重理解
你知道吗?
13岁的孩子,开始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
他们渴望,被尊重和理解。
李玫瑾教授指出: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要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手机等私人物品。”
若想做到尊重二字。
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
家长不要急于反驳,而是要通过沟通和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问题。
这种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加信任家长,愿意与家长分享心事。
03
参与家庭事务
到了13岁的年龄。
孩子需要有责任意识,变成一个有担当的人。
那么,如何培养呢?
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是培养他们责任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李玫瑾教授建议:
“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家务分工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通过参与家庭事务。
孩子能够学会承担责任、关心他人,并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这种参与感,也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生活技巧,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04
避免唠叨指责
孩子到了青春期。
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很难控制个人脾气。
如果家长,总是唠叨和指责。
那么孩子,很容易产生反感的情绪,不利于亲子关系。
李玫瑾教授指出: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的唠叨和指责,只会让事情变坏。”
所以,在与孩子沟通时。
家长要尽量避免指责,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期望和关心。
尤其当孩子犯错的时候。
家长不要一味指责,而是要通过引导和鼓励,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找到改进的方法。
05
给予正面激励
孩子的成长。
离不开家长的激励。
李玫瑾教授强调:
“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及时给予表扬。”
这种正面激励,有着重要的意义。
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
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孩子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例如,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
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06
写在最后
孩子到了13岁?
以上这5件事,家长一定要做!
这些教育方法,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温馨港湾。
同时,让孩子学会责任和担当。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争取遇到更好的自己。
作为家长,不妨为孩子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