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国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心,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号召下,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力量。
也是在同一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终于得以实现。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以51枚金牌高居金牌榜榜首,成为了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那一面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那一次次奏响的国歌,那一枚枚金光灿灿的奥运金牌,都令刚刚遭受过地震重创的中国人民欢欣鼓舞!
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并没有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结束。随着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的公布,一个名字的出现,中国人民再一次沸腾了。这个名字就是钱永健,他的伯父正是举世闻名的钱学森!
然而,就在全中国都在为他鼓掌时,他却发表了那句备受争议的言论:“我不是中国人,我是作为一个美国人上台领奖,这个奖项属于美国。”
这样的一番言论令当时所有的国人都痛心不已,特别是作为钱学森的侄子,说出这样的话更是令人不敢相信。那么,他为什么要发表这样的言论呢?他又是如何成长为一位世界顶尖的科学家的呢?
一、家世传奇,生于美国
钱永健的父亲是钱学渠,他与钱学森是堂兄弟,都是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二人都是在交通大学毕业之后前往美国留学。
1952年,钱永健出生在美国纽约,根据美国法律,他一出生就拥有了美国国籍。因为家族当中科学家辈出,钱永健也自幼表现出了惊人的科学天赋,特别是对化学充满了兴趣。
在他小学时期,家中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玩具,但是这些小打小闹的玩具马上无法令他满足,开始研究起真正的化学实验来。
到他高中时期,家中的地下室已经都是形形色色的化学道具。有一次,他在家里自制火药,竟然引起了一场小火灾,幸亏很快就被扑灭了,除了烧坏了一张乒乓球桌并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出了事故之后,钱永健的父亲并没有责备他,也没有打击他做实验的积极性,而是将他的化学实验室搬到了室外的混凝土露台。
父母的包容与支持,令钱永健极大地发挥了他的化学天赋。16岁那年,他就获得了“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一等奖。这项比赛现名“英特尔科学人才选拔赛”,是美国历史最久、最具声望的科学竞赛,参赛者以高中生为主,享有“少年诺贝尔奖”的美誉。
从此以后,钱永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岁便获得了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料学士,25岁又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
1998年,钱永健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二、获得诺奖,否认自己是中国人
钱永健的一生几乎顺风顺水,这自然离不开美国科学界对他的栽培,因此钱永健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都贡献给了美国。
2008年,钱永健因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当他走上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台时,他对着所有的媒体就自己是否为中国人这件事做出了澄清,他矢口否认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将这份荣誉献给了美国。
作为一个美国国籍的科学家,他所有的研究都是来自于美国的支持与培养,将这样一个荣誉献给培养他的国家无可厚非。历代不少华裔的科学家都将自己的荣誉献给了自己国籍所在的国家,但是公开否认自己是中国人的,他还是头一个。这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特别是他的伯父钱学森在中国具有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不少人都将他和钱学森比较。
钱学森当年放弃在美国的地位、荣誉、财富与生活,冒着重重困难,举家回国。在国内,他面对百废待兴的祖国,鞠躬尽瘁,将自己的所有知识与才华都奉献给了祖国,从而一举改变了中国近代国防与科技落后的局面。
钱学森曾经动情地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出国留学,是为了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学回来,不让中国继续受到列强的欺凌。从那一刻开始,就怀抱着报效祖国的决心。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中国时,他回答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可能在美国住一辈子。”
当钱学森的导师跟他说:“中国这么落后,你回中国能干什么?”时,钱学森坚定地回答:“实在不行,我可以回家种苹果树!”
这就是伟大的钱老,我们伟大的两弹一星元勋,新中国国防科技的奠基人!
正是因为钱老在中国这极高的历史地位,也令国人对他的侄子钱永健充满了期待。
三、人各有志,钱永健只不过是选择了另一种人生
对钱永健的言论,我不想赘述太多的评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自然会去衡量他的地位。
我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中国这片伟大的热土上,五千年的历史中,伟大的人物层出不穷。一条俯视世界几千年之久的巨龙,只是在近代休息了一百多年而已。
但是即使在那个饱受欺凌和压迫的年代,还有如钱老一样的爱国人士前仆后继地建设我们的祖国,这足以值得我们骄傲!他们是国家的灵魂,是国家的脊梁!
至于钱永健,他只不过是选择了另一种人生罢了。中国自有中国人来建设,中国自有中国人来继承,中国自有中国人来发扬。我们对于一个美国人,没必要要求太多。
2016年8月24日,钱永健在美国俄勒冈州一条自行车道上突然去世,享年64岁,去世原因美国至今没有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