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人生的过程”

花草丛中 2019-03-25 15:42:03

人们总说人生就是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失去青春,失去美貌,失去健康,失去你熟悉的地方,失去亲人,喔,对了,还有朋友。几乎没什么人是能够陪伴我们一生的。我们年少时的玩伴,常常会因为搬家、升学而渐渐疏远;年轻时的朋友,也要经历人生观、价值观突变的考验。更有些朋友,要好时形影不离,两人间默契如同双生子那样不言自明,可是过了那段时间,却莫名其妙地、慢慢地变成了躺在电话簿里、只有节假日才会被想起的普通朋友。

如果丢失的是一串钥匙链,大可以安慰自己一番然后再去买一串新的。但是朋友这样东西有些不同,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曾陪你犯傻、陪你开心陪你哭的某人,也同时失去了那个只因为某人才会显现真面真心真性情的自己。有段时间我一直费劲脑汁想要搞个明白,为什么缘分要我们可以一时如此胶漆难分,一时却又如此疏离?为什么长着长着,大家就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样子?

童年我有个玩伴,我佩服她的聪明与勇敢,她喜欢我的敏锐和善感,我们俩人很是投缘,一起走过很多条街穿过许多条巷,一起写作业一起画画。我们还互相交换日记,我们两人之间没有秘密。那时候我们还说,要去考同一所初中,同一所高中,住同一间房子,特别幼稚也有许多共同的憧憬。可是后来,我们考进了不同的初中,不同的环境下自然失去了那种亲密;尽管后来我们阴错阳差考入同一所高中,可也并未改变我们已然变回点头之交的事实,见面也会觉得有些尴尬,大概是对昔日在一起一天都能叽叽喳喳的老友,现在却对坐沉默觉得有些可惜。

密友变淡,是一件绝不会像情侣分手那样痛彻心扉的事情,那是一种无力的酸,让你觉得遗憾,让你哈嘘时光,万干感慨。但是就停留在感慨里吧,带着这种遗憾去寻找新的朋友。所以说人生是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并不合适,其实我们是狗熊掰棒子,一面不断寻找着,一面无奈地失去。

关于朋友也有保质期这件事,是有心理学依据的。日本有一个团队,对人们的人际交往范畴进行了跟踪式的研究,发现人的朋友圈也会有周期性的新陈代谢,那个期限是七年。所以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夫妇在七年后离婚,每过几年都会有些人变成不经常联系的她或他。知道了这个研究论断,我竟有点放松。如果有些东西是注定留不住的,那不如,就把它放在纪念簿里。

0 阅读:7

花草丛中

简介:看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