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奎尔到万-比萨卡,索肖今夏的转会策略为何都围绕着英国球员

不懂球只看球 2019-08-13 20:10:27
英超是有“户口本”规定的

英超联赛对于俱乐部规定每年注册人数不超过25人,而这25人中必须有8名是属于英国球员,引进本土球员即使没有发挥好,球员也不至于太过贬值。所以引进本土球员承担的经济风险要小的多,当然代价也是买的时候要多出一定的溢价。当然近几年英格兰的本土球员有再一次井喷的现象,这也让符合“户口本”标准的球员整体质量有很大提高,之前很多球员基本都是凑数用的。

另一点英国的劳工证很难获取,很多年轻小妖突然爆红可能只是几个月的时间,在劳工证的硬性要求上很容易被卡住。

年轻代表着未来

年轻球员在18岁之后技术动作基本已经定型了,但同时也是比赛经验和细节处理快速成长的时候,技术动作会定型,但对于比赛的理解会随着主教练的战术布置还有自己的阅读会有不同,换成通俗易懂的话就说这名球员不缺实力,也好调教。而且足球运动员一般会在30岁之后出现实力明显的下滑,30岁之前的阶段只要不受大伤,基本不会出现断崖下滑。那从年龄上来看引进年龄越小,主教练调教的空间就越大,可能享受的红利期就越长,而俱乐部承担的风险只有这名球员的成长时间长短;如果球员踢不出来,根据年龄评估的黄金期也可以让俱乐部在资金上不受太多损失,回报的资金主教练也可以继续投入。

举个例子,博格巴回到曼联被公认没有达到预期,但他的身价随着通货膨胀还有阅历等各方面的成长,有一个可观的上涨数字。

本土球员不存在适应问题

球员也是人,他们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要适应气候、适应语言、适应生活节奏、适应生活方式。英格兰的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小雨不断,很多球员不适应这种气候天气,像南美球员就鲜有在曼联成功的例子。

英超的节奏和其他联赛也是不同的,在这个联赛首先你需要具备的是肌肉和速度,这是联赛最基本的生存法则。现在在球队踢不上球的弗雷德,之前在欧冠和俄超大杀四方,俨然一位“小巨人”,但在英超他就像一个文弱书生,感觉人人可以欺负。

以上问题本土球员基本不存在,因为从小的青训还有本国联赛的培养,他们对各方面都无比的熟悉。剩下的只需要看主教练的需要,球员则需要与经纪团队商量待遇、战术适应问题等各方面评估。总的来讲虽然英超球队引进本土球员会产生一部分转会溢价,但相对的承担的经济风险是更小的,尤其在近两年英格兰青训天才井喷,让原来只考虑户口本的问题现在有了更深层次的选择。

0 阅读:20

不懂球只看球

简介:漫侃为主、数据为辅、注重看球感觉。